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日本军用汉语热探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寇振锋,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内容提要:

甲午战争时期,近代日本社会出现了首次全国性汉语热,主要表现为军用汉语教科书的大量出版以及出征部队对汉语翻译的大量需求。此期间出版的汉语教科书,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纯军用”“准军用”“纯语言”三种类型,反映了当时日本军部对甲午战争的精心策划与充分准备。这些军用汉语教科书虽成为日军战事顺利推进的隐形武器,但由此带来的畸形的汉语教科书出版热却令人深思。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7 年 06 期

字号: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曾以中国为师,全方位向中国学习,当然包括汉语;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将仰视的目光转向了欧美,日本人学习汉语与欧美等国的语言相比,人数较少,是不受欢迎的外语。然而,随着日本国家转型,蓄谋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日本军方,却推动了汉语学习热潮,尤其在甲午战争期间军用汉语热迅速升温。

       日本汉语教育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六角恒广①,中国学者李无未②,都曾经对明治时期的日本汉语教育及教科书做过较为全面的考证,但二人并未专门从军用角度予以详论,也未对军用汉语教科书进行归纳梳理。据笔者管窥,目前学界尚未有考释甲午战争期间的日本军用汉语热的成果。

       本文以甲午战争为时间轴,依据以数字化形式公开的日本军事档案资料,从军用汉语的角度分析当时军用汉语热潮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梳理汉语教科书的出版轨迹,并根据汉语教科书的内容明确其属性。另外,通过这些教科书可以发现当时日本对甲午战争所做的精心策划与全方位准备,探究其所带来的畸形的军用汉语热。

       一、战前军方的汉语学习与汉语教科书出版

       1871年日本外务省成立了汉语学校——汉语学所。外务省从长崎的唐通事中挑选汉语教师,任命唐通事彭城中平为汉语学所教员,兼任教头。1872年,军部派遣池上四郎少佐、武市熊吉大尉和彭城中平三人作为密探,扮成商人潜入中国东北。这三个密探对辽东半岛及周边地区的地理兵备、政情风俗等进行详细侦察,尤其认真调查辽河的结冰和解冻情况。他们回国后向政府提交了《满洲视察复命书》和《清国滞留见闻事件》。彭城中平是汉语教师,是此次侦察活动的中心人物。由于三人有时分头行动,可见其他二人也具有一定的汉语交际能力。此次派遣成为明治政府对中国实施秘密侦察活动的嚆矢,从时间上看,距离甲午战争开战尚有22年。

       在1873-1888年的16年间,日本军部派往中国侦察的军官达166人次之多,平均每年至少要派遣10人次。③其实,当时中国政府是明令禁止外国人进入内地的,于是他们就伪装成朝鲜人从事侦察活动,主要针对地理、风俗、政治、军备、财政等进行调查。这些军官密探为了便于侦察、收集军事情报和测绘④,掌握汉语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鉴于对语言需求的战略眼光,军方认识到军人掌握汉语的重要性。1879年11月,日军参谋本部派遣16名留学生赴北京专门学习北京官话。这一重要决定源于日军参谋本部管西局局长桂太郎的极力争取,其对于派遣留学生的目的进行了如下阐述:“便于语言翻译之用,有培养译员之必要。”⑤显然,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应该是日本军方促成第一批留学生派遣的一大要因。这16人在北京学习两年后,于1881年12月接到日军参谋本部指令后陆续回国。他们回国后,主要在陆军各镇台⑥及士官学校讲授汉语。以1887年为例,当时就任东京、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等五个镇台的汉语教师就有10人。⑦毋庸置疑,军方非常注重军人的汉语学习。

       上述留学生的派遣主要集中于陆军,但海军也不甘示弱。1883年2月,海军卿川村纯义在给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的电文中,迫切请求批准派遣一名海军留学生到中国留学,“海军省会汉语者甚少,以备万一有事之时之不便”⑧,要求派遣兴亚会会员仁礼敬之到中国留学两年,终获政府批准。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之马尾海战中,仁礼敬之侦察双方战况,在福州为日本海军传递战争实况,并附有双方交战地图。这些资料被及时汇报给海军省,竟获得12位大臣及参议的传阅⑨,足以说明日本政府对该报告的重视程度。甲午战争爆发之际,仁礼敬之还出版《中法战争日记》,成为甲午战争的重要参考。

       军部对将校军官的派遣止于1888年。由于军部历时16年的秘密侦察,对于中国兵制等情况调查基本结束,且对于中国内地情报的搜集,尤其用兵上的地理情况已了如指掌。这说明日本军方在发动甲午战争6年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

       日本政府的间谍培养、情报收集、地形侦察等谍报活动均离不开中国,当然也离不开汉语,这无疑助推了日本战前的军用汉语学习热潮。

       1876年东京的一些军官成立了汉语私塾——“日清社”,军方对北京官话的学习肇始于此。此时距离甲午战争开战还有18年。1879年8月,一些学汉语的军官组成了军队内部的汉语学习组织——“汉语会”,在该会学习者多达数十人,且他们还从特意从中国聘请教师,说明其具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如前所述,各镇台均配备了专门的汉语教师,显然各地方部队的汉语教学也是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专门的学习机构——“兴亚会支那语学校”。1880年初,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曾根俊虎与一些军官成立“兴亚会”,其首要工作就是开设“兴亚会支那语学校”。他们在夜间开设特色班,为陆军教导团的军官和士官讲授汉语课。此类特色班的开设,日军参谋本部显然直接参与其中。与“汉语会”有所不同,“兴亚会支那语学校”是陆军和海军的外部汉语培训机构。

       1883年,日本成立陆军大学,在入学考试的外语科目中就有“汉语”供考生选择。可见,军官的汉语学习体系日益成熟,制度更加完善。另外,军队内部还制定了对汉语学习者予以特殊奖励的政策。⑩

       在日军参谋本部的大力支持下,荒尾精于1890年在中国上海成立了日清贸易研究所。第一次招生时,所长荒尾精亲自在全日本游说,最终从500个报名者中筛选150人进入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学习。日清贸易研究所是日本陆军在中国的教育机构,开设的课程除了商业科目外,常年开设汉语课程,每周汉语课达12学时,约占周学时的三分之一。(11)可见,研究所在课程的安排上完全侧重于汉语教学。另外,学员的修业年限为三年,毕业后商业实习两年。1893年6月,日清贸易研究所的首批学生们学业结束,7月,日军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亲临毕业仪式,可见军方对该机构的重视程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