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表情包路径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龙柏林,男,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意识形态与文化;刘伟兵,男,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原文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青年亚文化的发展逻辑、视觉文化的时代特征以及话语体系变革的现实要求,是表情包路径对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入耳、入脑、入心的建构基础。大众书写的生产、话语和集体记忆的交换以及感性认同,是表情包在价值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展开方式。青年群体部落化话语的二次转化处理、政治娱乐化和娱乐政治化的双重把握、宏大叙事与生活叙事的张力结构都使得我们在运用表情包作为价值观传播路径时应注意其合理使用的问题。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17)04-0128-05

       2016年年初的“帝吧出征”和“FB表情包大战”事件的发生,使得表情包与青年群体的关系成为了学界的关注热点。青年群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在Facebook上对“台独”人员进行表情包的占领与刷屏。表情包取代了文字成为了青年群体之间交流的叙事文本,并且成为了海峡两岸青年沟通的话语方式。从事件发生至今已经过了一周年,学界学者们在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政治学的视域下对这一青年群体事件从集体行动、乌合之众、视觉文化、符号等理论进行归纳与解释。表情包作为青年亚文化的自发选择,成为了青年群体自我认同的一种话语体系。但是,很少有学者将表情包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路径进行探讨。因此,将表情包作为青年群体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入耳、入脑、入心的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式。

       一、表情包路径的建构基础

       表情包作为一个网络用语,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是,从青年群体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表情包特指在网络社交软件中,由图像、文字等静态、动态组合的网络表情集合。表情包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从1982年美国最初的“:)”表情符号出现并广泛使用,至今只有3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随着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化的运作,表情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手机的普及化、互联网信号的全覆盖和QQ、微信社交软件的流行,为表情包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表情包的设计和使用的市场化运作,出现了微信表情包商店等市场化平台,为表情包发展壮大提供了资本动力。这就为表情包成为青年群体中的可供选择的传播方式提供了必要条件。表情包作为青年群体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路径,是从青年群体的亚文化、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霸权和话语体系转变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一)从对抗到融入:青年亚文化的发展逻辑

       国内外学界包括芝加哥学派、伯明翰学派对青年亚文化从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等不同的视角尝试下过不同的定义。但是在本质方面,国内外学者都有着一致的认同,就是青年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不同,呈现为结构性反抗的青年群体自身的文化体系。“它所反映的是成人世界与青春世界,父辈一代与子辈一代之间那种永恒的矛盾和张力关系。”[1]从与父母等成人世界对抗和寻求自我身份认同这一向度而言,青年亚文化又可以指代青年文化。“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更能突显青年有意识与占统治地位的主流社会保持区分的抵抗意识,更能体现青年的一些具体行为表现形态和文化政治诉求。”[2]青年亚文化遵循的是从与主流文化的对抗,到对主流文化消解最后融入主流文化的发展逻辑。首先是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作为与主流文化相异的亚文化,从诞生之初就存在着异质的对抗。青年作为幼年与成年连接的发展阶段,一方面通过自我力量的壮大出现了对自我认同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自我身份认同与主流文化的异质矛盾。这种异质的对立与内在矛盾,呈现为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上。青年热衷于标新立异,营造自我的文化体系,通过话语体系的变化和媒介的革新,为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交流设立门槛。其次是对主流文化的消解。消解是青年亚文化对抗主流文化的主要方式。在主流文化的主导力量面前,作为边缘群体的青年通过自我的亚文化形式,进行对主流文化的解构。例如,青年们通过恶搞、娱乐化、图像化的方式,将主流文化的宏大叙事消解,呈现为碎片化、娱乐化。这又与青年自身所代表的新力量、希望等新兴特质相一致。最后是融入主流文化。青年亚文化并不是一直呈现为对主流文化抵抗的形式。相反的是,在一定条件下青年亚文化会融入主流文化的建构中。例如“FB表情包大战”,青年群体通过表情包方式表达对“台独”的不满和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之心。这就是用亚文化的方式来体现主流文化的主要内容,也就说明青年亚文化可以作为主流文化的方式,融入主流文化的建设中,从而为表情包作为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提供理论基础。

       (二)图像的霸权:视觉文化时代的审美转向

       图像符号作为人们的话语方式之一,一直是人们的叙事方式。学界比较一致认同的是,从图像符号的历史发展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根据法国学者魏瑞里奥(Paul Virilio)的划分与命名分别为:“第一个阶段是所谓‘形象的形式逻辑时期’,它是以绘画和建筑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时代……第二个阶段他名之为‘形象的辩证逻辑时期’,这一时期代表性的视觉样式则是摄影和电影……第三个阶段是‘形象的矛盾逻辑时期’,其代表的视觉样式是摄像、全息摄影、数码摄影和电脑图像。”[3]38在第一个阶段,图像符号的创造处于模仿现实存在物时期,是在时间的维度上对现实世界存在物的保存。“这一时期主要是一些传统形象。所谓传统形象就是这些形象的创作和解释依赖于外部世界的实在本身,恪守模仿原则,强调中心透视原则等。这些传统形象是可信的和真实的,它们逼真地再现了实在世界的样态。”[3]39在第二阶段中,符号图像是以辩证的形式出现。美国学者米尔佐夫认为“这种形象所以是辩证的,是因为它建构了一种当下的观者和形象所呈现的时空过去的可视性关系,进而构成了现在与过去、受众与影像之间的辨证交流。”[3]39第三阶段,形象出现了矛盾和虚拟化。“‘虚拟形象’意指形象本身已经和现实关系疏远,任何形象(哪怕是来自现实的形象)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加以篡改、修饰和复制,这是后现代的典型特征之一。”[3]39视觉文化的不断演进,必然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是,图像作为话语方式的一种,从最初对文字话语的补充到如今读图时代的转变,是现代性进程中资本逻辑的演变。小说从文字文本最后都期望被收购改编成影视产品,配图也成了大多数读本的必然选择。广告、影视、动漫、品牌这些图像通过网络技术充斥着人们四周。人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开始关注自身的外在形象,“颜值即正义”的伦理异化和网络直播中秀场直播的快速发展,都是图像霸权在视觉文化时代中对其他领域的殖民。这些都是在资本逻辑的引导下,图像的符号化使得交换价值成为主导,边缘化了使用价值。例如:相同质量的产品,一个挂着名牌的符号,另一个则是普通的牌子,造成了价格上的巨大差异。这种图像的差异造成的经济上的不平等,体现为资本逻辑支撑下的图像霸权。图像符号自身的感性直观性成为了人们现代社会中识别最快的方式。这与资本逻辑追求最大化和高效率的运行逻辑是一致的。图像通过时空双重维度的建构,实现现代审美的转向。人们关注图像的时空不同,来进行美与丑的道德宣判。“现代性的重要一面——按照新奇、感觉、同步和冲击来组织社会和审美反应——在视觉艺术中找到了主要表达方式。”[4]这种感性革命,解构了理性主义的霸权,以人们的时空直观感性成为当前文化交流最便捷的方式。从而,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副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5]。因此,图像的快捷识别和视觉文化时代下的图像霸权成为了对青年群体运用表情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代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