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隔的童年:城市儿童与乡村流动儿童的课余世界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雪莲,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193 高雪莲(1973- ),女,吉林长春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对北京市普通工薪阶层家庭与流动农民工家庭儿童的课余世界进行田野对比考察发现:城市父母注重以家庭、学校及培训机构三者相结合的文化逻辑方式对儿童进行“协作培养”,而农民工家庭由于缺乏竞争性文化资本,只能以“散养”的方式任由子女“自然成长”;乡村流动儿童受到了学校主流教育和“影子教育”的双重排斥,并在其获得的弱势教育和社会阶层固化之间构成了因果逻辑关系;“影子教育”维持和强化了城市儿童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现象,间接固化了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断裂状态;文化资本与“影子教育”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了不平等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章编号]1002-3054(2017)09-0024-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62/j.bjsshkxy.bjshkx.170903

       近20年来,在中国各个城市,尤其是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有一种异常火爆的现象愈演愈烈,即各种针对在校学生的课外教育培训市场人满为患。这些令家长和学生们趋之若鹜的课外培训班,多是在学校的正规教育之外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营利机构。课外补习是一种由学生家庭通过货币购买的方式实现的教育培训活动。它采取了较为组织化和规范化的培训结构模式,且与学校的主流教育并行,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状态等都随着学校主流教育的改变而改变,如影子一般紧随其左右,在国外被称为“影子教育”(shadow education)。①笔者利用质的研究方法,深入城市儿童与乡村流动儿童课余生活的现场,感受他们真实的生活,并从文化资本和影子教育的视角,考察这两种来自不同阶层的儿童在课外生活安排中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试图解码社会阶层身份的代际传递和社会再生产隐匿在表象背后的真实。在北京市的F小学(某公立小学)和京郊的K小学(农民工子弟学校)分别选取了四年级的一个班进行田野调查。F小学的学生基本来自城市工薪阶层家庭,K小学的学生以普通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调研的主要方式为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访谈对象包括公立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者、任课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自身。

       一、研究缘起

       国内教育学者和社会学者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从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视角切入,通过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探讨在全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意义,进而在社会化、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支持等概念框架下进行理论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②也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重点关注流动儿童的微观心理健康、歧视知觉、自我认同、社会交往和学业行为等议题,其主流研究范式是通过各种量表和问卷等心理学工具或相对技术化、工具化的质性研究方式对调研对象的心理表征进行测量,进而提出相应对策。③除了教育公平和流动儿童心理因素的话题,在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起因、问题、影响、政策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对集中。④此外,近年来国内一些青年学者运用保罗·威利斯(Paul Willis)的“反学校文化”⑤这一研究进路,关注农民工子弟的同辈群体及其群体文化的生产过程,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分层、社会再生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⑥

       “影子教育”概念的提出肇始于国外学者史蒂文森(David Lee Stevenson)和贝克尔(David P.Baker)对日本高中生参加课外补习培训活动所进行的开拓性深入调查。⑦马克·贝磊(Mark Bray)认为影子教育具有伴生性、补习性、辅助性、消费性、隐蔽性、模糊性、同质性(与学校教育对比)等特征,且强调影子教育只包括学科性课外辅导,不包括艺术类课外培训活动(如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球类运动等)。⑧(P12-15)这或许是源于国外艺术类课程的成败与升学及各种选拔性考试不相关联的缘故。但就中国的情形来看,艺术素质的高低与学生能够升入哪所学校不无相关,家长和学生进行艺术类课外培训的目的,除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之外,更多是为了在学校和公开考试的竞争中增加胜出筹码,所以中国影子教育的内容应涵盖文化课程类学科性和艺术类非学科性的培训活动,即与学校教育相比除了同质性以外,中国的影子教育还具有拓展性的特征。由此可见,中国影子教育的现实情形及其提供的内容已经远比学校规范教育教程更丰富多样,故用“影子教育”的概念已无法完全涵盖课外补习包括的所有范畴。但为了行文和对话的方便,笔者会根据不同情境决定使用“影子教育”或“课外补习”这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

       有研究认为,影子教育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了一定的正效应,更对家庭的教育支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⑨国外一些学者还就影子教育对“教育公平、社会平等”产生的影响展开了讨论。⑩索思盖特·达比(Southgate Darby)的研究表明,家境优渥的孩子更有条件参加影子教育,他们的学业成绩得到提升,进而维持和固化了社会分层,并将对教育平等和社会公平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但亦有学者意见相左,指出富有家庭的子女之所以能够延续父辈的社会地位,课外补习并非主因,因为这些家庭还有很多其他社会资源和途径来维持其优势地位。(11)针对中国的具体教育环境,有学者研究认为,家庭经济背景优越的学生接受课外补习的比例更高,阻滞了基础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12)也有研究表明:不同经济地位家庭的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机会不均等;科学类课程的课外补习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13)

       以上先行研究的结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但学界就影子教育对城市儿童与乡村流动儿童产生的影响所进行的比较研究依然寥若晨星,并且已有的研究大部分属于宏观的大规模量化研究,微观的个案研究和实地研究乏善可陈。目前,就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中国主要采取的是“两为主”的教育政策,即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来解决的政策。早在2001年,中国就开始调整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实施了“撤点并校”政策。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撤点并校”政策和“两为主”政策的设计背景和设计初衷虽不尽相同,但都导致了优势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的后果,远远未实现城乡儿童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设计宗旨。在课外补习日益盛行的背景下,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社会阶层流动以及上升渠道畅通等话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