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心理定势 促进有效接受

作 者:

作者简介:
沈国权 本院教授 陶明报 本院研究生

原文出处:
空军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7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思想教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因教育对象自身的心理定势厚重而降低思想教育有效接受程度的现象。所谓定势,从心理学上来讲,是指“主体完整的变动状态,对某种积极性的准备状态,受两个主要因素——主体需要和相应客观情景——制约的状态”。〔1〕换言之, 心理定势是指某人对某一对象心理活动的倾向,是接受者接受前的精神和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后继心理活动的方向和进程。我们知道,思想教育是一个双边系统,由教育者发出的教育信息投射到教育对象那里,教育对象有一个筛选、分析和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决不是把接收的信息机械相加,而是接受者从自身积累的经验和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出发去加以判断和接纳。也就是说,教育对象有一个“个性化”的选择和加工过程。由此看来,认识和利用心理定势,促进思想教育的有效接受,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利用心理定势,首先必须对心理定势有全面的认识。心理定势有其自身特殊的心理结构,“从内容要素来看,心理定势主要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大成份所构成”。〔2 〕认知是指主体对某一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外在的表现是对这一对象赞成或反对的评价倾向;情感是指主体对这一对象的情绪反映,外在的表现是对这一对象喜欢或厌恶的情感倾向;意向,实际上是主体的行为倾向,它是主体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决定着行为的方向和程度。在这三个因素中,认知是基础,由主体认知所形成的对外界事物的印象、观点和看法,不仅是主体了解和判断事物的依据,而且也是主体对这一事物形成情绪倾向的基础。情感在人的心理定势中具有调节作用,当人的认知固定下来,演变成一种情感体验时,它将长期支配人的认知定向。意向,一般说来在心理定势中受制于认知和情感因素,但意向一旦转变为行为,其反馈作用将影响甚至会改变认知与情感因素。总之,这三大要素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共同制约着主体的接受活动。心理定势自身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其现实的作用形式也各不相同,在思想教育——接受的活动中,心理定势的作用形式有三:其一是认知定势。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当教育信息符合教育对象的认知定势,换句话说,当接受者所接收的信息与自己已有的观点、态度相一致的话,教育信息就容易进入教育对象的认知结构;反之,教育对象则可能产生两种反应,要么抗斥教育信息,要么部分接受教育信息,并作出符合自身经验的理解和改造。其二,是情感定势。在通常情况下,接受主体的情感倾向与其认知倾向是一致的,即接受主体对于和自己已有认知内容与水平相吻合的信息,往往会产生肯定性的情绪反应,如喜欢、愉快、满足、赞赏等,而对于与主体已有认知内容与水平相违背的信息,则往往会产生厌恶、痛苦、愤怒、失望等否定性的情绪反应。情感定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与人的需要满足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的客观现实。其三是偏见。偏见是根据不完全或零碎的信息所形成的对某一事物或人物作整体评价而形成的消极态度。偏见的特点是将某类事物中的个别事物的特性推广到该类事物中的总体认识之中。总之,全面认清心理定势的构成特点以及作用形式等,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心理定势,促进思想教育的有效接受。

      怎样认识和利用心理定势,促进思想教育的有效接受呢?从教育者来说,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定势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阻力和负担。应当看到,心理定势虽对思想教育——接受有不利的一面,同时它又是思想教育有效接受的资源。是资源,当然就可以进行开发和利用。开发和利用心理定势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环节。

      一、区分心理定势的差异性。人们的定势心理是千差万别的,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对教育对象心理定势的差异特点予以足够的重视。每一位教育对象都生活在特定的具体环境中,个人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思维习惯以致行为趣味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接受者不同的心理定势。当同一思想教育信息被散发出去以后,在个性鲜明的接受者心目中,有的被接受而发生共鸣,并激发他的想象和创造;有的则被排斥在外以致视而不见,这正是心理定势自主发挥作用的客观结果。其实,人在幼儿时期就开始积累自己的认知定势。婴儿时期,最先学会辨别母亲的声音,长大成人后又会在情感定势的作用下,根据自己的偏好、意欲来选取信息,当然这期间也会不可避免地形成一些个人偏见。现实生活中,如果到公共报栏前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不同的人读报时会注意不同的版面和栏目,在各家报纸前停留的时间也很不相同。这些现象都说明,人的心理定势是客观存在的,其作用也是很实在的,教育者不能对其视而不见。有的人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教育工作难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者没有很好地重视教育对象心理定势的差异性造成的。有的教育者搞思想教育,不考虑教育对象是否乐于或能否接受,搞“一刀切”、“一锅煮”,心中全然没有某种特定的教育对象。应当看到,“教育对象并不是被动无助的靶子,他们在接受思想教育信息的过程中有相当的主动性和选择性”。〔2〕因此, 教育者在平时应多和教育对象接近,多了解他们的心理定势,多研究他们的心理定势,尊重他们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力求使教育活动适合他们的认知定势,促进思想教育的有效接受。

      二、挖掘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人们的心理定势尽管千差万别,但是从他们对思想教育的作用来划分,无外乎两类,即积极的心理定势和消极的心理定势。进一步说,凡是对特定的教育信息能引起肯定性认知反应的心理定势,就叫积极的心理定势;反之,引起否定性认知反应的就叫消极的心理定势。积极的心理定势促进教育信息的有效接受,消极的心理定势阻碍教育信息的有效接受。研究心理定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分清哪些是积极的心理定势,哪些是消极的心理定势,进而因势利导强化教育对象积极的心理定势,并以积极心理定势去遏制或转化消极心理定势。比如,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教育前的调查了解发现,许多教育对象对“热爱祖国”这一命题持肯定性的心理暗示。应当看到,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定势,教育者要有意识地采取种种措施来强化这种暗示。从认知定势这方面来看,“爱自己的国家,怎样叫爱?”,“到底什么是爱国主义?”等等这类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教育者本人必须搞得很清楚;再从情感定势这个方面讲,教育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瞻仰、参观一些特定的场所,诸如祖国的壮丽河山、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在这些场合特有的庄严气氛中,教育对象爱国主义的接受通道容易在环境氛围力量的冲击下全方位打开,接受活动得到强化。即便是心理定势中的偏见成份,只要学会辩证地分析以及合理地运用,也能找到有利于强化特定教育信息的积极成份。在日常生活中,“电视广告就经常利用人们心理定势中某些固定观念或形象(这些观念或形象往往含有很大的偏见成份),如慈父、娇妻、爱子等来加强商业宣传效果”。〔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