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内涵结构及其实现路径

作 者:
林洁 

作者简介:
林洁(1990- ),女,湖南邵阳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00

原文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是对受教育者心理、情感和精神上产生的正向引力,具有亲和性、情感性、人文性、潜隐性、共鸣性等本质特征,展呈为由价值结构和内容结构组成的结构形态,其价值结构由内生价值和外生价值耦合而成;内容结构由真的感悟力、善的感召力、美的感染力糅合构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需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度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格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渗透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愉悦感。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7 年 10 期

字号: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2.01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64-06

      当今社会处于经济不断繁荣、社会日新月异、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同时也是各种矛盾交织,利益群体冲突凸显,思想观念冲突震荡的发展阵痛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因素,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本质内涵

      感染力是指能引起别人产生相同思想感情的力量,或者启发智慧、激励感情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是教育者综合运用各种载体、方法,创设情境氛围,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使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进而使受教育者心理、思想和精神上产生正向的引力。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本质内涵需要对其主要特征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形成全方位、立体的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亲和性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既表现为显性,又表现为隐性。以显性状态呈现的意识形态和阶级性因强制性和压迫性过强,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排斥情绪,而以隐性方式进行传递的意识形态和阶级性因其本身缺乏趣味又极易被忽略。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寓于千变万化的文化形态、社会形态、生活形态、精神形态等各种形态中,深深根植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情境设置和素材运用都基于生活中真真切切的人和物,紧密结合受教育者的生活经历、感受、体验和心理,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感知、经历、实践,在内心体会、揣摩、反思和体悟,形成对某个观点、理论、思想的深刻理解。

      2.情感性

      情感是人们行为发生的动因,是人们产生欲求和需要的催化剂。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自主选择性和主观创造性,情感作为人的主观态度因素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倾向性,引导人的认识活动,规定认识方向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通过真挚、热烈、鲜明、昂扬的情感,浸润受教育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激发正面的真善情感和深刻的理性认识,抑制反面的虚假情感和肤浅的感性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蕴含情感体验,以情感架桥触及受教育者心底,进行情感沟通,引发思想碰撞和情感共鸣,摒弃抽象空洞的说教,使受教育者真心接纳,催发对教育者的敬仰信赖之情,对真理追求的孜孜不倦之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拥护执著之情。

      3.人文性

      人文性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条件,符合人的发展,满足人性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以人文精神为指导,立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遵循受教育者素质形成规律,扭转片面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忽略人的自我需要,以受教育者合理的、科学的、高尚的需求为出发点,互动交流,引导沟通,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发展人、完善人。注重对受教育者心理、精神的关注和呵护,使受教育者心理上由被动抵触到主动悦纳,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并由此获得思想的升华和精神的愉悦,让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深入受教育者内心,促进其德性的培养和熏陶,认知的生成和提升。

      4.潜隐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拓展教育载体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以其潜隐性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以受教育者的全部社会生活实践为依托,将思想政治教育隐于行政管理、社会活动、文化环境中,通过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交流互动、理解感悟,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影响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产生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3]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寓教于无形的教育方式,虽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润之细无声,不知不觉让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涵养了心灵、锤炼了意志、提高了素质。

      5.共鸣性

      人的行为选择往往与其情感认同息息相关,各种行为抉择和价值取向往往与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共鸣是诱发人产生某种共同情愫、思想以及行为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过程,教育成效的大小取决于感染力的强弱,而感染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让受教育者产生思想共鸣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运用心理学“自己人”效应,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以一定的文化为背景,创设某种具体情境,通过语言的交流、情感的沟通、思想的碰撞,使受教育者产生相似的情绪体验、认知思想、行为选择,引发情感共鸣,以潜移默化的隐性途径增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接纳、认同、信仰。

      二、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结构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以多向度、多类型、多层次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结构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结构形态包括由内生价值和外生价值耦合而成的价值结构;由真的感悟力、善的感召力和美的感染力糅合而成的内容结构,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结构形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