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10-0010-07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除了极少数的和平主义者和革命左派,社会上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爱国激情。帝国议会各政党很快达成了“政治休战”,在8月4日批准政府的军事拨款后立刻宣布休会。而议会第一大党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在议案通过时则一致投了赞成票。鼓动民族仇恨的宣传随处可见,各类雷人的明信片很快铺满街头,“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刀捅死一个法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民众踊跃报名参军、应征入伍。 在宣布战争令后,还能出现这样热闹的场面,将开战作为节日来庆祝,除了德国没有第二个国家。因此,后人称之为“乌拉爱国主义(Hurra Patriotismus)。 什么是“乌拉爱国主义”?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乌拉”指战场上的呐喊声。在德语中该词最早见于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诗人科纳(Theodor Koerner)在他的诗集《风琴与刺刀》(Leyer und Schwerdt)中写下过这样的句子:“在‘乌拉’声中,刺刀铿锵。”“乌拉”声伴随着普鲁士步兵挥舞刺刀时发出的金属声。后来,“乌拉”成了普鲁士军队列队行进中的规定口号。在19世纪后期,“乌拉”开始与爱国情绪相联,并频繁出现在爱国诗篇中。①“乌拉爱国主义”一词的正式出现是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是专门用以解释一战爆发后,德国人表现出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战争激情”的。 的确,在过去的200年中,还没有一场战争的爆发会像一战这样带来狂风暴雨般震撼人心的欢呼。1864年的德—丹战争,德国人为什列斯维希—霍尔斯泰因兴奋,但绝不是狂喜;1866年普奥战争的爆发,人们更是为“兄弟阋墙”的巨大冲突而震惊。1870年的德法战争,虽然与一战一样一度激发了战前的狂热,产生了“红布对高卢公牛”的效果,但人们还是为战争的不确定性忧心忡忡。 只有一战的爆发得到了社会各阶层满怀热情的拥抱。大众舆论表现出的不是合乎常理的恐惧,而是与社会、心理和历史预期完全相反的兴奋。除了个别例子表明农民对战争狂热保持冷静之外,在边界地区和前线城市那些人员伤亡较大的地方,对战争也是欢迎的。还有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不是德国的大资产阶级和贵族,而是中产阶级特别是普通民众,包括年轻人、甚至工人欢迎战争。这是一种异常行为。 当然,近些年来,随着一战爆发百周年纪念日的到来,学者们也在重新思考德国历史上的“乌拉爱国主义”,有些人甚至对这种提法表示质疑,如吉森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范·拉克(Dirk van Laak)就认为,一战前德国人所表现的激情实际上被夸大了。大部分德国民众其实是不希望战争的,所谓的“乌拉爱国主义”也只维持了短暂的几天,而且是在大规模宣传攻势的压力下爆发出来的。事实上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口都担心当年收成不好,而且会发生兵源紧缺。这些都是沙文主义口号无法遮掩的。② 此外,也有学者指出,对战争和民族主义的狂热并非德国所独有,也发生在其他国家如法国、俄国等。正如法国保守主义哲学家德·波纳德(Louis de Bonald)在19世纪中期所指出的:“所谓政治美德,即热爱祖国,只不过是一种消灭其他一切民族的疯狂情绪。”但无论如何,“疯狂”的“乌拉爱国主义”,其概念是从德国人与一战的关系问题上衍伸出来的,打上了德国印迹。 那么,为什么在德国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首先是因为战争并不是突然的、出乎意料的,而是有心理预期的。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1907和1911年的两次摩洛哥危机使人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有了心理准备,随后于1912、1913年爆发的两次巴尔干战争更是让人们做好了随时打仗的准备,很多人甚至相信只有战争才是摆脱混乱局势的唯一办法。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最紧张的时刻,戏剧家恩斯特·托勒尔(Ernst Toller)就开始疾呼:“我们祝愿战争的爆发。”③虽然英国作家诺曼·安吉尔(Norman Angell)于1910年出版了《大幻觉》一书,并在知识界广为流传。④但作者所强调的国际经济时代战争可以避免的说法,并不能打消普通民众的内心忧虑,相反它恰恰表达了对已经迫近的战争的担忧,毕竟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时代,战争一旦爆发就是毁灭性的。尽管作者一再强调如果战争爆发,“德国金融界会对德国政府施加影响,以结束对德国外贸毁灭性的局势”,⑤但众所周知,战争的爆发具有不确定性,金融界对战争的态度往往无法最终决定政府的外交决策。而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战争爆发后,德国国内的金融恐慌反倒很快平息下来。 其次,德国的年轻一代是在战争文化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尽管被誉为“魔术大师”的俾斯麦自建立德意志帝国后,以高超外交手段影响了欧洲持续44年的和平,但有关战争的知识和经验却代代相传。中小学课文宣传英雄的事迹、描述历史上的著名战役;中学毕业作文写的是有关战争的重要性和爱国主义精神。威廉帝国时期大众教育的关键词是“忠诚”与“服从”。穿着盔甲、手持利剑的“日耳曼女战神”和被唤醒的“笨伯米歇尔”,⑥他们的形象成为各类明信片的宠儿。⑦军装则成为少年儿童的新宠,尤其是蓝白条的海军制服。1913年10月18日,在100年前打败拿破仑的地方——莱比锡,还曾举行过民族大会战纪念碑的落成典礼,威廉二世亲自出席。这场仪式变成了一场民族性的、军事性的狂欢,期间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这一切的宣传鼓动,目的只有一个——宣扬高昂的德意志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