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两种商品概念及其哲学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唐正东,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马克思有两种不同的商品概念,一是作为资本关系的前提的商品,二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的商品。在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到《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过程中,马克思以对第一种商品概念的解读开始,逐步推进到对第二种商品概念的全面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深刻剖析。站在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层面上对马克思的这两种商品概念作出准确的解读,是深化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及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重要环节。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3

       马克思的商品概念不仅作为批判对象支撑起了其早期的人本主义批判理论,而且还以起始性概念的身份在《资本论》的理论框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界始终对它投入很大的关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近几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在理解和运用马克思的商品概念时出现了一些逻辑上的混乱,他们要么把它只是放在交换价值的层面上来理解,并致力于从中引申出物化批判的思路;要么把它与资本概念混同起来,并从资本再生产逻辑中推导出商品关系的单纯客体性。笔者以为,这在深层的理论逻辑上是由于对马克思的两种商品概念未做区分的结果。在马克思那里,存在着作为资本关系的前提的商品和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的商品这两种商品概念。准确地理解这两种商品概念的内涵及关系,对于我们深刻地解读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以及整个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内涵都是很有帮助的。

       必须承认,马克思对这两种商品概念尤其是对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的商品概念的论述不是太多。由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撤下了原先在《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为《资本论》第一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写的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这使得我们如果不熟悉《资本论》的三大手稿的话,就很容易得出马克思并没有对后者作出论述的结论;但事实并非如此。马克思就是在“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这个文本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次清晰的论述。他指出,“一定范围的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从而商业的一定发展程度,是资本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起点。我们把商品看做这样的前提,从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简单的元素出发。但另一方面,商品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物,结果。起初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元素的东西,以后又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430-431页)

       我们首先来对马克思关于前者的论述进行分析。在他看来,作为资本前提的商品的最根本特性是交换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货币必须能够在市场上买到它所需要的劳动条件,也就是说,生产要素必须是商品,必须以交换价值的形式进入生产过程。生产要素越具有交换价值特性,生产过程就越成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一切产品和活动都转化为交换价值的时候,这个生产过程也就实现了它的资本主义形式。当然,尽管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的表面上,商品才表现为财富的一般元素形式,但并非只有在这一阶段上才有商品关系的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却决不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正如我过去已经阐述过的,不如说属于‘资产阶级以前的社会形式’。它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同上,第424页)显然,马克思是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界定这种商品概念的。正因为如此,这一概念的最基本形式只能是交换价值,而不可能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才出现的那些具体形式,如剩余价值等。

       当我们从这种商品概念即第一种商品概念的角度来审视马克思研究商品关系的相关文本时,不难发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本主义异化观的角度所批判的那种“商品”,恰恰正是这种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之前提的“商品”,而并非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结果的“商品”,正像他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节的开头所说的:“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采用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66页)由于商品交换的前提是交换者必须拥有这种商品的占有权和所有权,因而,此时的马克思对劳动者是否占有劳动产品、是否占有生产这种劳动产品的劳动过程等问题非常关心,他的异化劳动理论事实上就是建立在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之基础上的。

       在同时期所写的《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马克思所批判的也是这种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之前提的商品交换关系,“为什么私有财产必然发展到货币呢?这是因为人作为喜爱交往的存在物必然发展到交换,因为交换——在存在着私有财产的前提下——必然发展到价值。其实,进行交换活动的人的中介运动,不是社会的、人的运动,不是人的关系,它是私有财产对私有财产的抽象的关系,而这种抽象的关系是价值”。(马克思,附录,第165-166页)

       如果我们联系马克思后来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剩余价值理论”部分对穆勒这一著作的再次阅读,就可以看出当他在批判对象上突破了作为资本前提的商品这一层面后,其思想也会随之获得较大的推进。“穆勒最大的特点是:在他看来,货币只是为了方便而发明的一种手段,同样,资本主义关系本身也是为了方便而想出来的。这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为了‘方便’而发明出来的。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是由于工人不再以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所有者的身份参加交换,相反,他们被迫不是出卖商品,而是把自己的劳动本身(直接把自己的劳动能力)当做商品卖给客观的劳动条件的所有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93页)这显然是只有在看出了雇佣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关系与劳动所有者和商品所有者之间的普通交换关系之不同后才可能说的话。

       1845年之后,马克思获得了解读商品关系的正确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但并不意味着在对商品概念的理解上自然而然地获得推进,这实际上还有赖于他自身不懈的理论努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清晰地看出来。以下两个原因使马克思在这一手稿中是从“货币章”或者说商品的交换价值开始论述的:(1)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所说的分篇计划中,马克思就是准备从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的“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出发的,而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雇佣劳动等范畴是被放在第二篇中加以论述了。而如果我们看《资本论》第一卷的开头部分,情况则有所不同。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47页)马克思在这里是从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一般元素形式的商品,而不再是从作为一般的抽象的规定的商品出发的。这种区别显然不是无关紧要的。(2)在写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货币章”及“资本章”的开头部分时,马克思的解读对象只是作为资本前提的商品。由于这种商品的最基本形式是交换价值,马克思在这些文本群中只抓住交换价值的线索来构建批判理论框架,从逻辑上说也是很正常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