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了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挽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的生命。这位85岁高龄的老科学家在接受采访时说,1971年,她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此后她又和她的团队在动物、自己和患者身上做了无数次实验…… 科学家的成功和由此而获得的荣誉,是建立在无数失败基础上的,在漫长的实验过程中,她执着耕耘,没有放弃。这让我想到最近看的白岩松新作《白说》,其中有这样一段回忆: 2012年,我参与过整个伦敦奥运报道,伦敦奥运会最重要的那句话,叫“影响一代人”。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这句话很正常,在中国,很多事都能教孩子们如何去赢,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格外感动,“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学习过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的确,当下社会上成功学泛滥,人们往往把结果看得非常重,而忽略取得成功的过程。父母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跟其他孩子比较中更胜一筹。这些年,“赢在起跑线”“赢在学前”“赢在中考”“赢在高考”等各种鼓动吊高了父母们的胃口;形形色色如何取得成功的路径、方法广为传播,引领着父母们不停地效法、不懈地付出;有的父母一心为了孩子赢,甚至从精力到财力倾其所有。 正是对孩子的赢的过度追求和过度付出,父母们在拿自己的孩子跟他人的孩子攀比中产生了输不起的心态,很少会甚至不会教给孩子如何面对输。而且越是急于追求赢的父母,越是害怕孩子输。也正是这种心态,使孩子不知道怎样面对失败,也因此难以走到父母期望的成功的终点。 有个女孩小学一直很优秀,就在小升初考试时,一次疏忽没能考上重点初中。孩子说:“我不比那些考上重点的同学差!”可是妈妈说:“你还有脸说呢!你不比别人差人家考上了你怎么没考上!”在妈妈看来,小升初没考好,这几年的努力白费了,是最大的失败。于是一改过去对孩子的态度,整天数落孩子“关键时候掉链子”。孩子产生了很强的自卑心理,上中学后再也没有优秀过。这样事例虽然很多,但更多的是孩子在小事情上经常受到父母的打击而缺少成功的体验。 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但不是做每件事都会一帆风顺,都能达到父母的预期。当孩子遭到挫败之后,父母能否对孩子遇到的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待失败的态度和行为选择。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情绪ABC理论,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结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根据这一观点,要改变挫折行为结果,最重要的是调节或改变人的观念系统。 用这一理论分析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父母的挫折情绪常常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绝对化的要求,把自己的希望、要求等绝对化为孩子“必须”“一定”要做到的,当孩子的行为达不到要求或与要求相悖时,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孩子觉得父母的要求可望而不可及时便失去努力的信心;二是过分概括化,常常把“有时”出现、“某些”问题说成“总是”“所有”。以这种片面的否定态度指责孩子,难免使孩子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三是糟糕至极,认为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或者一件事情没做好,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的。过度强化负面的结果会使孩子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从而一蹶不振,不敢再去尝试。 想让孩子赢的父母,其种种对待输的态度,浇灭了孩子自信的火花,抑制了孩子在挫败中奋起的动力。不给孩子正确对待输的教育,必然导致如同前面所说女孩那样的后果:一次升学考试输不起,就成了走下坡路的起点。 科学家屠呦呦由失败到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孩子成长路上,失败并不可怕。父母从改变自己的挫折情绪入手,帮助孩子有尊严地面对输,输得起,才有赢的希望,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