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体间性”研究的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继伟,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湖北 武汉 430074)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主体间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逻辑演进中生发的新问题,学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但尚存在概念使用随意、理论简单移植、现实困境凸显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深化“主体间性”研究要从“学科间性”审视“主体间性”,辩证分析“主体间性”相关概念,合理限定“主体间性”的学科方位。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7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7)04-0017-05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多年来,研究队伍日渐壮大,研究领域日渐开阔,研究内容日渐深入,标志性成果日渐涌现。但由于学科设立时间尚短,若干基础性理论还未形成广泛共识,部分研究论域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尚需拓展与深化。在这些研究中,“主体间性”问题尤其需要引起进一步重视。

       一、“主体间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

       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形成了西方哲学主体性理论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也是现代西方哲学在主体性问题上的根本取向,这一取向也引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视。有学者曾指出,“学科理论逻辑演进中生发出来而又必须解决的新问题”[1],是学科前沿问题的规定之一。“主体间性”正符合这一规定性。

       1.“主体间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逻辑演进中生发的新问题。学科发展之初,学界就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对象)作为要素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动者、实施者,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两者之间关系的规定,先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展开,也就是说,不管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发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都是先在地规定了的。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即从静态描述的角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的规定非常明晰;但若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发生,或者说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时,则很难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关系进行界定。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当我们超越了实体性论证,进入认识论时,当我们着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之间生动的丰富的相互作用的性质时,‘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对概念就显得有些词不达意了。”[2]

       为解决这一问题并回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理性”的需要,有学者试图引进哲学认识论的主客体范畴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但一直处于现象描述和理论抽象的交替状态,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范畴。这一范畴自形成至今,尽管可以清晰地阐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运行中的联结关系,但由于对主客体理解的差异,又一直广受争议和诟病。学界曾就“教育者是主体”和“受教育者是客体”达成了短暂共识,但很快便产生了“谁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谁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争议,原有的共识被指受“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影响,是“对象性思维模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异化为“控制与被控制、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3](P5),甚至有人将建立在主客体分析基础上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斥为“人学空场”,是“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至于谁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述更是五花八门,争议颇大。

       基于对“传统主客体说”的批判,有学者提出了“双主体说”,即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或者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该学说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走出“主客二分”的局限,将受教育者也视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由于受教育者具有主体性,以马克思“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4](P167)为依据,认为受教育者天然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该学说有一定的可取性,从理论上论证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对于调动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意义明显。当然,该学说也受到了学界的质疑,尤其是受教育者能否成为主体争议很大。有学者指出了“‘双主体说’的理论困境”[5],认为其转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并且导致了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混淆;有学者指出“‘双主体说’存在的逻辑矛盾”[6],认为将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人为割裂而引申出“双主体”导致简单问题复杂化,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为两个过程不符合逻辑,从人的特性来定位受教育者也是主体同样不符合逻辑。

       基于对“双主体说”的反思,“主体间性”就自然衍生出来,并很快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视。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入手,经由“主客体说”和“双主体说”发展到“主体间性”,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演进逻辑线索。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体间性”研究的主要成果。“主体间性”从“双主体说”衍生出来之后,迅速跃升为前沿问题,并被广泛研究。近10年来,涉及该论域的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包含10多篇硕士、博士论文),涉及该论域的学术著作有10多部。思政学界对“主体间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反思。有学者指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当作客体来简单化对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单向影响,而非双向互动,使双方的沟通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流通出现障碍;应实现思维模式从主体对象型向互动关系型转变;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看做是教育者影响和改造受教育者的对象性活动,是一种改造、控制和驾驭的过程;过度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往往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单向灌输,教育难以取得实效。有学者认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度弘扬催生了一系列新问题,他们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本质和实用性提出质疑,并指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万能的,要基于社会现实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7]还有学者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归结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的不平等性、教育内容的“悬空”性、教育方法的简单性、教育目标的整齐划一性。[8(]P36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