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作 者:

作者简介:
阎洪贵 山东经济学院

原文出处:
山东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看不到十八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就会丧失信心,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就会丧失警惕,是危险的。”决议还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之一。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起来,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创造性的贡献。改革开放新时期初始的1979年,邓小平同志接见外宾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①]。邓小平的这一重大论断发聋振聩,破天荒地打破了束缚我们多年的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僵化观念,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直接联系起来。

      1985年10月23日,有外宾问邓小平:“中国共产党一直教育人民要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现在经济改革,你们教育人民要致富,出现了少数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的现象,你们准备采取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又问:“这种现象是否反映了一个潜在的、很难解决的矛盾,即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十分明确地回答:“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他强调指出:“搞这些改革,走这样的路,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结果。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东西”,“但是我们有信心,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有能力逐步克服并最终消除这些消极现象。”[②]这个谈话,不仅进一步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结合起来,进而也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了,打破了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立的僵化观念。

      党的十四大确认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结合,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无可辩驳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方面搞活了社会主义。但是,在加快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思想教育,忽视精神文明,“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正是面对精神生活中出现的复杂的新情况,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问题,明确指出:“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如同邓小平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一样,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创造性的贡献。这一新论断,为我们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同时,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运作,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来保证

      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运行和发展机制,它体现着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模式的规范化以及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秩序化。商品交换是市场主体实现利益的途径,以双方都能获取各自的利益为前提。所以,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市场主体必须把追求自己的利益和交换方的利益结合起来。谁要想通过市场谋取更大利益,谁就应当更好地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即更好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当然,这种交换活动的平等互利性要求实现到何种程度,是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的。这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将会随着其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愈益显现出来,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也由此愈益凸现出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具体的制度文明不单单是一种经济运行形态,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建立和发展,不仅要以一定的物质文明作为基础,而且要以一定的精神文明作为条件。由于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所有参与者合同与契约的基础之上的,每一经济行为中的每一个群体和个体,都必须重合同、守信用,并加以道德的引导、约束和调节。否则,市场经济各行为主体的无序,既破坏体制的建立,又破坏机制的运行。行为主体的无序,必然出现普遍行为短期化,其结果会大大弱化市场机制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大大降低使用效率。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所出现的市场效益低下和“市场失灵”现象,盲目引进,重复建设,乱采滥伐等,既有新旧体制方面的磨擦和矛盾,也有新旧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碰撞和不适应。

      严格地说,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良好有序的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市场秩序既包括不同类别市场之间有序的交换活动,也包括商品生产者之间、经营者之间以及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有序的交易活动。各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则是建立良好市场秩序的首要前提。这些法规体现着适应市场经济动行的客观要求,是全社会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例如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换规则等,都是各市场行为主体应严格遵守不得违反的。

      但是,法律目的的实现、实现到何种程度以及法律秩序的建立,都离不开思想道德,换言之,即离不开人们对法规的认识、执行法规的自觉性及努力程度。当前,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除体制矛盾、人们的利益冲突等原因的干扰外,更突出地反映出人们在法律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解决这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义不容辞的职责,其现实意义自不待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