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297(2017)01-0032-11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青年研究在中国目前仍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青年的研究已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另一方面,青年研究的质量和学术水平却常常难以满足政府、青年组织、教育部门的要求,并且时常受到社会和人们的质疑与批评,以至于在学术界常常得不到专家学者的认可”[1]。学术研究是在长期积累中逐步推进的。青年研究遭遇的长期“尴尬”,说到底与青年研究自身的积累不够有关。要使青年研究得到学术界专家学者的认可,甚至成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社科界登堂入室,现在需要的,也许不是人们为“学科”之成立而奔走呼吁,而是实实在在地进行研究的积累。这需要研究者们前赴后继,真正沉潜到青年及其生存发展的实际过程中去,不断提升青年研究的水平。这是一个漫长艰难而水到渠成的过程。沉潜到青年中,就是要求青年研究更“接地气”。 一、青年研究“接地气”的涵义和意义 (一)“接地气”的基本涵义 1.“接地气”是近年来的一个“热词”。实事求是地讲,它还不是一个内涵和外延皆已明确的概念,而更多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因此,对“接地气”,我们要在仔细辨析和界定的基础上小心使用。何为“接地气”?查《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①,均无“接地气”和“地气”这两个辞条。“接地气”是一个动宾词组。其中,“地气”是名词,宾语。查“互动百科”,“地气”主要指:地中之气;犹气候;土地山川所赋的灵气;风水;大气层②。根据这些解释,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所谓“地气”,就是外在于主体的客观事物。首先,这种外在客观事物的能量巨大,对于主体具有不可忽视的资源和基础性意义;其次,这种外在客观事物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主体必须准确把握,不可轻忽。“接”是动词,包含承受、聚合、贯通之意。依据上述理解,“接”“地气”概指承受、聚合、贯通大地的力量,大地的气息,顺乎自然和人理。综合这些意见,笔者以为,所谓“接地气”,就是深入现实生活,直接感受现实生活的风云变幻和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愿望诉求;聚合人民大众的智慧和热情;和人民大众打成一片,心意贯通。③ 2.青年研究“接地气”的涵义。青年研究泛指以青年为对象的多学科学术研究活动。其主要研究对象包括青年现象、青年特点和特质、青年的社会定位、青年问题、青年发展、青年工作、青年学科等多方面。把“接地气”与青年研究联系起来,就是要求青年研究贴近青年生存和发展的实际,善于从青年中汲取热情和智慧,善于通过种种“柴米油盐酱醋茶”把握青年生存发展中的问题,善于分析种种具体现实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善于对青年生存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简言之,就是研究选题契合实际,言之有物,不自说自话;在研究过程中,实事求是,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不掉书袋,不简单搬运社科理论,不搞云里雾里的名词术语大轰炸,不搞“数据当家”[2]式的“调研”“报告”;就是研究成果不仅表达准确生动,言之有味,易被人们理解、接受和认同,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二)青年研究“接地气”的基本特征 1.价值取向注重“以青年为本”。青年研究“接地气”就是要以“青年为本”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出发点,特别关注青年生存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努力准确把握具体问题背后的种种深层原因,思考和探索可操作的具体破解良策,为破解种种青年问题建言献策。“接地气”的青年研究不是只为“稻粱谋”的研究,更是经世济用的研究。 2.研究选题注重微观实际。“接地气”的青年研究十分注重从具体问题,有时甚至从非常微观、“琐屑”的问题中遴选研究的选题。很多具体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虽然可能比较微观,甚至比较“琐屑”,却并非孤立存在的,往往与其他事物之间有着深层的内在的紧密联系。注重把握一些微观,甚至比较“琐屑”的问题,从某个细节切入进去,往往能够由小见大,层层深入地挖掘出一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层问题。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以“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中明宫廷内外的一些事、一些人为主要叙述、研究对象,发掘种种细节和表象背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某种内在逻辑。这是学术研究“接地气”的一种典范。 青年研究同样需要把握一些微观甚至比较“琐屑”的问题。比如,研究青年民生问题时,不是浮在面上泛泛而谈,而是择取某一具体的民生问题——比如青年婚恋问题——切入进去。进一步说还可以具体到青年婚恋问题中的“剩女”问题,甚至可能是“剩女”的某种婚恋价值取向问题。“接地气”的青年研究往往注重对这些微观问题进行爬剔梳理,深入挖掘,努力把握其背后的深层问题和原因。需要指出的是,关注和研究某个具体问题,不枝不蔓,把具体问题研究透,这实际上是研究一些宏大问题过程中取得的局部性突破。宏大问题研究的突破,往往都需要很多局部性突破的积累。近年来,青年研究中之所以少有令人欣慰的进展,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鲜见局部性突破。 3.概念使用注重明确具体。“接地气”的青年研究不排斥运用大(抽象)概念,但更注重运用小(具体)概念。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概念的作用。概念是关于某种事物的一般观念,是建构人类知识的基础材料,是人们思考、批评、论证、解释和分析的工具。[3]一定意义上讲,运用概念研讨问题,意味着人们对种种现象和问题的认知和把握已经得到了某种提炼和升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呈反比关系。外延越大,即概念所指的对象范围越广,概念也就越大(即抽象程度越高)。概念越大,其内涵也就越小,越趋向于对共性的揭示,而对对象个性(特质)的揭示则相对不够,离具体现实的距离也就越远。根据外延的相对大小,概念有属种之别。种概念之所以归为某个属概念之下,是因为与同属其他种概念之间有多方面的共性。相对于属概念,种概念更加具体,因而更“接地气”些。值得注意的是,属概念和种概念等只是为了表达的方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总是具体事物(某一种“苹果”),而不是抽象概念(“水果”)。对某个种概念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入的挖掘,既有助于人们准确把握该种概念的特性(特殊本质),也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相关属概念的本质属性,也即其与其他属概念相对而言呈现出的不同的特殊属性、特殊本质。比如,研究“苹果”(种概念),有助于人们对其特性的认识,也有助于人们对“水果”(属概念)特质的认识和把握。虽然“水果”并非研究的禁区,然而,在对“苹果”“桃子”等具体种类的研究尚不透彻,认知把握的积累还远远不够的情况下,研究“水果”,大概需要更强的驾驭能力。而这种驾驭能力总体上一直比较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