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学者们对孟子性善论不知有过多少争论。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英国学者葛瑞汉(Angus Graham,1919~1991)从道家立场对孟子人性论提出了新的看法,在西方汉学界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讨论,史华兹(Benjamin I.Schwartz)、刘殿爵(D.C.Lau)、安乐哲(Roger T.Ames)、信广来(Kwong-loi Shun)、华霭云(Irene Bloom)、罗哲海(Heiner Roetz)、朱利安(Francois Jullier)、孟旦(Donald J.Munro)、艾文贺(Philip J.Ivailhoe)、李耶理(Lee H.Yearley)、欧阳博(Wolfgang Ommerborn)、江文思(James Behuniak Jr.)、余纪元等一大批西方汉学家均加入了讨论之列。在港台,在徐复观、牟宗三、陈大齐、黄彰健、傅伟勋、蔡仁厚、刘述先等老一代学者的倡导下,又出现了傅佩荣、袁保新、李明辉、黄俊杰等一批中青年学者,对于孟子性善论的研究大有推动之功。在中国大陆,在冯友兰、张岱年等老一代学者的影响下,也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在此前,围绕孟子性善论的问题在中国(包括日本)等地学者已争论了两千多年。 综合研究可知,学者们在解释孟子的性善论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了多个不同的解释模式;与此同时,他们对于孟子人性善之说建立于其上的判断类型,也各有自己的预设或理解。下面让我们分别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性善论究竟有多少种不同的解释? 下面我们将看到,对于孟子的性善论,各家的解释有相当大的差别。 1.心善说。这种观点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其实是“心善论”,因为孟子是从人心具有善质(四端)这一点来认证人性是善的。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徐复观提出来的。徐复观认为,“孟子所说的性善,实际便是心善”。①“孟子所说的性善即是心善。”②“孟子便专从心的作用来指证性善。”③同样持心善说的学者还有牟宗三、唐君毅、傅伟勋、刘殿爵、傅佩荣、信广来、杨泽波、李景林等人。心善说可能遭遇的挑战是:人心中既有善的成分,也有恶的成分,何以因心善得出人性是善的? 2.善端说。这种观点认为,孟子性善论只是证明了人性中有善端,但未证明人性就是善的,强调“善端”与“善”是两码事。假如我们用禾苗和大米来分别比喻人性和善。禾苗能长出大米,但禾苗并不等于大米,禾苗可以看成大米的萌芽状态。所以不能因为人性中有善端,就说人性是善的,那等于把结果和萌芽混为一谈了。这种观点首先由董仲舒提出来,孙星衍、陈澧、冯友兰、胡适、陈大齐等人都有过类似或接近于此的说法。这一观点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孟子的本意是人性中有善端,他能否认人性中也有恶端吗? 3.向善说。这种观点认为,孟子性善论并不是说“人性本善”,而是指人性具有向善发展的倾向性。就好比种子具有长成大树的潜质,水有向下流动的趋势,人性有向善发展的倾向。傅佩荣是持此说最力者④,而在他之前的唐君毅、陈大齐和在他之后的杨泽波、李景林、信广来、张祥龙等人也有过类似的观点。这一观点与前述善端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都认为孟子论证了人性中有善端,区别在于:善端说并不预设善端代表方向或趋势,因此董仲舒等人对性善论表示怀疑;而向善说则认为,人性中的善端代表一种自然而然的趋向,即最终要向善发展的趋势。然而,何以证明人性没有向恶发展的天然趋势呢? 4.可善说。此说认为孟子从来没有主张过人性“已经是善的”,他所谓人性善,只是指人性“可以为善”。可善说的理由之一是孟子在为性善论辩护时说过,“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孟子·告子上》)例如,张奇伟称,“孟子的‘性善’之说不是‘性是善的’,而是‘性是可以善的’。‘性善论’严格说起来应是‘性可善论’”⑤。陈大齐也强调在人性善恶问题上,一定要区分“可能性与现实性”,认为与其说人性“已经是善的了”,不如说“人性可善”。⑥这一观点在安乐哲、信广来、江文思等西方学者处有接续。安乐哲认为孟子的人性概念并不仅仅指某种先天地、一次性被给定的普遍本质,而是一种人为的规划、设计、创造和追求的过程。⑦因而,人性是善的就是指人性可以为善,至少我认为这个结论可从安乐哲的逻辑中推出来。信广来则通过对于“可以”与“能”这两个概念含义的差别,来说明孟子认为人心具有“可以为善”的道德禀赋。⑧可善说与善端说有时比较接近,尤其当它们都认为人性有善端时。⑨但是对于安乐哲、江文思等人来说,人性可以为善并不一定以善端为前提,安乐哲将“命”解释为基本条件(basic conditions),倾向于否定先天道德本质是人性为善的前提。然而,可善说的最大问题是,孟子在《告子上》明确批判过公都子提出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观点。 显然,善端说、向善说和可善说三者关系较紧密,其共同之处是反对人性本善,认为孟子的本意不是性本善。 5.有善说。这是清代学者陈澧在《东塾读书记》卷三《孟子》中提出的看法,认为“孟子所谓性善者,谓人人之性皆有善也,非谓人人之性,皆纯乎善也”。“常人之性,纯乎善;恶人之性,仍有善而不纯乎恶。”总之他认为,孟子并不否认人性有恶,性善论只是论证了人性有善的成分而已。此说亦为清代学者陆世仪所提倡。冯友兰非常肯定陈澧的观点,梁启超、钱穆也比较欣赏。此外,日本古学派学者伊藤仁斋(1627~1705)也特类似立场。然而,如果此说成立,则孟子性善说与杨雄“人性善恶混”之说有何区别?再说,孟子本人有“人性无不善”之说,未闻有“人性有善”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