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

作者简介:
方创琳(1966-),男,甘肃庆阳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1715M),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城市群发展与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效应等,E-mail:fangcl@igsnrr.ac.cn(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刘海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罗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于晓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是以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基础,充分考虑全国人文要素的地域分异性和相似性,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相对独立完整、并具有有机联系的特色人文地理单元,是一项基础性、综合性、前沿性与实用性的重要工作。通过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将突出中国人文地理要素的地域分异性、地方特色性和复杂多样性,因地制宜地推动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为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为营造重点地区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提供基础性的科学支撑。本文在吸纳已有的各类自然和人文地理区划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综合性、主导性、自然环境相对一致性、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一致性、地域文化景观一致性、空间分布连续性与县级行政区划完整性等原则,以自然、经济、人口、文化、民族、农业、交通、城镇化、聚落景观和行政区划10大要素为基础划分依据,构建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指标体系,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划思路和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将中国人文地理划分为东北人文地理大区Ⅰ、华北人文地理大区Ⅱ、华东人文地理大区Ⅲ、华中人文地理大区Ⅳ、华南人文地理大区Ⅴ、西北人文地理大区Ⅵ、西南人文地理大区Ⅶ和青藏人文地理大区Ⅷ共8个人文地理大区和66个人文地理区。该区划方案填补了中国人文地理没有综合区划的空白。各个人文地理大区和各个人文地理区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地形地貌属性、气候属性、生态属性、人口属性、城镇化属性、经济发展属性、聚落景观属性、地域文化属性和民族宗教属性。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方案与已经划出的中国自然地理综合区划、中国经济区划、中国农业区划等有较大程度的吻合性,体现出在自然与人文要素双重作用下的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地域分异规律。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7 年 04 期

字号:

      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决定了开展地理区划工作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传统工作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地理区划是从区域角度观察和研究地域综合体,探讨区域单元的形成发展、分异组合、划分合并和相互联系,是揭示某种现象在区域内的共同性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的手段,是对过程和类型综合研究的概括和总结[1]。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的主要目标是刻画地理类型区和地域综合体多要素协同演化规律[2]。而伴随着这一研究主线,从古代人们对地球版图的概念划分,到近代德国的洪堡、李希霍芬等[3]根据实地考察对地表系统的分区,再到当代在GIS、大数据等支持下各类与国民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综合区划、专题区划的蓬勃发展,地理学在其发展历程中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地理单要素或综合要素的区划密切相关,每一次特定地理要素区划的突破都标志着一个地理学分支的成熟和学科建设迈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时代发展到今天,顺应自然过程的自然地理综合区划方案已经成熟,而顺应人文过程的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尚为空白。开展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工作,不仅仅只是填补人文地理学科建设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将其作为推动人文地理学因地制宜地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更好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对外既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人文交流合作、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的重要理论支撑,对内更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的重要理论依托。

      1 开展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重要意义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是以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基础,以人口、经济、文化、社会、政治、民族、景观等人文地理要素为依据,充分考虑全国人文要素的地域分异性和相似一致性,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相对独立完整、并具有有机联系的特色人文地理单元。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全面反映全国人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人文地理单元之间具有人文要素的地域差异性和异质性,单元内部具有人文要素的地域相似性和同质性。

      1.1 顺应人文地理学科发展需求,填补中国没有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空白

      当前地理学学科分化越来越专,越来越细,不利于发挥地理学特有的综合性学科优势[4-5]。地理学研究的综合特征包括地球表层不同要素的综合、方法论的统一、定量与定性的综合、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格局与过程(空间与时间)的耦合、不同尺度的耦合等[6-8]。开展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正是在当前学科分化的背景下进行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根据研究对象和目标的不同,中国自建国以来相继开展了各类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功能区划、单项人文要素区划、行政区划等[9]。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区划研究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10-12];9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开始注意将区划目标向可持续发展转移[13-16]。然而到目前为止,与日益完善的自然、生态等综合区划相比,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方案还是一个空白,急需突破。开展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工作对推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对全面认识国家基础地理国情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强化对中国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异巨大差异性、复杂多样性和特色性的科学认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聚落景观、多农业类型的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不仅自然地理景观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人文地理景观也是风格各异,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异和集聚模式。因此,即便在互联网信息化浪潮的强力冲击之下,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依旧存在,对“地理死亡”的忧虑也仅是部分学者过度片面的论断[17]。然而,人文经济要素是否存在地域分异规律,与自然地理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何异同,这是开展人文地理综合区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8-19]。同时,对存在巨大地域差异的人文地理进行科学系统的分区,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加强不同社会地域系统、不同民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有利于加强地域文化认同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3 满足“一带一路”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际应用需求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是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人口、城镇、农业、民族等各方面在地域空间上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重点从人文经济角度将中国国土进行划分,因此是对自然地理区划以及各类功能区划的有益补充。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四大空间格局与人文地理的区域分布格局交互耦合,紧密联系。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制度和战略规划,在推动实施过程中,急需地方人文地理要素的呼应与协调。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新型城镇化”等宏观战略布局与落地实施,急需人文地理综合区划为其提供基础科学支撑。在新常态下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转型、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急需定位每个省份和地区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潜力,为区域发展与规划提供决策依据。面对日益复杂的地缘经济与地缘文化环境,急需开展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为应对边界地区的国土安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 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的相关研究进展

      虽然目前尚没有学者开展过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但人文地理单项要素的区划,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便持续在不断研制和完善。这些区划主要包括了中国行政区划、中国人口区划、中国经济区划、中国工业区划、中国农业区划、中国交通区划、中国旅游区划、中国文化区划、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划、中国聚落景观区划、主体功能区划,等等[9,20-26]。其中研究和讨论最多的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中国经济区划与农业区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