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综述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宣传导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文 吉林市委宣传部企业宣传处)

      吉林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良好的传统。近年来,在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委始终坚持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市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搞好国有企业不能就经济抓经济,搞“单打一”,必须两手抓、两手硬,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为加快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以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为基础工程,以学吉化、学化纤为典型推动,以加强政工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保障,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功效,使全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日益加强的发展趋势,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体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注重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使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各企业党委和宣传部门坚持把学习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列入工作重要日程,进一步落实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职工的任务。全市绝大多数企业理论学习中心组能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用科学理论指导企业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取得了新的认识成果和工作成果。如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党政班子常年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党政领导干部每周集中学习一次,坚持数年如一日,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对于广大职工的学习,各企业普遍采取了培训骨干与集中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业余党校和职工政校等进行轮训。据对50户企业的调查表明,85%以上的职工接受了培训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市委在全市开展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讨论”活动。工交企业紧密结合自身特点,连续两年开展了“解放思想换脑筋、多创效益多收入”大讨论。通过这些学习和讨论,广大职工提高了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认清了改革的必要性,自觉摆正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思想进一步解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逐步确立起来,改革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益观念不断增强,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此焕发出的强大干劲,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进一步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他们为此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1995年,市委抽调160多名机关和企业优秀中青年干部,深入到36户困难企业调查研究和帮助做好稳定工作;1996年初,市委常委分头带队到市直属企业调查,帮助企业解决稳定和发展问题。随着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市场形势的变化,使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空前增多,职工队伍中不稳定因素增加。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全市企业各级党组织迎难而上,有针对性地把企业改革发展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职工思想中的热点,做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不断调整和充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加大工作力度。如在企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五七○四厂开展了“干群同心、艰苦创业”系列教育活动;江北机械厂坚持3年开展“五家四同心”教育;吉林松源食品工业公司开展了“松源利益共同体”教育活动;许多企业还开展了“国家企业有困难,我们职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这些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理顺了职工情绪,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劳动热情,保证了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保持了职工队伍的基本稳定,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强化了以“四职”(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使职工的文明素质和企业环境建设有了明显提高

      1994——1995连续两年在全市企业中开展的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提高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为目标的塑造主人翁形象活动,搞得很有成效。通过教育,逐步引导广大职工努力提高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纪律,树立艰苦创业、敬业爱厂、遵法守信、开拓创新精神,把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同爱家乡、爱国家、爱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爱厂爱岗、敬业奉献在许多企业蔚然成风,成为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据统计,仅1995年全市职工就实现“双献双创”成果17.1万项,节创价值4.5亿元。我市的企业文化建设也独具特色,许多企业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文化载体,不断塑造企业形象和职工形象。吉化公司开展的“再塑吉化人形象”活动,把吉化人形象标准和经济效益挂钩,量化考核,加大了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力度,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吉林毛纺集团公司以培树企业精神活动为载体,坚持十年培树“创一流,争第一”的毛纺精神,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市百货大楼以塑造企业形象为载体,强化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了较大提高。浓厚的企业精神文明氛围,不仅使职工的精神面貌明显改观,也使企业环境建设得到加强,象吉林化纤公司、吉林纸业公司、红石林业局等一大批环境优美、文明整洁的花园式企业不断涌现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