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7)03-0160-06 半个多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正向思维、优势视角等概念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学术研讨以及大众传播领域,成为影响并带动当前理论反思走向行动研究及社会倡导的强有力的呼声之一。这其中,学者们对家庭抗逆力(Family Resilience)①的研究,从正向视角探讨了那些处于不利境地的个体及其家庭如何通过内在及外在资源的调动,成功摆脱危机局面,展现出适应良好的家庭面貌,这可以说是在更为综合的意义上回应了个体及初级社会群体如何基于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情境的复杂关联,通过内外资源的调动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继往的家庭抗逆力研究在研究领域的确立层面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探究线索,但在最近20余年的家庭抗逆力的研究过程中,逐渐浮现出新的研究质疑与问题,比如,对抗逆力的研究是否意味着重视“能力”而忽视“问题”?如何界定家庭逆境?如何评价适应良好?如何勾勒不同文化及社会群体间的调整与适应方式的过程?回应上述问题,依然有必要对目前出现的更多理论层面的最新探索路径有所把握,从而为实践层面的观察研究提供清晰的线索指导。 本文尝试梳理家庭抗逆力研究在当前呈现出的整合趋势,分析其产生的必要性与必然性,进而对整合思想的若干研究状况进行综合评议。 一、整合思想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家庭作为维系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初级社会群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社会化功能,不仅如此,家庭更是个体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微生态系统。家庭抗逆力研究首先嵌入的是个体抗逆力的内在能力特质、过程及结果研究,在此基础上,生态系统理论、家庭生命周期、抗逆力生成过程等的研究成果逐渐丰富。 (一)早期研究中的整合萌芽 家庭抗逆力的研究萌芽始于对家庭压力与适应过程的关注。早期对家庭抗逆力的探索侧重从要素层面静态提炼其内涵,如Hill的“ABC-X”的家庭危机模式,提炼出“压力源”、“家庭资源”、“压力认知”以及“危机事件”是构成家庭抗逆力生成的四要素;②Burr专门对各类家庭的易感性要素(vulnerability)以及由此而新生成的应对能力(regenerativity)进行了详细分析。③ 要素层面的研究为深入探索家庭抗逆力的构成打下铺垫。伴随家庭抗逆力领域的深入探究,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反思单纯的要素分析是否能完整解释抗逆力发生的更为丰富的内涵,此外,基于要素分析立场对家庭抗逆力构成的解读时常会陷入缺失视角的陷阱,这也常常导致后来学者批评其中存在的有关身份认同、权力不平等方面的不足。很明显,应对能力的提高、情境的改变、关系格局的变化等,都会随时随地改变抗逆力的发生路线及过程。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以动态、发展、多维度以及着重于过程性的方式勾勒其运作轮廓,如McCubbin等人的双重ABC-X研究,试图从动态的时间序列的过程视角勾勒抗逆力生成脉络④;“家庭调整与适应性反应模式”(FAAR),更加侧重描述家庭如何在需求与资源间寻求动态平衡;等等。 (二)动态模型建构中的整合拓展 上述对家庭抗逆力研究模型的系统研讨,无疑对深入了解家庭抗逆力的具体运行脉络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Masten对这一越发走向动态整合的研究思路有过十分清晰的原因分析,基于人与环境的关联互动、存在及发展等的论述,她认为,“人的适应与发展是由从个体到社会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等多个层面的互动所引发,儿童及成人的发展本身就包含了隐性和显性的抗逆力构成,也是由个体内在的多个层面的系统(如基因、神经、免疫系统、认知,等等)互动所牵引,同时更是涵盖了个体与周围环境,包括家庭、同伴、学校、社区以及更多自然及人为环境的互动”⑤。 的确,基于人与环境互通互构的整体观、发展观等理念,抗逆力可以从更加宽泛意义上被认为是成功适应逆境的潜在的或显现出的能力,抗逆力的动态特质直接是由个体及其环境的变化引起,系统观与发展观对抗逆力的诠释也是从这一动态的、多位的视角加以进一步的分析勾勒。 此外,多学科的共同参与、学理与实践研究的动态系统探索,也是促使家庭抗逆力研究走向整合态势的又一重要原因。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逐渐联合,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神经科学、统计学等等,从行为层面(如社会的、认知的和情绪的层面)以及生物层面(如压力的心理学研究、免疫学、神经医学以及遗传学等)研究多系统的适应机制逐渐成为热门领域,为系统探究生物意义与文化意义上的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之间的整体关联打下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如通过研究生长曲线模型(Growth Curve Modeling)与混合模型(Mixed-models)或轨迹分析(Trajectory Analysis),Grimm等人得以详细分析个体适应及不适的非线性生长曲线(Nonlinear Growth Curves)⑥;Betancourt等人通过对塞拉利昂500多名经历过内战的童子军(10-17岁)的追踪研究,发现大部分青少年都存在低水平的内在心理问题(41.4%),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年轻人(47.6%)有了明显改善,战争结束后还有少部分青少年(4.5%)依然有较严重的问题,还有一定比例的症状加重的青少年(6.4%),此外,相关诱因还包括亲人离世、家庭虐待和忽视、社区的污名化,等等。⑦ (三)纵深发展中的整合思想 近几十年来,对个体抗逆力的纵深探讨,逐步围绕学理研究、经验研究以及实践运用等几个层面进行了相关探索,无论是概念梳理、要素分析,还是过程透视,乃至适应模式的阐述,都在不同层面上表达了对更大范围的生态因素加以整合分析的态势,从而呼唤更多学科、视角与综合模式参与讨论,以共同寻找那些应对不同逆境而生成的内在能力特质的过程、结果与适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