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世界的生成逻辑

作 者:

作者简介:
项久雨,潘一坡,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项久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天山学者特聘教授。

原文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是一个双向的互动反馈过程,一方面是主体将正向信息输送给客体并即时接收客体的互动反馈,另一方面是客体接收主体的信息并积极参与互动反馈,从而生成主客体深度交往的微互动世界。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微互动应然与实然状态的偏差主要体现在成见的雾障、自主性的让渡、深度供给的缺位、主导地位的消解、行为无涉的泥沼等五个方面,分别指向主客体在微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在一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生成包括感性认同世界、理性认同世界、话语认同世界、行为转化世界在内的四个维度,构建“思维训练—话语沟通—行为转化”的微互动主体结构,共同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世界生成逻辑的应然格局与价值追求。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7)9-0003-05

       从时代语境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指的是以微信、微博等网络微平台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对特定议题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在互动的过程中以多样化的方式将正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传递给教育客体,并通过双向的互动反馈动态地把握教育客体的思想状态,生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深度交流的微互动世界。在网络微平台信息迅速传播的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世界的生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偏差”的镜像: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场域的实然图景

       在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中,教育主体与客体都以共同体的方式在场,事实上参与到网络微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或人员都是主体的组成部分,他们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者、政府组织、新闻媒体、公益性团体、互联网企业等,而客体则指向网络微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主客体双方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有碍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世界生成的问题,导致了微互动的应然格局与实然状态之间的偏差。

       (一)成见的雾障:教育客体的认识偏差消解微互动实效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的“四假象说”,可以较好地诠释偏见与假象对人们认知的影响。一是植根于人性或人所属种族的“族类假象”,二是人们认识局限所形成的“洞穴假象”,三是语言因素所造成的“市场假象”,四是教条、错误的论证法或不靠谱的传统所造成的“剧场假象”。培根指出这些假象和错误概念“围困着人们的心灵以致真理不得其门而入”[1]19。而现如今,这些偏见与假象被网络微平台这把放大镜更为全面地暴露出来,已成为影响主客体微互动的雾障。一方面,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印象阻碍微互动的纵深拓展。刻板印象是过去互动方法不当、互动内容与生活脱节、互动形式过于生硬等因素带来的,它使教育客体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与抵触情绪,不愿参与到互动之中。这种刻板印象所带来的“后遗症”集中表现为“不相信”“普遍怀疑”的心态的滋生。微博、微信等平台的评论中出现了诸多“为反对而反对”的观点,当其与现实中的不合理因素嫁接之后,便会加深教育客体对微互动的抵触。另一方面,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目标、价值的认知偏差,产生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撕裂,无法达成主客体高度协同的微互动格局。这样一来,包括“洗脑说”“钳制思想说”在内的偏执观点仍有一定市场,导致教育客体参与微互动的意愿与自觉意识削减,主体进行微互动的难度增大,微互动存在些许裂缝,无法形成完整的闭环。进一步说,主客体间对微互动的认识偏差,使得许多教育客体都身处于如同培根隐喻中的狭窄洞穴,难以接收完整信息,结果给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世界的生成布下了一道道雾障。

       (二)自主性的让渡:感性情绪束缚教育客体的理性思考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来看,感性情绪裹挟致使理性判断能力丧失实质上是教育客体自主性让渡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指出:“情绪会给我们对当前经历的解释着色。通过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做判断时思考的深度和效率。”[2]100同时,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群体无意识现象便是感性情绪裹挟之下的产物,他指出:“有意识的人格消失得无影无踪,意志和辨别力也不复存在,一切感情和思想都受着催眠师的左右。……在某种暗示的影响下,他会因为难以抗拒的冲动而采取某种行动。”[3]50-51如今,在网络微平台场域的特殊催化作用下,群体无意识现象无疑增添了多方面的触发机制,教育客体在互动中易存在理性缺位感性上位的情况,构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的多重挑战。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教育客体的感性情绪在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中的泛滥带来了“浅”“迅”“惑”三重效应。一是“浅”效应,即指教育客体在感性情绪诱导下仅能浅层地、表面地获得对事物的认知,无法洞察事物背后的作用机理、传导机制、发生缘由等深层次信息,成为主客体进行深度互动的障碍。这样一来,教育客体极易陷入思维的怪圈,即看似事件的“水位”很浅,实际上是由于感性情绪的“折射”,使得教育客体无法看清事件的“真实水深”。二是“迅”效应,即指教育客体受感性情绪影响,会迅速接收表象信息、迅速作出价值判断,在尚未洞察事件全貌之时便简单判定,进而影响主客体互动的进程。三是“惑”效应,情绪因素易使得教育客体对事物进行简单定性,当互动中主客体信息不一致时,会让教育客体处于困惑的境地,也给互动的开展蒙上了一层阴霾。

       由此看来,在微互动中教育客体的感性情绪成为束缚其自主性发挥的绊脚石。这是因为,感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教育客体自主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感性情绪占据主导地位,理性判断成为了感性情绪的附庸,客体参与微互动的自主性也便让渡了出去。在教育客体自主性让渡的情况下,主客体间互动的难度大幅提升。

       (三)深度供给的缺位:微互动供给未能充分满足教育客体需求

       在应然状态下,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要做到深度供给,一要互动内容丰富且深度契合教育客体需求,二要互动形式多样,三要主体联动性强,如此,才能达成微互动供给与需求两端的平衡,实现教育客体的高互动感、高体验感。鉴于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供给侧存在的问题,这里可从供给内容、供给形式、供给链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