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7.06.006 1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日趋明显。为适应这种变化,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016年1月27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具体措施。自此,供给侧改革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热议的关键词,也成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各行各业改革、发展与调整的主要方向。 物流业作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在2016年7月3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中国物流供给侧改革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物流产业的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已刻不容缓,我国物流行业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全面推进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从物流供给端入手,关注供给的质量和数量,扩大有效供给,用改革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资源配置方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提高供给效率,使我国物流业更加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下需求结构改变的需要,从而提升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增加物流有效供给,提高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益。这也是我国物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业务模式调整、装备升级,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选择。 适应形势发展,响应国家号召,近两年来我国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了物流业供给侧改革的相关实践,也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理论探讨。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与物流业发展极不平衡,物流企业自身条件也千差万别,那么,究竟我们该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推进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以下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考。 2 服务社会经济、人们生活发展主题,因时制宜 物流业是一门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伴生性产业,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国际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物流业的定位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是紧紧围绕着生产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那么,如果能够以市场为核心,紧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为它们提供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服务,我国的物流业供给侧改革也便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非中欧班列的开行莫属。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从此“一带一路”成了我们国家所提出的一项最重大、影响面最广泛的国家战略。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更是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但要真正将这一战略落到实处,现代物流必须先行。也就是要求我们必须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科学规划建设国内国际物流大通道,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配套的高效的物流服务。 正是适应了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开通了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即中欧班列。以前中国往亚欧之间的物流通道主要包括海运通道、空运通道和陆运通道,中欧班列充分发挥了铁路物流低成本、高速度、网点广的优势,密切了各地与欧亚大陆的贸易联系,使班列沿途国家经贸交往日趋活跃,国家间铁路、口岸、海关等部门的合作日趋密切。中欧班列相比较于空运便宜三分之二,比海运速度快一至两倍。拿集装箱集散地宁波发往波兰华沙的货物为例,走海运是35天,而中欧班列只需要12天。在市场竞争力面前,中欧班列敲开了“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大门,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张响亮的国家名片。也使其因为重视供给产品的质量以及效率,强化资源配置,增强供给结构对市场的适应性以及灵敏性,准确判断市场动向,提升供给速度,降低供给成本而成为了我国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成功典范。 而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质量的提升,近几年我国电商物流、快递快运、冷链物流等生活性物流也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成了我国物流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 3 适应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致使我国区域间的物流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差距明显,总体呈现出东部发展快、中西部物流业发展慢、城市物流相对发达、农村物流滞后且水平低的现状。东部及沿海地区物流企业数量庞大,服务质量水平较高,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化、技术水平均处于我国领先地位,而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不但物流基础设施差,物流企业数量少,且经营理念保守,物流企业大多依靠廉价劳动力支撑,效率低、服务差,尤其上规模上水平的物流企业更是屈指可数,成为我国发展大物流大流通中的瓶颈。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也要适应地区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