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传佛教壁画色彩的本土化演变

作 者:
金蕾 

作者简介:
金蕾,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原文出处:
艺术教育

内容提要:

印度佛教壁画色彩在传入中国之后,随着地理上自西向东的传播以及时代的变迁,与中国传统绘画色彩产生了交流与融合,逐渐演变成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文章简析了印度式佛教壁画色彩演变成中国式佛教壁画色彩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表明任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17 年 06 期

字号:

      佛教壁画自西汉末年随佛教传入中国西域,随之而来的还有犍陀罗、波斯以及希腊等国的艺术。这些外来艺术与当时西域的本土艺术互相混合,形成了中国佛教壁画的最初面貌。本文主要研究佛教的壁画色彩在中华大地上的本土化演变过程。尽管佛教壁画这一绘画形式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它在色彩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仍然是中华传统艺术的宝藏,对于今天的艺术创作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中印传统壁画色彩比较

      (一)中国早期壁画的色彩

      中国早期绘画的色彩是主观的、象征式的色彩观念。中国人并不追求再现真实世界的色彩,把实际使用的颜料归为五色,即青、赤、黄、黑、白,并与五行、五德相配,与万事万物相应,把色彩看成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以及相生相克的循环过程。这种色彩观念来自于中国的传统宇宙观,是一种哲学式的色彩观。一直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壁画仍主要使用黑、红两色。不仅因为这两种颜色容易取得,也因为古人赋予了黑色和红色以特别的意义。《吕氏春秋》曾这样记载:“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周文王认为这是上天给自己的预兆,所以周朝崇尚红色。而因为水克火,秦朝认为代替火的必将是水。水为黑色,那么崇尚黑色就成为秦的风尚。作为正色的红、黑两色,不仅在视觉上具有审美意义,也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具有富贵、吉祥、正气、堂皇等审美品格。直到南北朝时期,壁画色彩仍以黑、红为主色。

      以东汉时期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为例,这一表现墓主人传奇一生的大型壁画以白底为主,墨线勾勒,整个画面设色以黑、红色彩为主贯穿始终,再点缀朱砂、土红、赭石、石青等矿物颜色。画面有白描也有局部设色,敷色技巧以渲染为主,线条与色彩的结合使画面刚柔相济,画面效果透明轻快。中国绘画即使发展到南朝时期,谢赫提出“随类赋彩”的绘画理论,也仅是指在认识物象内在实质的基础上,再提炼出典型的色彩,离写生色彩还有很远的距离。再加上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为毛笔,使得中国绘画自古以来就擅长线的使用,色彩在绘画中尚未取得独立的地位,经常与墨线结合在一起。

      此时壁画的颜料大多属于天然的矿物质颜料,颜色种类不是很丰富。这类颜料性质稳定,虽历经千年仍色泽鲜明,在时间的洗礼中很少出现变色或褪色现象。然而,秦汉时期的绘画色彩处于初期阶段,也没有发展出冷暖的概念,象征式的色彩观念限制了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和使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这种象征式的色彩体系已经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自魏晋起,当佛教艺术大量传入中国,其色彩形式对中国原有的色彩观念影响很大。

      (二)印度佛教壁画的色彩

      印度佛教壁画以色为主,用色彩造型,其色彩是主观的、装饰性的。以印度佛教壁画的代表阿旃陀壁画为例,它的色彩黯淡柔和,具有温暖、湿热的色调特征,其调制复色的能力远远超过同时期的中国。

      阿旃陀石窟是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以壁画艺术著称于世。因洞窟分别开凿于不同年代,风格上也有所差异。它的壁画艺术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公元前2世纪的第一阶段、5至6世纪时受犍陀罗艺术影响的第二阶段。早期壁画的颜色主要以暖色的暗褐色调为多,以黄赭、红赭、土绿、灰白、烟墨黑几种颜色为主,布色厚重繁密,可调制出的复色远比同时期的中国丰富。到了后期,开始大量使用阿富汗运来的蓝色青金石颜料,运用红、黄、白、绿、蓝的组合使色彩变得鲜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蓝绿色调。无论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阿旃陀壁画的整体色调都是温暖的,和此地湿热的气候相一致。这种温暖的色调特质,其渊源也符合佛教慈悲、公正、静谧的教义。

      印度国民的性格坚忍、柔韧、被动,具有宽容、顺从的文化精神。在这种否定世俗生活的土壤之上,却产生了最瑰丽奇巧的艺术,对死之向往,在艺术中反而转化为生之执着,形成了灵肉双美的印度式美学体系。表现在艺术形式上,即喜爱密集拥挤、曲线、一团一簇的造型,强调重重叠叠的风格;在色彩上,具有温暖的气质。阿旃陀石窟壁画艺术就是这种兼具眷恋世俗与宗教向往的审美基调的集大成者。大约公元前1世纪,印度佛教壁画艺术传入中国,它的色彩对中国当时壁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早期中国佛教壁画色彩面貌

      纵观整个世界艺术史,每当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被引进,都要或多或少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变,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文化与风俗。文化的互融与交流需要一个开放包容的政治社会环境,而魏晋南北朝就是这样一个时代。随着佛教一起传入中国的,还有犍陀罗以及其他中亚地区的艺术,这些艺术形式互相借鉴融合的首站就是中国西域地区。早在印度佛教艺术大规模涌入之前,此地已有绘制壁画的历史,延续了中原特色的黑、红色调及墨线勾勒的方式。这些内外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魏晋时期的佛教壁画产生了新的变化。

      (一)青绿冷色调的确立

      青绿色调并未被中国之前的传统绘画所采用。直到汉代为止,中国绘画一直延续黑、红为主的色调。随着佛教的涌入,青绿色调这种具有代表性的印度式色调为中国所采纳。但由于所用颜料、所处地理环境以及文化、审美的不同,相较于温暖的阿旃陀石窟式青绿色调,印度风格的青绿色调进入中国西域后逐渐发生了变化,由“温暖”演变成“冷”,所营造出的是山林式清新的气息。西域风格的“青绿”冷色调的流行,也改变了中国传统以黑、红为主的色彩范式,成为西域色彩有别于中原色彩风格的主要特征,被认为是中国青绿山水的色彩之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