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人筆工之交的緣起 筆在文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魏晉以降,文人出於對書寫品質的重視和對書寫體驗的關注,開始對書寫工具的性能與品質提出種種複雜的要求,如相傳爲衛夫人所撰的《筆陣圖》中便有這樣的話:“筆要取崇山絶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筆頭長一寸,管長五寸,鋒齊腰强者。”①這從原料、大小和性能三個方面提出了擇筆的標準,對後世文人的擇筆觀念產生了深遠持久的影響。 歷隋唐迄至北宋,隨著手工業的發展,尤其是私營手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水準的提高,作爲手工業部門之一的製筆工業在原料選擇範圍、製造工藝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展。在這一時期裹,雞距筆、散卓筆、棗心筆、丁香筆等許多筆種陸續被發明或改良,文人得以根據自身的書寫習慣來選擇稱心的筆。有唐之善書者已非常重視擇筆,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記載:‘向見柳公權一帖《謝人惠筆》云:“近蒙寄筆,深荷遠情。雖毫管甚佳,而出鋒太短,傷於勁硬。所要優柔,出鋒須長,擇毫須細,管不在大,副切須齊。”’②到了北宋,由於科舉錄取人數大幅增加,士大夫文人群體隨之擴大,文人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書寫工且——他們的日用品的選擇標準和使用體驗自然而然地成爲一個日常性的話題,擇筆、鑒筆由此蔚然成風。作爲當時士大夫文人群體的代表,林逋、蔡襄、歐陽修、梅堯臣、蘇軾和黄庭堅等都留下了專門討論選擇、使用和保管毛筆的篇什,例如歐陽修《聖俞惠宣州筆戲書》詩云: 聖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筆。 宣人諸葛高,世業守不失。 緊心縛長毫,三副頗精密。 硬軟適人手,百管不差一。 京師諸筆工,牌榜自稱述。 累累相國東,比若衣縫虱。 或柔多虛尖,或硬不可屈。 但能裝管榻,有表曾無實。 價高仍費錢,用不過數日。 豈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③ 歐陽修在詩中與梅堯臣交流他對宣城諸葛高所製三副筆的品鑒意見,表達了對此筆的激賞,認爲此筆製作精巧、軟硬適中而且經久耐用,相比之下,充斥於京師市場的筆則大大遜色。 以書名世的蘇軾和黃庭堅出於對書寫品質的高度關注,比他們的前輩歐、梅等人更重視擇筆和鑒筆,品鑒標準也更爲細緻具體。黃庭堅曾在製作工藝的層面上對“最善筆”進行了界定: 大概筆長半寸,藏一寸於管中,出其半,削管洪纖與半寸相當,其撚心用栗鼠尾,不過三株耳,但要副毛得所,則剛柔隨人意,則最善筆也。④ 蘇軾在杭州通判任上試錢塘程奕所製佳筆後云: 近世筆工,不經師匠,妄出新意,擇毫雖精,形制詭異,不與人手相謀。獨錢塘程奕所製,有三十年先輩意味,使人作字不知有筆,亦是一快。予不久行,當致數百枝而去,北方無此筆也。⑤ 文人往往會根據自身的書寫習慣向筆工訂製毛筆,蘇軾在北行前夕向程奕訂製數百支佳筆便是一例。文人在擇筆、鑒筆的同時與筆工產生交誼和互動,在一些知名文人的交遊圈中,筆工未嘗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角色。 歐陽修《李晸筆說》云:“余書惟用李晸筆,雖諸葛高、許頌皆不如意。”⑥蘇軾《贈筆工吳說》云:“前史謂徐浩書鋒藏書中……若用今時筆工虚鋒漲墨(引者按:‘工’《事文類聚》録作‘立’,‘筆工虚鋒漲墨’不通,當從《事文類聚》改爲‘立’,此句當讀斷爲‘若用今時筆,立虚鋒漲墨’),則人人皆作肥皮饅頭矣。用吳說筆,作此數字,頗適人意。”⑦有些筆之所以能得到文人墨客的激賞,是因爲與他們的書寫習慣深相契合,使他們在書寫中生發出心手雙暢的快感。李晸之於歐陽修,吳說、程奕之於蘇軾,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筆工,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瞭解他們書寫習慣的知音。筆工根據顧客的書寫習慣來調整製筆工藝的某些細節,對使用者的書風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使用者又向筆工反饋自己的書寫體驗,這種循環互動是文人與筆工之間的交誼得以產生與維持的重要基礎。 二 黃庭堅與筆工交遊小考 元祐初,黃庭堅已從《瘞鶴銘》得到啓發,從而開始建構自己的書法審美理想,《瘞鶴銘》開張的體勢和厚重的綫質更適合用大字來表現,寫大字必須懸腕離紙,於是傳統的有心筆無法讓他感到稱心:“使學書人試提筆去紙數寸,書當左右如意,所欲肥瘠曲直皆無憾,然則諸葛筆敗矣。”⑧讓他在書寫大字行草書時獲得良好使用體驗的是一種新型毛筆——無心筆,他在筆記中記録了爲他製作無心筆的一些著名工匠,其中以吳無至、侍其瑛爲突出代表。 關於吳無至,黃庭堅專門寫過一篇《書吳無至筆》,對他所製的筆給予了高度評價,文曰: 有吳無至者,豪士,晏叔原之酒客。二十年時,余屢嘗與之飲,飲間喜言士大夫能否,似酒俠也。今乃持筆刀行,賣筆於市。問其居,乃在晏丞相園東。作無心散卓,小大皆可人意。然學書人喜用宣城諸葛筆,著臂就案,倚筆成字,故吳君筆亦少喜之者。使學書人試提筆,去紙數寸書,當左右如意,所欲肥瘠曲直皆無憾,然則諸葛筆敗矣。許雲封說笛竹,陰陽不備,遇知音必破,若解此處,當知吳葛之能否。元祐四年四月六日,門下後省食罷,胸中愊愊,須煮茶,試晁以道所作兗煤、吳君散卓,遂記此紙。⑨ 吳無至生平事跡不見於正史,僅存一鱗半爪於《續資治通鑒長編》(下文簡稱“《長編》”)。“神宗熙寧八年”條: 御史臺吏、前慶州録事參軍楊忠信,檢院吏孔仲卿,撫州進士吳無至,並決杖編管,忠信郴州,仲卿邵州,無至永州,忠信仍除名,永不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