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机器人技术路线图文本评价比较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超(1988- )(通讯作者),男,安徽宣城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与政策,2011yangchao@sina.com;危怀安,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430074)。

原文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内容提要:

综合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法,构建了技术路线图文本评价层次,以《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战略技术路线图》、《美国机器人路线图》、《欧盟机器人2020路线图》和《日本机器人新战略》为研究对象,从制作团队、文本设计、技术水平和政策改革4个维度开展了中外机器人制造技术路线图文本设计评价。研究发现:在制作团队、文本设计和技术水平质量上呈现出“欧盟>美国≥日本>中国”的趋势,而在政策改革质量上则为“日本>中国>美国和欧盟”的趋势。基于此,提出了完善和优化中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的启示。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7 年 08 期

字号:

      0 引言

      作为新兴前沿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属于《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优势战略产业,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跨入世界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性产业,其发展水平更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标志。在国际角逐中,日本、美国、欧盟等都采用技术路线图、德尔菲法等工具,制定了该产业未来数十年的发展战略,力争保持或超越其现有世界地位,占据未来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新制高点。而中国机器人研究和产业化则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和“863”计划中逐渐兴起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投入市场。虽国内机器人市场广阔、需求旺盛,但国产机器人份额低,企业扎堆于低技术型产品,产业战略布局不合理问题严重。因而,加强中国机器人产业战略研究,多角度优化技术预见能力,既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又是应对国内市场环境严峻形势的重要方式。

      国外机器人产业研究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主要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案例样本,从合作研发行为、商业模式建构、技术组织演化和战略政策制定4方面展开,发现用户、政府联盟等研发伙伴在创新中作用显著[1-3];商业模式识别和改进能减少市场的过度集中和对龙头企业的依赖[4-5];大型企业和内部创业制度是技术创新和产业演化的动力[6];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TRM)是机器人产业合作和信息分享的重要战略工具[7]。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机器人产业技术路线图文本的具有更好的导向性?国内外技术路线图是否存在差距?未来修订的方向在哪里?

      技术路线图是摩托罗拉公司开发设计的一种促进技术和创新协同发展的战略决策工具。相关研究可分为研制技术优化、实施与执行过程、应用领域拓展3类,研究趋势如下:首先,研制技术从主观判断走向量化预测,文本挖掘和数据挖掘等定量方法纳入研制过程,如专利产品技术关键词法(patent product and technology keyword)[8]、形态学分析法(morphology analysis)[9]、文献分析法(bibliometric analysis)[10]、主谓宾分析(subject-action-object analysis)[11-12]、关联规则挖掘(association rule mining)等[13]。第二,技术路线图与产业政策制定逐步融合。如日本政府的技术路线图[7]、英国的“共识路线图”(concensus roadmap)均将工业政策与技术动态结合[14],促进技术融合,保障战略的有效性。第三,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不仅用于制造业新兴技术[15]、可持续能源等技术规划[16],而且用于政府[7,17]、企业[18]、科研机构等组织的发展规划[19]。但目前政府采用技术路线图制定产业规划尚处初始阶段,因此,《中国制造2025》中的机器人技术路线图的设计能否与政策实施配套,在主要机器人制造国技术路线图中水平如何,亟待研究。

      经检索发现只有数篇技术路线图评价文献(见表1),且多是反馈实施效果的事后评价;而本文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设定文本评价指标框架的权重,以中国、美国、欧盟、日本机器人产业技术路线图文本为对象开展事前评价,研究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尽早识别技术路线图缺失之处的量化方法,并为中国每两年一次的技术路线图修订和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1 研究框架设计及方法

      1.1 技术路线图制作评价指标框架

      如表1所示,现有研究从技术路线图利用水平、可信度、效益效果和成功水平等角度展开,评判和审视了技术路线图实施的效果。基于这些评价体系和相关文献,与领域专家多次商量议定后,在保留已有的事前评价因子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和增删,最终提出了技术路线图模糊层次分析框架(见图1)。

      1.2 研究方法

      针对《美国机器人路线图2013版:从因特网走向机器人》、《欧盟机器人2020路线图(2016版)》、《日本机器人2020战略(2015版)》和《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战略技术路线图(2015版)》4个机器人技术路线图文本,首先,深入研读和比较了4个文本的内容,凝练得到内容架构;第二,确定层次分析框架并请专家确定权重,如图1和表2所示;第三,咨询10位机器人产业专家对4个文本在各个因素上的表现从1级到5级依次评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和好,并将同级评语次数转换为隶属度;第四,结合层次分析权重,计算出4国或地区机器人产业技术路线图文本设计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2 主要机器人制造国技术路线图(TRM)文本设计

      2.1 美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2013版

      《美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2013版:从因特网走向机器人》是由佐治亚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顶级机器人学术研究机构组织引导,经过多次专题研讨会探究[25],最终形成的面向美国机器人产业未来15年的发展指南。该版技术路线图是对2009版的更新和提升。

      

      技术路线图文本包括前言概述等五个章节,在佐证了机器人是关键经济驱动后,从制造业机器人、医保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太空机器人和国防机器人5个领域,以5年、10年和15年为预期,从关键能力、技术和应用领域3方面设计了技术路线图,将技术路线图的核心内容整理如图2所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