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心”妈妈带出讲理的孩子

作 者:
吴蓓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父母必读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7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宝宝学走路的时候摔倒了,你会心疼不已,赶紧过去扶吗?宝宝乱跑撞到了桌角,你会拿无辜的桌角出气吗?你的答案跟“狠心”妈妈的一样吗?

      狠心的妈妈其实也会心疼,不过她会鼓励孩子站起来,让孩子认识到乱跑就是会被撞到,自己犯错了,需要自己承担,不能责怪别人。

      所以,不难看出,此“狠”而非彼“狠”。简单来说,这个“狠”,就是有原则、讲道理、做到有的放矢,是因爱而生“狠”,“狠”得越深,爱得越切,让孩子能随时随地体会到妈妈的关爱,乐于在关爱的环境里接受妈妈的“狠心”教育。

      “狠心”妈妈两大法宝

      1.狠下心,能够坚持原则到底

      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如果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在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为孩子写上任何一笔之前,家长们早就在上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并且,家长这杆笔,打的不是草稿,而是一篇文章的纲要,相当的重要。所以,家长在下笔之前一定要先有个规划,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定好规矩。

      这些规矩,也就是原则,一旦制定了,就不能随意打破。总能听到有家长说:孩子最会欺负人了,谁对他好他就欺负谁。这其实说的是,谁率先为他打破了原则,下次他再想不守规矩的时候就会选谁做突破口。妈妈不给糖吃,就去找好说话的爸爸。其实不是孩子不讲理,而是家长自己率先放弃了道理,放弃了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坚持原则,是“狠心”妈妈的第一大法宝。

      虽然大原则定好了,但是在执行上,孩子总免不了时不时来讨价还价,此时家长如何狠心呢?4岁半的妞妞因为玩手机游戏,跟妈妈闹得很凶。妞妞非常想再下载一个游戏,跟妈妈软磨硬泡。但是,妈妈的原则是,想下载也可以,必须删除一个原来的。手机里不能同时有两个游戏,这是之前就商量好的。妞妞很舍不得,于是跟妈妈商量,靠她的努力以积攒小红花的形式来换取多安装一个新游戏的权利。但是,游戏的吸引力是无穷的,很快,妞妞需要再次面临下一个新游戏的诱惑,妞妞特别郑重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就再装一个新游戏,以后再也不装了。”

      为了让孩子正确理解“再也不”的意义,妈妈告诉妞妞“再也不”就是“永远不”,告诉她“永远”的意义是什么,并且给了她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她想清楚再做决定。一周后,小家伙还是坚持她自己的要求。好吧!妈妈暗自决定,通过这次件事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诺言,什么是“再也不”。新游戏安装3个月后,妞妞果然想失言了,但是妈妈只一句话:“自己说过的话要信守诺言哦!”小家伙也只能无奈接受,至此3年内,妞妞没有再在手机上玩过新游戏。坚持原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确实不容易。

      事实上,只要家长够坚定,够狠心,完全能够促进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帮助孩子面对诱惑。

      2.狠下心,学会运用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延迟满足并不是一味地压抑孩们的欲望,或者是让孩子们单纯地学会等待,而是培养孩子拥有一种克服眼前困难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时常会看到这样的孩子,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不能专心、放学后贪玩不回家,性格急躁、缺乏耐心,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执,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畏缩不前,这些都是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造成的。

      延迟满足需要从小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在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过程中,双方都会受益匪浅。父母会发现,通过跟孩子协商、交流,孩子能够在延迟满足的教育中获益良多。他可以通过积攒小贴纸换取礼品,通过完成任务换取奖励……孩子在暂缓满足他们的欲望的同时,学会了耐心等待,学会了自我控制,学会了协商交流,不哭闹,不乱发脾气,慢慢变成一个容易交流的孩子。

      狠心妈妈的3个必修课

      Step 1你对自己够“狠”吗?

      大家都就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古语。可是父母真要实践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如今的孩子个性张扬,他们对于平等意识的醒悟,早过我们小时候太多。

      婴儿出生8个月到3岁,是孩子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孩子的“我”的意识越来越明显,他们将“我”与他们分区开,慢慢用“我”来处理事物,慢慢发展自我意识。随着自我意识越来越成熟,个性也越来越张扬,他们与最直接的联络人——自己的父母——的碰撞越来越多,从而产生了反抗与不满。

      在无数次反抗中,他们要求平等,希望满足他们提出来的要求。而这时提出的最多的要求,除了妈妈我要买玩具,我要买好吃的以外,你会发现他们说得最多的是:“妈妈,为什么你能看电视,我不能?”“爸爸,为什么你能玩手机,我不能?”“妈妈,为什么爸爸能喝可乐,你不给我喝?”“妈妈,小弟弟让阿姨抱抱,我也要抱抱。”……

      这时,父母就要问问自己,你对自己够“狠”了吗?玩手机的爸爸,看电视的妈妈,要么让孩子也玩,让孩子一起看,要么孩子会羡慕得要命,想方设法地去玩、去看。因此,如果不想让孩子做的事情,大人要先有节制。

      Step 2“狠”,也需要一些弹性

      孩子的成长中,关于电视的规则最多了。比如,会限制孩子看电视的内容和时间,不看成人电视剧、不看暴力动画片,等等。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平时绝对不能玩,周末的时候才能玩,一次不能超过30分钟,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