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归来

——走出先进典型宣传的困惑

作 者:

作者简介:
俞银先 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调研室

原文出处:
人才开发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7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历史与现实都一再证明并反复提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期以来,我们党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营造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张思德、刘胡兰、董存瑞等英雄人物,成功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与坚强斗志;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模范人物,极大地激励了亿万人民建设祖国的高涨热情与旺盛力量;孔繁森、马恩华、徐虎等一个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象一团团闪耀着时代精神的火炬,迅速燃遍了神州大地。一个向孔繁森等先进典型的学习活动正在全国兴起,呈现出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强烈反响与轰动效应。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当前向孔繁森等先进典型的学习活动,能否深入开展起来、持久坚持下去,能否焕发出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意志与智慧,表示担心和忧虑。如果对先进典型的宣传作一番深层考察与冷峻思考,就会发现这种担心和忧虑绝不是无病呻吟,当前先进典型宣传确实面临着种种困惑。

      ——以往那些曾经征服人心的榜样,连同净化心灵的榜样精神,曾几何时,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中几乎“失落”、“失灵”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被明显地冷落和疏远了,甚至遭受贬抑、嘲讽和诋毁。诸如榜样“出国论”、“工具论”、“过时论”、“无用论”、“傻子论”之类的论调,曾一度鼓噪不绝、甚嚣尘上,对榜样以及榜样的精神横加指责,百般肆弄。前些年,不就有人对80年代的卓越青年——张海迪说过这样的话:“海迪,你应该写一本卢梭那样的忏悔录,说说你怎样成了宣传工具,让更多的人理解你……”;不过总有那么一些人把“劳模”视为思想僵化、老实无能的“傻瓜”别名。

      ——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往往费了很大声势树立起来、宣传开来,却难以引起公众心态的“共振”。结果大多是“水过鸭背不透毛”,要么出现“昙花一现”的短期效应,要么出现“足球破门”式一时轰动效应,要么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反差效应。

      ——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年和学生对舆论上的先进典型,从近乎迷信和盲从的心态,跌向怀疑、戒备乃至厌烦、反感的心理极端。有的连榜样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到底有什么样的业绩与壮举,究竟走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都一概不知,就不分皂白地一律拒之千里,表现出一种盲目的逆反心理与抵触情绪。

      ——有些先进典型也在有意无意间扭曲着典型的形象。有的在社会和舆论的“苛求”下,努力“仿效”幻化了的“完美形象”,时时火烛小心,事事以身作则,常常感到烦恼和困惑。社会上流传的一种说法“英雄流血又流泪”正是谓此;有的感到缺少“同道”之人,处于孤独的窘境之中。就像一位古人在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之后,还有“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哀怨和无奈;有的则是被“捧杀”,在鲜花面前、在赞美声中忘乎所以,飘然欲仙,结果失蹄落马,甚至走上歧途,沦为罪犯。

      (二)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第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加大了先进典型宣传的冲击与难度。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随国门洞开,西风东渐,形形色色的海外文化垃圾与精神“鸦片”趁虚而入、趁机作劫,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出现了相对滞后的现象,即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的“一手硬、一手软”。致使一些意志薄弱的人荣辱观念模糊,价值座标错位,精神支柱坍塌。有的对当今时代的精神和时代的榜样产生迷惘,认为现在已经进入了“向钱看”的时代,只有能赚钱的人才是当代英雄,其他什么榜样什么精神统统不屑一顾;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人们看重的是个人的物质利益,只需要“能人”,再宣传什么先进典型不会有多大的实际效应;更有甚者,认为改革开放就是要打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壁垒,实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趋同”,极力贬毁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作风,鹜趋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表现出一种极端的民族的虚无主义态度,跌落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深渊。加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初始阶段,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的东西必然乘机侵入,致使舆论上的先进典型与社会现实相距太远,与党风民风反差太大,难怪有人烦言:“榜样一团火,难融现实这块冰”。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的加快发展,我国的社会关系将发生深刻变革,利益格局必然重新组合,人们的价值观正在由原来的“一元”向“多元”发展,这对先进典型的宣传乃至意识形态和“两个文明”建设,无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更加严峻的挑战。

      第二,“神化”宣传的失真,诱发了人们对先进典型的逆反心理与抵触情绪。毋庸讳言,我们党在宣传先进典型方面也出现过偏差和失误。尤其是“文革”十年浩劫,给先进典型宣传带来了灾难性后果。那时的先进典型宣传,单纯从政治需要出发,“只求闪光面、不及其余”,对先进典型进行全方位的夸张、拔高、甚至人为“重构”,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神”的形象。不仅把典型神秘化、绝对化、凝固化,而且给人们造成了榜样“好而难学、难仿”、“望而不可及”、“高而不可攀”、“敬而不可近、不可亲”等印象。随着对“文革”的彻底否定,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思维日趋理性,选择与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蓦然回首,人们对过去“神化”宣传模式下的先进典型的种种假象有所发现和觉悟。这样先进典型在人们心目中的“偶象”地位被动摇了,自然也使许多人的心里泛起了一种被“蒙骗”、受“愚弄”的激愤之情。于是,一种特殊的变态心理——逆反心理和随之伴生的消极抵触情绪便在一部分人中滋长和弥散开来。它象幽灵一样在社会舆论界游荡,严重地困扰着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