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互保之余波:朝臣与督抚关于辛丑乡试展期的论争

作 者:
韩策 

作者简介:
韩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hanc_1986@163.com。北京 100006

原文出处:
近代史研究

内容提要:

庚子事变后,辛丑乡试开科问题曾是朝野关注的热点之一。慈禧太后和朝臣为固结士心并提振权威,希望举行乡试。而正在酝酿改科举的东南督抚刘坤一和张之洞鉴于科举新章来不及在辛丑乡试中实施,担心再考八股旧科举,不仅会拖延落实作为新政首务的科举改章,甚至会影响兴学堂等新政次第展开,故奏请辛丑乡试展期一年。尽管张百熙在王文韶、孙家鼐、瞿鸿禨等朝臣支持下,激烈奏驳东南督抚,力主辛丑乡试不可再展,但刘坤一、张之洞既向清廷重申己见,又对各省串联施压,仍坚持乡试展期。经过多回合明争暗斗,最终西南、西北等省按期举行乡试,东南各省展期一年,引发士绅舆论颇多争议。此次论争既反映了庚子乱后当局协调稳定与变革的两难处境,又显示了新政伊始主张渐改与急改的不同趋向,同时说明清廷决策受到东南督抚严重限制,刘坤一、张之洞的举动实为东南互保的延续。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7 年 06 期

字号:

       庚子事变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表现之一就是加速了科举制度变革。辛丑年(1901)围绕是否再展乡试,朝臣与东南督抚分歧巨大,经历了多回合明争暗斗。这既反映了庚子乱后当局协调稳定与变革的两难处境,又显示了新政伊始主张渐改与急改的不同趋向,更是清廷与东南督抚权力关系的微妙体现,值得认真梳理。关于辛丑乡试展期问题,目前尚无专题研究。①本文利用档案、日记、书信、报刊等材料,紧扣朝臣与东南督抚的论争及士绅舆论的反应,详论展期之争的来龙去脉,并尝试从庚子西狩、东南互保的权力格局中探讨展期之争所反映的历史内涵。

       一、问题的缘起:奏展乡试朝臣督抚起分歧

       清朝科举时代,除非发生大规模战争等极端情况,作为抡才大典的乡试、会试一般按期举行,不可动摇。清代导致乡试停科、展期、补考的重大变故共有三次,分别是康熙平三藩、咸同时期的战乱和庚子事变。②如果说前两次纯粹由于战事影响,那么庚子事变后的开科问题无疑夹杂着新的时代难题。此时政治格局和内外形势复杂微妙:两宫尚在西巡,北京正在议和,刘坤一、张之洞等因东南互保“有功”而权势凸显;清政府准备开启新政以挽救危局,朝野上下正在为新政建言献策,而改科举、兴学堂摆在新政首位。因此,乡试展期之争实与科举改章、启动新政相互缠绕,关系众多士人与官员的切身利益,成为朝野关注的一个热点。

       本来,庚子年(1900)为光绪帝三十正寿,故开恩科乡试,次年辛丑年举行恩科会试,庚子、辛丑的正科乡试、会试则递推至辛丑、壬寅(1902)举行。然而庚子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外宣战,清廷遂将恩科乡试、会试分别展期至辛丑年三月初八日和八月初八日,正科乡试、会试则向后顺延,并命已经简放的乡试考官折回。③七月北京城破,两宫西逃。但乡试、会试开科既是朝廷仍须面对的未了之务,也是众多士人关心的功名大事。

       九月十五日,留京办事大臣岜冈领衔具奏,以“明春三月乡试”,困难重重,故请“俟和议就绪,再行请旨举办”。奉旨允准。一个多月后,沿江督抚刘坤一、张之洞、奎俊等奏请将三江、两湖、四川庚子恩科乡试展至辛丑年八月初八日,并照同治时先例,将正科乡试归并举行,再于壬寅年春归并会试。奉旨允行。④袁世凯经刘坤一通报后,亦奏准归并山东乡试。⑤十二月,清廷索性电令各省庚子恩科乡试“一律展缓归并”。⑥于是恩科乡试因庚子兵燹再次展期。

       辛丑年三月,又届题请简放乡试考官之期,各方遂展开新一轮因应。如果说前两次因军务正紧,展缓乡试尚少异议,那么此时和局将定,清廷急需借科举考试以稳定人心。结果,围绕是否再次展缓乡试,朝内重臣与东南督抚分歧巨大。

       当日中央政府分行在和留京两支。行在当局的立场是按期举行恩、正并科乡试,以固结士心。大乱初平迅速开科,也正是清廷和朝官熟悉的历史经验。所以,当三月初三日陕甘总督崧蕃电询本年乡试“是否准行”时,军机处次日即给出肯定答复。⑦与此同时,留京办事大臣岜冈等建议京师礼部与行在礼部分别将北京、西安两地应开列人员名单咨送军机处,“由军机处酌定省分先后,程限远近,随时开单请旨简放”。随后奉旨依议。⑧西安行在中对科举事宜最有发言权的大臣,当属礼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孙家鼐与军机大臣王文韶。三月初九日,孙家鼐专程找王文韶商议“本年乡试应行变通事宜”。⑨同日,军机处电令崑冈尽快查明应放试差的京官名单,咨送该处。⑩显然,中枢与行在礼部准备照崑冈的建议简放考官,按期乡试。

       不过,正在酝酿改科举等新政的两江总督刘坤一却有不同意见。三月初五日,刘坤一向湖广总督张之洞探询再次展缓乡试的可能性。(11)张之洞迟疑数日后主张再展一年,但建议先与军机处商妥,再电奏。(12)刘坤一自然赞同,且更进一步希望由领班军机大臣荣禄面奏请展,因为“外间已奏展两次,此次能由内发,较为得体”。(13)督抚接连奏展乡试、会试,既不免有挑战中央权威之嫌,也会得罪众多京官与士子。刘坤一虽然权势煊赫且素来敢言,也不得不有所斟酌。张之洞之所以建议先与军机处商妥,也是预料到朝中必有反对之声。

       三月初十日,刘坤一吸纳张之洞的建议后致电军机处,商请军机大臣面奏请旨,将乡试、会试再展一年。其理由如下:(1)大局未定,回銮尚难定期;(2)京师贡院被焚,本年顺天乡试势不能开科;(3)长江一带匪徒未靖,骤聚数万人举行乡试,隐忧很大;(4)陕西、山西奇荒,直隶近畿兵燹,流亡的士民尚未复业;(5)和议条款规定暂停滋事地方科举考试,但究竟需停何处,尚未议定。(14)

       刘坤一所举情形虽存在,但为了增强说服力,显然不无夸大渲染之处。荣禄虽与刘坤一关系密切,但对科举的看法却未必一致,其更尊重进士出身的王文韶、孙家鼐的意见。军机处如奏请再展一年,无疑推翻了前几日给崧蕃、崑冈的答复,既不成政体,也有违既定方针。且各省情形不同,一律奏展既过于草率,也将得罪众多士子和官员。此外,乡试、会试一再展期,也会产生局势失控、朝廷苟且的不良印象,这是清廷极力要避免的。

       因此,刘坤一乡试、会试一律再展一年的提议被否决。三天后,清廷特下旨云:“各直省乡试,前已降旨将恩、正两科归并于今年秋间举行。现在和局将定,各士子观光志切,自应仍遵前旨一律举行。著该督抚各就地方情形,详细体察有无窒碍之处,迅即据实电奏。”(15)如此既维护了先前谕旨的权威性,又摆出嘉惠士林的高姿态,同时也检测各督抚的意见,以便作进一步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