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走出“四大误区”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东成 湖北省黄石供电局

原文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7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重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笔者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员,深感这一“家宝”回归的重要性。企业管理关键在于企业决策,而企业决策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决策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且还在于职工群众对决策的认可程度。这无疑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和支持。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当前某些职工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似乎有种“抗药性”,不大愿意接受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改革开放年代思想政治工作不管用、该让位了呢?当然不是。而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时被现实某些负效应所抵消和淹没。笔者以为,就目前而言,要唤醒更多人的理智和良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益,让“生命线”这一历史瑰宝放射出时代光芒,特别需要走出“四大误区”。

      需要走出的误区之一:“家常便饭”不加强,依赖“大夫”开“药方”

      一些企业管理者、经营者以为,现在企业领导体制既然党政分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由政治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专人专管,其他人应集中精力抓经济中心,不必为人心而分心。其实,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物和人的管理,其深刻内涵是围绕企业管理大目标,调动和发挥积极因素,抑制和消除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凝聚到正确意志上来。这些思想政治工作,当然需要企业政治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更多的投入,更多的开动脑筋。但是,职工大量而经常的思想问题还是在对人和物的管理上反映出来,有些是政治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所鞭长莫及的;而且新时期职工思想反映灵敏,变化较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结成的思想“疙瘩”不能随结随解,“小病”容易积成“大病”,日积月累想治也不好治,顺利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就无从谈起。

      “壮筋骨”重在加强“家常便饭”,切忌依赖“大夫”开“药方”。尤其是在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职工思想比任何时候都要活跃多变的新情况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才能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实效,改变政治工作者“一家之言”的局限性,扩大职工思想活跃中的积极内涵,及时有效地扫除企业经济建设和深化改革道路上的各种思想障碍。

      企业其他干部骨干与政工干部骨干一道通力合作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有利于协调党政工团关系,加强企业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维护政治工作者和政工部门的权威,更在于他们本身具有各自的特有优势,能弥补政治工作者和政工部门的许多“空档”。比如,企业行政领导干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往往处于思想政治工作最前哨,首先掌握着职工思想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并且具有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措施和经济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的特殊优势,这些都是政治工作者所不及的。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对于现实工作、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经济技术指标完成的好差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大量具体矛盾,不能单纯地视为经济、技术、业务信息予以处理,而应当同时当作干部职工思想信息反馈加以认真研究,并能及时提醒政工干部骨干和运用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化到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工作中去,才会促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和更大延伸,取得单靠政治工作者努力所达不到的特殊效果,更好地发挥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需要走出的误区之二:困境时当个“宝”,顺境时当根“草”

      在某些企业,工作上不去时有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什么这意识不强,那观念不牢,取得胜利展示成果时,却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功劳,榜上有名的大多是这生产指标,那经营喜报;企业出现困难时想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对政治工作者百般抬举,大功告成时忘掉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贡献,庆功评奖没有政治工作者的份。真可谓:困境时当个“宝”,顺境时当根“草”。

      常常听到一些领导同志对政治工作者游说:“只有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没有地位,照样能够有作为”。这作为给政治工作者鼓劲当然没错,但作为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性主导思想就缺乏科学性。虽然“作为”对于取得和加强“地位”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决不能因此就忽视甚至否定“地位”的重要作用。“地位”本身能够对有所“作为”提供可靠的保证和支持,创造有利的条件。事实上,没有“地位”或“地位”很低者,往往不被重视,甚至他的真知灼见和真理传播也没人理睬,所谓“人微言轻”就在于此。西汉军事家韩信,年轻时就有雄才大略,可当初怀才不遇时,无奈连肚子都吃不饱,常遭人戏弄,还受到无赖少年的胯下之辱。何谈有所作为呢?只有在刘邦拜他为大将、有了“地位”之后,韩信才能统帅大军,大展宏图。诸葛亮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茅庐把他请出来,又给他军师、丞相这样重要的“地位”,恐怕也就不会有后人津津乐道的联吴破曹、确立三国鼎立的局面。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我们应当从中悟出点真谛。现在企业生产经营上各类奖励越来越具体,如安全奖、营销奖、节能奖、质量奖、革新奖等等,当然这些是必要的。但由于一些企业管理者的认识偏颇,加上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也不太容易用量化标准衡量的特殊性,至今未能推出一套科学合理、被人们认可的有关思想政治工作贡献方面的奖励政策,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摆不上适当的位置,有的企业连必要的活动经费都保证不了,几乎使政治工作者“背着石头过河”。严格地说,这种激励失衡现象是不尊重政治工作者的劳动和艰辛的表现。既容易挫伤当事人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发动群众一道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笔者建议,除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的荣誉份量、奖励规格和不断扩大舆论宣传之外,企业和地方党委或政府还应设立思想政治工作个人贡献方面的奖励荣誉和基金。对企业政工贡献卓著者,也要使他们象出类拨萃的优秀企业家那样享受企业和政府的特殊津贴。当然,这种奖励并非专属企业政治工作者的“专利”,只要是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可享受这种荣誉和物质奖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