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缘何“空巢”

作 者:

作者简介:
常进锋,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硕士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空巢青年”现象时下成为社会热点,相关研究鲜见。时空社会学将时间和空间问题化,时间和空间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在变量。“空巢青年”是时空变迁的产物,城镇化的推进挤压着都市空间格局,成为“空巢青年”出现的宏观社会原因;家庭结构变迁与婚恋观多元,改变着青年一代的心理和行为,成为“空巢青年”出现的中观家庭原因;“空巢”只是“巢空”而非“心空”,个体的继续社会化诉求,成为“空巢青年”出现的微观个体原因。总之,“空巢青年”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社会、家庭、个体三者共同促成的必然结果。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7 年 08 期

字号:

       时下,“空巢青年”成为社会热议的词汇,联想到“空巢老人”的现实遭遇,“空巢青年”也被社会成员冠以“悲情”“孤独”“空虚”“浮躁”等负性标签。来自于网友的“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的这句总结,是否能够真实反映“空巢青年”的生存样态与生活图景,目前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之下带来的阶层固化影响着社会群体的总体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械团结”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机团结”,中国社会转型正面临着由社会分化到社会整合再到社会分化的重大挑战。青年一代尤其是80后、90后群体成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活跃分子,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这部分群体逐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呈现出集体本位弱化、个体本位强化的特征,即费孝通先生差序格局视野中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但又不同于西方个体主义的关系结构正在形成[1],这也是社会分化的重要体现。“空巢”既体现为一种社会存在,也反映出一种社会心态,“空巢”于青年一代而言,不过是一种生存境况的自然过渡状态,一种由个体情绪凝结为群体情感的意识表达。

       一、“空巢青年”抑或青年的“空巢感”

       1.“空巢青年”的概念及其发展趋势

       “空巢青年”,指的是在大城市奋斗打拼的年轻人,他(她)们远离故乡、亲人,独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没有家庭生活。从这个概念界定来看,“空巢青年”具有以下特征:1.选择在都市生活或工作;2.与父母存有空间的隔离感;3.独居;4.单身。其中独居已经渐渐成为青年一代婚姻选择的一种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报告,自1996年到2011年,世界上选择独居的人口数量激增,2011年独居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77亿,较之15年前上升了55%。在英国,34%的家庭只有一位家庭成员;在美国,27%的家庭只有一个人,几乎相当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独居者。独居现象在西方社会盛行,彰显着资本主义国度对浪漫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尊重与认可,西方单身社会的崛起不是婚姻家庭发展史的倒退,从某种程度而言,单身社会的出现,标志着国家经济发展已经处于高水平,个人不再需要通过家庭获得生存与发展资料,取而代之的是独自创造和获得生活必需品。作为东方社会的典型代表国家,中国近年来也面临着青年单身潮的问题,根据2015年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中国的单身人口数量已经接近2亿,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上单身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尽管“单身青年”“独居生活”在内涵与外延上区别于“空巢青年”,但作为“空巢青年”的重要来源,“单身青年”与“独居人口”的数量也极大地影响着未来“空巢青年”的发展规模。

       2.作为一种社会心态的“空巢感”

       “空巢青年”是一类社会群体,青年的“空巢感”是一种社会心态,二者其实并不矛盾,但存有差异。“空巢青年”强调的是一种具有同质性群体的集聚状态,尤其当被冠以特定标签之后,更加体现为与其周边异质性群体相比所具有的独特的完整的结构系统,群体内部的“内卷化”特征明显;而“空巢感”不仅仅是“空巢青年”对于自身处境以及社会空间重组表现出的一种无奈情感,而且伴随着社会分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以及由空间阻隔、观念冲突、信仰缺位引致的生命“空洞感”,人们无论是已婚还是未婚、合住还是分居,都会由于受到工作压力、代际冲突和其他来自于社会环境及自身认同等多重因素的交叉影响,而展现出一种内隐或者外显的疏离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空巢青年”是80后、90后青年一代回应社会结构深刻变迁的集体群像,而青年的“空巢感”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放大着“空巢青年”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包容力,它更像是一种现代社会职业竞争和生存压力挤压之下的焦虑紧张情绪的集体释放。

       二、时空社会学及其与“空巢青年”的研究契合

       时空社会学是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空间”转向的重要的代表性理论贡献,它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理论,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社会学理论大师马克思那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更强调时间和空间的在场,而非将时空概念置于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领域,突出了时间与空间的客观性,并且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时空变幻之中,人们总是发现自己已经处于伽达默尔言说的处境中,并且总试图努力地去阐明这种处境[2],这种处境指的就是个体在社会时空中的坐标位置,即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与功能定位。后经齐美尔、列斐伏尔、福柯、吉登斯等西方社会学理论学家的推动,时空社会学日渐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1.时空社会学的概念解释及其研究范畴

       时空社会学的学科视角和理论观照非常广阔,它立足于全球化宏观视野,将主导与依附、传统与现代、差异与均衡等关系社会发展的众多问题均纳入理论回应范畴,既追求基于本体论的社会事实研究,也不排斥整体主义视角下的宏大叙事分析,它不是对传统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弥补抑或折中,而是对现代社会带来的时空转换进行的理性回答。中国社会科学院景天魁研究员对时空社会学进行了较为明确的概念界定,他认为时空社会学是从时间和空间,特别是从社会时空的特性和视角出发,运用时空分析方法,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的一门分支社会学,即时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时间与空间变化。时空社会学将时间与空间问题化,时间与空间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范畴,时间与空间被现代性引入现代社会的具体社会实践当中,并具有了新的哲学意蕴和现实情怀。在现代社会,时间不再仅仅是历史背景因素,也不再仅仅属于外在于人类主观世界的客观范畴,而是成为影响个体生存与发展、社会运行与变迁的纵向变量,空间也不光体现为一个地理区位条件,而是逐渐发展成衡量现代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再生产再重组状况的横向指标,时空概念被赋予现代性特征,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话语。从而,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成为透视现代社会的窗口[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