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邱伟光,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邱伟光,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内容提要:

“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建设要聚焦高校育人的价值本源,体现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必然性的要求。“课程思政”重在建设,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基础,资源挖掘是先决条件,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只有充分发动和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才能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7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7)07-0010-05

       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所谓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系统规划“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

       “课程思政”的提出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对于落实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确保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办什么样的大学、坚持什么方向、高举什么旗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与方向性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保持一致,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教民之所需,育民之所求;坚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确保党对高校的领导,确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始终坚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特色,坚持了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导向,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挖掘各门课程的价值意蕴,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确保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2.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办学应始终围绕聚人才、育人才、出人才,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实现中国梦想,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当前,高校办学面临着变化了的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了的教育对象,面临着各类思想观念交锋、多元思潮文化碰撞的挑战,这既给高校带来了发展机遇,也给高校发展带来了冲击。学生的思想是可变和可塑的,他们除了在学校中接受主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外,还会受到社会各类非主流舆论和形形色色价值观的影响。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工作。高校办学是分专业的,专业是建立在学科分类和课程开设的基础上的,故而“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科的发展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各学科都承载着一定的精神塑造和价值观教育职能,应通过“课程思政”,培养学生既具有个人的小德,也具有国家、社会的大德,树立价值观自信,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3.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始终要围绕着育人工作这个核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服从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这就需要用好课堂、用足课堂,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里所指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始终围绕育人的主旨,把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全过程,也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弘扬主旋律,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课程思政”重视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他学科和课程的引领作用,推进教师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牵牛要牵牛鼻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把“课程思政”作为重要抓手,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学会做人做事,重视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塑造,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及养成品性的过程,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从而将“两张皮”真正变为“一张皮”,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二、“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

       课程是学科知识的整合,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支撑。“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经验或活动过程中,这一过程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正如著名哲学家冯契提出的“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基于此,“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课程思政”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这一理念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注重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的统一。

       第一,旨在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构建全课程育人环境,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育人方式的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体的显性教育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科建设和“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育人的方向和育人的宗旨。其他课程作为隐性课程,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要潜移默化地渗透育人的价值,必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其他课程的发展,充分发挥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课程思政”的指导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