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87(2017)-03-0126-14 “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改变了旧大陆尤其是中国的面相,美洲作物很快遍及中国,中国人成了早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我们在探讨美洲作物史时一般首先想到的就是美洲粮食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又首推玉米,一直以来都为学界所重视①。近年来,经济史界研究玉米的热潮有增无减,此乃关乎人口增长、环境变迁的大问题,学者们已经不能满足于仅通过描述性分析来阐述玉米的的巨大影响,量化历史研究日益成为热点②。本文通过传统约简式统计方法,对美洲作物的生产指标进行测算,这是大数据时代历史研究无法回避的命题之一。前人唯有吴慧进行过清代美洲作物的指标匡估③,现行研究均是援引吴慧的结论,而未做进一步的探究。笔者拟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研究,只有厘清美洲作物的生产指标,才能更好地谈其种种影响,以摆脱空中楼阁的问题指向。本文在充分利用研究数据的基础上,以梳理和辨析清至民国时期关于玉米、番薯生产关键指标(面积、产量、单产、对亩产增加的影响、供养人口数等)及学术界在认知方面产生分歧的原因为旨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玉米、番薯对农业生产和适应民食需求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性,提出自己的浅见,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一些说明 无论是农业生产指标还是美洲作物的生产指标,最关键的风向标都只有三个即作物面积(或播种面积)、亩产量(包括总产量)、总产值,产值本文暂不叙述,另作专论。本文所述美洲作物,主要关注玉米和番薯:一是因为此两种作物影响最大,已有研究包括量化历史研究多围绕二者展开;二是因为历史时期对它们的记载相对其他美洲作物更多,能够支持进行一定的指标估算研究。马铃薯确实有作为粮食作物的特质,但是很遗憾,在中国其更多时候作为菜粮兼用作物,由于存在“退化现象”等因素,并未产生巨大影响,无法与玉米、番薯和传统粮食作物相颉颃。 此外,本文关注的时段是清至民国时期,较吴慧研究美洲作物的时间维度更长,除了民国数据更为丰富之外(笔者在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获得了珍贵一手资料),通过长时段大范围时空视角的整合,能够更宏观、客观反映玉米和番薯的生产指标。作为“数据史学”的研究成果,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方式,更加强调理论视野和实证的结合,倚重历史学、农学等的分析框架、分析视角和社会科学的多样化方法,笔者利用能搜集的全部美洲作物数据进行解读,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以实现突破。 仅就美洲作物来说,清至民国是一脉相承,由于各种原因,美洲作物并不是近代农学的关注重点,民国时期仍以因革清代的生产技术为主,即便有技术革新,也没有大范围的推广,美洲作物保持了在传统社会的生存态势,相比之下,明代处于美洲作物的局部引种时期,除了个别省份的个别作物有所推广,基本处在萌芽阶段,除了闽、粤之番薯推广有可圈可点之处,意义不甚明显,直到清中期美洲作物才可以称之为蓬勃兴盛。总之,清中后期是美洲作物的狂飙式推广时期,民国时期已经奠定了分布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讨论美洲作物时清代与民国并非可以分割。 本文度量衡,“亩”如未加专门说明均是“市亩”,“石”如未加专门说明均是“清石”,“斤”如未加专门说明均是“清斤”。 二、产量与面积 (一)民国时期玉米、番薯的产量与面积 民国时期全国耕地面积的峰值,很可能是在1929-1933年国民政府统计局统计的1416956300亩(14.17亿亩)④,此数字包括了全国所有行政区,经过三次校订后得出的结论,相当审慎,其他年份(1914-1946年)数据要么低估,要么夸大,但均接近14亿亩。 吴宝华指出193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3.5亿亩,复种指数1.23⑤,作物面积则为16.6亿亩,其中玉米占6%,为0.996亿亩,全国产量不及1.8亿市担;1931-1934年番薯栽培面积为0.32亿亩,占作物面积2%,番薯总产量3.2亿市担。⑥ 吴传钧推算1930年代玉米平均种植面积为0.8524亿亩,番薯为0.33275亿亩。⑦吴传钧转引Trewartha(1938年)的研究玉米占作物面积的6%,⑧但未提及番薯,估计比例较低,但根据番薯面积亦可知比例为2%。虽然玉米总面积与吴宝华结论略有差距,然番薯面积较为接近,最为重要的二者均认为玉米占作物面积的6%,番薯占2%。吴传钧推算1930年代玉米年度平均总产量为1.78252亿市担,番薯为3.75435亿市担,⑨也就是说玉米在当时的粮食总产量(26.29638亿市担)中占比为6.78%,番薯占14.28%,但番薯水分含量高,折合原粮四折一,在民食中所占比例要除以四。因为以上二人的研究一为点的研究,一为面的研究,有所差异在所难免,只是二人对耕地面积的估算都过于保守。 冯和法认为玉米常年种植面积与产量为0.92亿亩、1.4778亿市担,番薯常年种植面积与产量为0.27亿亩、2.6809亿市担。⑩分别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6.03%与10.94%,似以1930年代为样本依据。然而,“常年”作物面积与总产量只能反映新常态,无法一直向前延伸代表过去的实际,还要结合一连串的具体数字分析(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