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机制的设计基点 2016年9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等13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的通知”(发改规划[2016]2043号),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参照执行,2017年6月底之前完成相关评价工作。至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入全面试行阶段。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对提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正在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的最大特征,是政府决策、企业作为和个人行动都能够比较自觉的“善待自然”。是否或多大程度上造成资源损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将成为人类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考量依据。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阶段,除了加强学习和转变认识、建立生态文明理念之外,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通过制度建设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简单地说,首先是从制度安排上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使各项事业在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型发展中有所依据;其次,就是要做这样的制度安排,凡是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行动能够得到激励、褒奖,而有损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和想法将被惩戒;第三,我们毕竟处于工业文明阶段,还面临着开放和全球化的竞争压力,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代价与效果应该合理估算,在制度设计上不能使人感觉到生态文明建设是抑制经济发展、抑制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的制度安排,而应该是更加有利于现代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设计。 正是基于这样的制度设计思路,或者说是设计基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机制,首先是建立在促进国家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基础上的,其中,实现主体功能区布局、建立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转变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方式,是承载能力预警目标体系中的主要内容。第二,承载力预警作为区域发展政策调整的依据,突出的表现为对超载区域的约束性、限制性政策体系的设计方面。事实上,承载力预警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的其他绩效问责制度导向是一致的,如生态文明考核制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领导干部离任资源环境审计和终生追究制度等。第三,承载能力预警的科学报告如何转变为政策报告,超载的地区和行业是否就要限制,超载到什么程度才限制等,还要综合考量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持续性。总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战略制度设计,对中国建设美丽家园具有重大意义。如果有朝一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结果是中国每个地方都不超载、都不临界超载,那将标志着中国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那将是生态文明建设最辉煌的成就。 2 承载能力预警研究的基点:基本概念阐释 尽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自2008年汶川灾后重建以来,多次被作为国家重大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对空间性规划的总体布局、土地利用和空间管制发挥基础性作用;尽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工作自2014年开展以来已得到政府部门的广泛认可,并产生着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但依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比如,笔者被多次问道:过去说中国只能养活x亿人,现在早就超过这个人口规模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什么了?!有人问:高山陡坡依然有居民点分布,怎么能说承载力小就不适宜人居?!也还被问:深圳当年是个小渔村才住多少人,今天的深圳住多少人,承载力不具有刚性约束力,等等。提问的人甚至给出这样的结论:资源环境承载是个伪科学命题。当然,还有人对承载能力预警提出疑问。因此,有必要对我们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承载能力评价和预警等工作所理解的基本概念进行阐释。显然,基本概念形成共识是开展承载力评价和预警工作的共同基础。 2.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客观性与动态性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由两个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一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系统,称作人类主体;系统二是资源环境等自然界物质系统构成的自然客体。自然客体承载着人类主体,通常把自然客体叫做承载体,把人类主体叫做承载对象。正是由于承载体和承载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通常,把系统二达到崩溃阈值时能够承载的系统一的最大规模体量值,称为系统二所具有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该概念有两个重要的内涵,其一,系统一的性质不同,如系统一是乡村形态还是城镇格局,直接影响到承载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同样的自然客体因其承载的人类主体的性质差异而存在着承载能力的差异。当系统一设定后,不同区域的系统二就存在着可比的、具有差异的承载力取值了。进一步而言,对承载能力的科学认知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类活动进行,由于人类活动无论是在产业结构或是空间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演化规律,因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也是存在着随着系统一演变而发生变化的客观规律,不是无序的。其二,从成因学机理上说,系统一的生成与变化因性质不同而受系统二影响的程度、作用的因素等是不同的。如农业系统更多受光热水土等农业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城镇和工业系统受这类自然条件影响的程度就会偏弱,而地理区位和能源矿产分布等在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作用程度就更为显著些。因此,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很难存在统一的指标体系(或者将指标体系做得如此庞大,使其能够包容影响系统一形成演变的全部因素),采用差异化指标体系对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认知不失为合理且具有效率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