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视角下新兵的心理适应与群体融入

作 者:
李飞 

作者简介:
李飞,南京政治学院 政治机关工作系,江苏 南京 210003 李飞,南京政治学院政治机关工作系讲师,社会学博士。

原文出处: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从社会认同理论出发来分析新兵的心理适应与群体融入问题,是加强刚入伍青年的军人身份认同、缩短其融入军营适应期的有益探索,也为我们研究新兵的心理健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沟通心理与社会两个层面之间的联系,从军地文化差异、群体排斥和个体交往对象等方面考察新兵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能够为解决新兵的心理适应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7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15(2017)02-0047-05

       基层官兵尤其是新兵的心理健康,是军队政治工作者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新兵在入伍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迟迟无法融入军营生活,归根到底是其心理适应方面出现了问题。[1](P68)研究表明,新兵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常态化的军营人群。此外,受城乡差别、地域文化、社会支持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群体内部也呈现出差别性适应的特征。如果我们将军队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那么,心理适应就不仅仅是“心理”本身的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有关群体融入的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社会认同能够有效沟通心理与社会两个层面的联系。以社会认同理论为视角对新兵的心理问题进行全景透视,探寻新兵管理和服务工作新的思路路径,有助于缩短新兵的心理适应期,加速其军人认同的形成及融入军营的过程。

       一、社会认同理论概述

       (一)从心理学到社会学:从个体到群体

       “认同”一词的英文为“identity”,在哲学和逻辑学中被译为“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2]众所周知,“认同”最初是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出现的。弗洛伊德较早地使用了“认同”一词,指的是个体潜意识地向某一对象模仿的过程。他认为认同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3](P375)。此后,艾里克森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同一性”和“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的概念,指出“自我同一性”源于内在发展的个体人格和个体所置身于其中的社会语境的互动过程。而在每一生命阶段,个体都有基本的发展任务。换言之,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个体在生命的某一阶段完成了任务或目标,就建构了自我同一性,否则就容易造成同一性的危机[4](P79-127)。国内有学者认为,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从而是维系人格统一性和一贯性的内在力量,因此这个概念又用来表示主体性、归属感”[5](P4)。还有学者认为,认同是指“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6](P122)

       随着学科发展的日益成熟,认同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受到了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众多学科的关注。与心理学上更多注重个体层次不同,社会学更重视的是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的归属和联系,强调的是角色、地位、身份等方面的问题。Theodroson的现代社会学辞典认为,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7]。当代社会学理论大师吉登斯则认为,“认同与人们对他们是谁以及什么对他们有意义的理解有关。这些理解的形成与先于其他意义来源的某些属性有关。”[8](P38)曼纽尔·卡斯特指出,认同是“在文化特质或相关的整套的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而这些文化特质是在诸意义的来源中占有优先位置的。”[9](P3)简金斯(Richard Jenkins)对“认同”一词的解释更为清楚。他认为,认同揭示了“相似”或“相异”的关系,“同一性”与“差异性”是认同的两个不同方面。[10](P2)这意味着,认同概念一方面揭示了“我们”是谁;另一方面又区分了“他们”是谁。换言之,认同是一个“求同”和“存异”同时发生的过程,认同是一体两面的。

       (二)认同理论的新发展:泰弗尔的社会认同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泰弗尔(Tajfel)和特纳(Turner)等人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大大促进了认同理论的发展。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social-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建立的[11](P1-39)。泰弗尔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12]也就是说,社会认同是行动者对其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membership)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该定义不仅揭示出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群体资格[13](P79、143-172),而且还指出了认同是行动者意义的来源,这在学理上给予了认同很高的评价。

       此外,社会认同理论还注重认同层次的划分,将认同分为个体自我认同(self-identity)与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个体认同是指对个人的认同作用,或通常说明个体具体特点的自我描述,是个人特有的自我参照,即“存异”,或者说“自我证明”(self-verification);而社会认同是指社会的认同作用,或是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它指的是“求同”,即“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14](P224-237)。这种区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际行为与群际行为。二者构成了“认同”的一体两面,并且任何认同,包括自我认同本质上都属于社会认同,都是以特定社会中的人或者社会群体为参照展开的[10](P7)。因为正如泰勒所言,“一个人不能基于他自身而是自我”,而“只有在其他自我之中”,或者“在与某些人的对话关系中,我才是自我”[15](P48)。这与符号互动论及相关理论的主旨是相通的,说明了认同产生存在于自我与他人互动的网络关系中。

       二、从社会认同理论看新兵心理适应

       泰弗尔的社会认同理论为我们在研究新兵心理适应问题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新兵的心理健康与其对军队这一群体的融入密切相关。而个体能否顺利融入群体特别是一个全新的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这一群体是否认同,即对这一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是否真正认可,能否从内心把自己视为这一群体的“一份子”。试想一下,一个对军队有强烈的排斥感,只不过是由于家人或其他原因被动参军的新兵会对军队有认同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