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个体与系统:青少年抗逆力研究的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杰,何东侠,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张杰,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社会工作; 何东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抗逆力是青少年心理和精神康复的重要概念。抗逆力研究有从个体能力入手,将之视为个体特质和能力的心理学取向,也有从环境资源入手,将之视为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两种取向都体现了决定论的色彩和不足。随着跨文化研究和过程性模型研究的兴起,两种研究取向有融合打通的趋势。通过运用宏观-微观相互影响的结构化视角来讨论抗逆力的个体与系统之间的复杂生成过程,讨论抗逆力背后的原动力——本体性安全,才是青少年抗逆力研究的整合路径。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7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7)02-0088-07

       青少年在成长阶段,如何走出生活中重大事件的负面影响,实现心理和精神的康复,一直是抗逆力研究的关注点之一。抗逆力(resilience),又翻译为复原力、心理韧性。这一概念最初见诸于物理学及工程学中,后延伸至心理学、社会工作等领域。抗逆力自研究开始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存在于人们之间的帮助人们渡过苦难的力量。作为优势视角的核心概念,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别于传统问题视角的全新的理论视角。受研究领域的影响,目前学界对抗逆力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不同定义者都强调了逆境与青少年抗逆力存在直接而密切的关系,认为抗逆力是在青少年个体与环境持续互动中展现出来的。由于研究学科和视角的差异,个体能力观与环境资源观长期以来成为青少年抗逆力研究的主要范式,个体能力观倾向于在个体内部挖掘抗逆力,而环境资源观倾向于在外在的结构和环境去寻找抗逆力,两者在个体与结构之间各持一端,在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也暴露出决定论的视角局限。近年来,随着跨文化研究和过程性研究的兴起,打通个体与环境,寻找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资源成为青少年抗逆力研究的新趋势,从而将个体的能动性与环境、结构初步结合起来。然而,这种整合需要更进一步的理论建构。如何去打通青少年抗逆力的微观与宏观鸿沟,本研究从结构化理论的视角出发,给出了初步的反思与探索。

       一、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少年抗逆力研究

       20世纪60年代,诺曼·加梅齐试图通过研究发现为什么与患有精神分裂症父母共同起居的孩子没有因此也患病,他认为个体身上存在的某种特性(某些变量)在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想象的大很多。[1]研究者们逐渐开始认同在危险环境与预期适应结果之间存在某些变量来对对应关系加以调节,后来,心理学研究者们将这些变量因子统称为“抗逆力”。

       抗逆力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它体现着人类作为精神实体的独特性。为此很多研究者通过设定相关量表来评估个体抗逆力的高低。美国加州健康调查表是目前被公认为较好的青少年抗逆力评估量表。调查表将抗逆力分为外在和内在保护因素两部分。外在保护因素包括家庭、同辈、学校、社区四个方面,每一方面还包含关心的环境、积极的期望、有意义的参与机会。内在保护因素包括:(1)社会胜任力,指有效地与人交流的能力,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对他人表示关心、回应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含三个子维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同感的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2)自尊和自主性,指自我认同和自我效能感,其下包含两个子维度:自我效能感、自信心和自知力;(3)目标感和有意义的感觉,指相信自己的生活既是与他人一致又是独特而有意义的。[2]内外保护性因子的得分与抗逆力成正比。

       心理学研究视角基本基于抗逆力是个体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这一前提或假设。桑达(Sander)指出,出于生存需要,在变化的环境中个体具有一定的动态调控机制,这是一种先天性的“自我调节机制”[3],而抗逆力本身就是个体有机体内在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4]。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抗逆力会以潜伏的状态存在;当平稳状态被打破面临困境时,抗逆力便被激活并迸发出巨大力量来帮助个体阻抗这些困难和危险。在积极心理学看来,每个人都有抗逆力,它会在个体遇到困难时自发地展现出来,而个体抗逆力水平将会直接关系到个体应对困难的成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者开始注意到,尽管个体的先天性条件是抗逆力的基础,但个体后天的外部环境资源对抗逆力水平的高低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者认为,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生活信念等外在保护因素对维持个体的抗逆力也至关重要。[5]后天的学习和锻炼同样可以高效提升个体的抗逆力。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利用多种途径对青少年个体内外部保护因素进行挖掘,这是提升其抗逆力的有效路径。[6]个体观带有明显的心理学取向,强调抗逆力是个体内在的特质和能力,这遭到了系统观的强烈反击。

       二、生态系统脉络下的青少年抗逆力研究

       维尔纳(Werner)在对遭受不幸的儿童研究中,发现受成人关爱的儿童可以从这个成人身上获得克服困难的力量。[7]从这些实践中研究者意识到个体周边系统对个体具有重要影响力,对于青少年抗逆力而言,同样具有这一特征。随着研究过程的演进,研究主题开始从青少年个人特质扩展到与青少年个人有联结的生态系统,如家庭、学校、社会等。从生态系统视角来看,抗逆力研究不只关注个人层面,还以更严谨的方式来探究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是如何塑造一个人,进而让个体表现出现在的样子。[8]从系统的观点来看抗逆力时,抗逆力也并非单单是个体先天的能力,后天环境中的影响也占有重要地位。

       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作为系统视角下抗逆力的两个主要的概念,青少年个体拥有的保护因素越多,危险因素越少时,个体的抗逆力就越高。同时,巴兰金(Barankin)提醒我们,不能仅仅依照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就判断一个人的抗逆力水平,因为人类行为是难以用一套既定的公式来衡量的。[9]因此,若能同时考量到个体与环境脉络所带来的影响,对于青少年抗逆力的整体概念也就更了解。

       生态系统观使我们考虑到在生命历程中各种因素与抗逆力的诸多影响层面。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区以及更大的社会系统都可以被视为社会背景的脉络。[10]若特强调,为更清晰地理解和强化抗逆力及保护机制,我们必须考虑个人及其家庭兴衰事件的互动。[11]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关系视角的重要性,将青少年个体的抗逆力研究放在关系视角中来考虑和研究。因此,要想更加全面地理解抗逆力,我们需要一种更加具体的互动模型来描述存在于个体周边的复杂关系,系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将个体抗逆力拓展至在家庭社会脉络背景下的互动过程中进行理解的范式,[12]这在很大程度上修正了个体观的个体决定论,但是又带有了结构决定论的色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