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梅景辉(1978-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内容提要:

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语境下,文化自信所表征的是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发展中的重要层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所表征的则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应当具有更加突出的地位。意识形态话语权包含文化话语权和政治话语权两个维度,正是通过文化话语权的拓展与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权和领导权才得以巩固与发展。因此,以文化自信为基础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能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话语和政治话语体系的思想内涵,并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发展。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7 年 10 期

字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起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部分。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宣传思想和文化建设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语境下,文化自信所表征的是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发展中的重要层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所表征的则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应当具有更加突出的地位。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的建设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宣传工作的重心,也应当与文化建设相互融通,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思想基础。

      一、文化自信的历史方位与时代内涵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期间,提出:“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①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②而在2016年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系列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提并论,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思想。

      文化自信之所以能够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提并论,并且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就在于当代中国已经处于“中西古今”文化交汇的历史方位之中,面临着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现代文明的诸多冲击与糅合,而且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中国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已经有能力在国际化的交流中展现自身的文化内涵。

      首先,从历史方位来看,当代中国的文化的诸样态已经处于最激烈的交流、交锋与交融的态势之中。也就如冯友兰先生所言的“中西古今”的结构可以表述当前的文化状态和历史方位。在中国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文化思想的古今之争,也就是如何看待文化传统的时代转化问题;也发生过文化思想的中西之争,即当佛学东来的时候,如何看待传统儒道之学与佛学思想的相辩相融;但当代“中西古今”文化交汇的形成,却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潮流相伴而生,相随而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于西方,也是西方思想传统的自我传承、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与转化,在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西方文化思想精髓的集大成者与现代性的建构者,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维度中,本身就包含着历史、现实及将来的三维指向,也包含着欧洲的文化主体性与世界文化间性的多元化视阈,是从资本主义文化向无产阶级文化的转变与飞跃。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情相互融合,并刻上了中国化的文化与政治的思想烙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承、运用与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的自信,就表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融通性,而且中国的现实状况,更适合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发展,这种发展,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断章取义与外在嫁接,而是在存在论意义上与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相互融为一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潮流,使“中西古今”的文化格局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③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不断深入发展,这三种思想文化资源将更加深层次地相互撞击和融合,从而为中国当代的文化自信提供深厚的思想土壤。

      其次,从时代语境来看,随着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中国已经从经济强国向文化强国的道路迈进,在此背景下,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具体表现在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等三个方面。

      毋庸置疑,中国当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一系列文化建设成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建设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前提;但也必须注意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具有双刃剑的效应;而且,文化产业的发展既为造就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也因为其商品化与消费化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制约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孕育和积淀。但总体而言,中国当前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态势,已经在很多文化领域中凸显其成效,这些方面的成果和成效,其目标就在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对自身文化内涵及文化发展的自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