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在貴州的正式馳禁,始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簽訂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從此,巴黎外方傳教會(Société de la Mission Etrangère à Paris)傳教士得以在貴州公開進行傳教活動,並受到地方官府保護,天主教已不再像民間教門那樣處在地下秘密的傳播狀態。如此寬鬆的社會政治環境,本應有助於貴州教務取得較大的發展;然事與願違,咸同年間的貴州,正處在太平天國起義的大背景之下,各地農民起義連續不斷,根本無法保障傳教士的生命安全,並引起一系列教案:咸豐十一年(1861)青岩教案、同治元年(1862)開州教案、同治四年(1865)募役司本地神父被殺案件、同治五年(1866)興義府城孟穆勒被殺案。爲此,傳教士無法定期深入各地進行有序的傳教活動,在此階段,貴州教務呈現出一種緩慢發展的勢態。 儘管如此,挑戰與機遇始終相形並存。回、漢、布依族各族農民起義黔西南,儘管有礙於興義府、安順府教務的發展,並給貴州天主教會帶來嚴峻的挑戰,但與此同時,也給傳教士提供了一次難得的、發展當地布依族教務的機遇。戰事期間,代牧主教胡傅理(Bishop Louis-Simon Faurie,又名胡縛理)、外事司鐸任國柱(Léonard Vielmon)受當地布依族教徒所請,徵得交戰雙方同意,先後擔任貴州督撫與起義軍回民將領之間的調停人,從貴陽出發,沿着黔滇驛道,南下前往戰事陣地黔西南的安順府和興義府,執行招安納降和巡視教務的雙重使命。 傳教士本希望通過調停戰亂、恢復和平來滿足當地布依族“拜主者”的皈依動機,使之領洗入教,完成其所謂的“布依族歸化運動”;但無奈,各種主客觀因素決定其無力勝任其職,調停最終失敗、戰事重起,“布依族歸化運動”宣佈破產。 一、“白旗起義”:咸同年間回民起事黔西南 咸豐元年(1851),太平天國起義爆發,貴州各族農民應聲而起,引來轟轟烈烈的各族農民大起義,其時間之長,範圍之廣,影響之深,爲貴州歷史上所罕見,史稱“咸同貴州各族農民大起義”。①其中,作爲“綜合了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等多種因素在內的民間教門起事”②——咸同年間貴州號軍起義的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 此外,貴州各民族地區亦發生區域性的農民起義,出現了“千里苗疆莫不響應”的局面。③其中,在黔南、黔東南地區,1854年春獨山縣布依族農民楊元保發動的、以布依族爲主體的黔南農民起義,揭開了貴州各族農民大起義的序幕。1855年,台拱廳苗族農民張秀眉領導黔東南苗民起義;1855-1869年,黔南潘新簡領導水族農民起義;1855-1862年,姜映芳領導侗族農民起義;羅光明領導齋教起義軍;李文彩領導太平軍餘部。在黔中,貴定縣苗族農民潘名杰領導苗族起義,聯合太平軍將領曾廣依部隊圍攻貴陽。在黔北,1854年9月,有以桐梓縣楊龍喜爲首的漢族農民軍起義;而劉儀順等領導號軍起義。在黔東,徐廷杰、梅濟鼎等領導的紅號軍於1855年在銅仁府起義。在黔西北,1860年由陶新春領導苗族農民軍在威寧州起義。 具體到黔西南布依族山區來說,咸同年間爆發的“黔西南回民大起義”的影響最爲深遠。這場長達十四年,以回族爲主體,雜有布依族、漢族、苗族各族農民的武裝起事,因以白色方旗爲幟,史稱“白旗起義”。黔西南回民“白旗起義”可分起義、擴佔、對峙及失敗四個時期: 1858-1859年爲起義期。1858年11月普安廳大坡鋪回民張凌翔和馬河圖揭竿起義,當地回民紛紛前來參軍,並分途聯繫貞豐苗族楊九和布依族陸王松、文濟才等餘部,共同反清。1859年11月,起義軍佔領新城(今興仁縣),以此爲根據地,建立大元帥府,公推張凌翔爲大元帥,馬河圖副之。④ 1860-1864年爲擴大佔領期。1860年,太平軍曾廣依部從廣西進入黔西南,牽制大量清軍,使得回民起義軍乘機發展。1861年2月佔領普安縣城,3月16日佔領貞豐州城,4月起義軍布依族部將王元興佔領王母縣城,11月19日佔領冊亨州同;1862年3月25日攻佔興義府城,8月8日攻佔普安廳城,9月24日攻佔安南縣城,9月29日佔領興義縣城,12月24日佔領歸化廳城。1863年1月16日佔領羅斛。至此,興義府屬八個州縣城鎭,均被白旗軍佔領,引來清軍大規模鎭壓,戰爭陷入對峙階段。 1864-1871年爲對峙期。1864年湘軍攻佔天京,太平天國失敗,清政府得以調集更多軍力鎭壓各地起義。1864年10月,起義軍興義府駐將馬忠降清,張凌翔和馬河圖聞變,親率部隊前往。馬忠棄城而去,後領大隊清軍反撲,張、馬二人寡不敵眾,陣亡於城郊。失去核心領導之後,各將領齊聚新城,商討善後事宜,公推金萬照爲經略大臣總理全域,推回首張定中、布依族將領陸王松、苗族將領楊九和田泰祥爲元帥,分守原駐各處。金萬照領導的起義軍採取運動防禦的戰術,應對清軍的主動進攻,雙方陣地交替,戰況瞬息萬變。 1871-1872年爲失敗期。1871年5月,清廷調遣滇桂湘三省兵力入黔圍剿回民起義。1871-1872年,湘軍總兵何世華相繼攻克安南、貞豐,進逼起義軍大本營新城;滇省巡撫岑毓英鎭壓雲南杜文秀回民起義之後,率軍攻佔興義縣、興義府,形成南北夾擊新城之勢。清軍圍攻新城近兩年,起義軍首領金萬照見大勢已去,遂出城與黔軍提督周達武議和,於1872年10月17日被押送貴陽,判處死刑而被殺害。11月底,清軍佔領起義軍最後據點冊亨,至此,咸同黔西南回民“白旗起義”宣告失敗。⑤ 二、傳教士調停“回亂”始末 同治四年(1864),正値軍事雙方對峙焦灼之際,“胡主教被請作調停人,安順至興義一帶奉教者風起雲湧”。⑥法國傳教士調停回民起義軍與清廷之間的衝突,是近代貴州地方史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一個罕見案例,個別學者雖有所關注,然所用史料單一,基本史實不清。⑦下文將結合調停人傳教士胡傅理、任國柱的法文信件,貴州督撫上奏文書及回民將領信件三方史料,梳理這段調停事件的基本史實,瞭解其來龍去脈,論述其對黔西南布依族教務發展進程的影響,分析其成敗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