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稳定经济增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首要举措和必然要求。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代表,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给物流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物流金融”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物流业收益增长的关注热点。2017年我国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以扭转宏观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物流金融发展也将获得难得的成长机遇。 一、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 2012年11月,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易观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了“互联网+”思想。“互联网+”展现了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是指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大传统产业中,并实现两者有机融合。依托“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网科技,旨在保障资金、信息流通等相关业务更好运行的一种新型金融形态。互联网金融优于传统金融不仅体现为互联网金融所应用的先进业务手段,更体现为参与者能通过深入领悟互联网“包容、公正、合作、共享”理念,使金融业务发展真正具有透明性、协作性、简易性和低成本等特征。 Purdy M(珀迪,2012)认为,当下的商业模式在新兴互联网信息技术影响下正在朝着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数字化动态方向发展。[1]周华(2013)通过深入分析“互联网+”发展趋势给传统金融业带来的巨大变革,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顺应潮流并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2]龚明华(2014)指出,互联网金融包含了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金融业和互联网科技,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捷径。[3]陆岷峰、杨亮(2016)认为,应通过互联网金融积极培育金融业供给创新,从而实现互联网金融企业和我国宏观经济供给侧改革双赢。[4] 互联网金融是“十三五”规划着重强调的内容,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肯定了互联网金融的经济战略地位,并鼓励实体企业依托互联网金融实现高效有序发展。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应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努力促进自身转型升级。物流企业应依据行业特点,在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提下,将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各种信息进行高效融合,以进一步促进物流金融创新发展,推动互联网金融供给侧改革。 (二)从供给侧改革看金融结构优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采取货币扩张措施来挽救经济颓势,然而当金融危机风波过后,由于市场供需长期得不到均衡,使得各国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隐忧,结构性调整思路逐渐得到重视。2011年前美联储主席Ben Shalom Bernanke(本·伯南克)指出,财政、金融系统结构性改革必须成为美国经济调整的主导方向。在欧债困扰下的经济环境中,欧盟亟需调整财政、金融结构性体制,以缓解失业压力、重塑经济增长形象。在我国,众多学者参与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中。贾康、苏京春(2014)认为,供给侧改革应通过调整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创新驱动来提高资源整合效率。[5]陆岷峰、虞鹏飞(2015)在研究供给驱动体系对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基础上,认为由供给驱动引导的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改革思路的重大转折点。[6]张卓元(2016)指出,政府转型是以供给侧改革为基础的,结构性改革的去杠杆化、去库存化、新型城镇化等优化理念都在政府一系列举措中有所体现。[7]林毅夫(2017)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指压制工资,福利增长,金融机构去杠杆,实体经济消化过剩产能的均衡过程。[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由上述分析可知,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是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具体举措。 (三)物流金融发展概况 物流产业是我国“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重点强调的产业。物流业运营需要高度协调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者运行节奏不一致会极大程度增加物流运作成本及风险。因此,亟需将第三方物流、金融机构、融资企业的资金业务等联合起来以解决这个问题(见图1),物流金融应运而生。物流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为降低运营风险,通过第三方物流对流通过程中的资本进行组织和调剂,并满足融资企业各种资金需求的新型金融模式。它包括仓单质押、融通仓、保兑仓、应收票据等四种传统融资模式。
图1 物流金融传统融资的流程图 目前全球物流金融最为发达和完善的地区是北美。早在1917年美国就已经颁布了美国仓库存储法案,并以此为基础开始实施仓单质押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给很多物流企业带来了颇丰的盈利,美国快递服务巨头UPS的主要利润就来源于物流金融。我国物流金融发展起步较晚,但伴随近些年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企业开始意识到物流金融的重要性,众多学者也纷纷加入物流金融研究行列。马晓霞(2010)运用博弈论理念开发了一套风险预防评价系统,并针对物流金融潜在风险拟定了应对方案。[9]孟魁(2013)在强调物流金融发展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其对拓展第三方物流业务,降低金融机构风险,便于上下游企业融资都具有积极意义。[10]仵志浩(2013)利用SWOT矩阵分析法对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11]史锦梅(2016)指出,通过物流产业金融创新促进我国物流业持续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生质变的结构性改革要求。[12]王华、张毅(2016)认为,相比于传统物流金融模式,“互联网+物流金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第三方物流将金融机构和买卖双方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等予以高效融合,从而降低业务风险。[13]上述分析证明,我国物流金融发展与当下的国家政策、经济条件、信息技术等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二、“互联网+物流金融”面临的挑战、发展瓶颈及机遇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互联网+物流金融”面临的挑战 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暴露了目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长期脱节的事实,这主要是由社会整体有效供给不足以及众多产业产能过剩恶性循环所致。因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扭转当下经济发展趋势进而促使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然途径。同时,结构性改革必然对社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提出更高要求。我国各大行业应更加注重企业长远发展,有效利用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物流金融作为物流业的衍生服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分支,其发展必然会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