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青年爱国主义表达的新态势

作 者:

作者简介:
叶淑兰,女,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博士,国际政治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形象与话语权、南海问题;杨启飞,女,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外交与国际传播。

原文出处:
青年学报

内容提要:

社交媒体的发展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政治参与的渠道。以南海仲裁案为导火索,社交媒体青年爱国主义情绪表达有助于加强国家民族认同,降低现实冲突烈度,但也存在泛政治化、泛娱乐化等倾向。当前青年爱国主义表达呈现情绪极化、微艺术手法、“网络围观”与“欺凌”等新态势,这是心理机制、教育机制与媒体机制交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引导青年理性爱国主义表达,需要培育他们具备正确史观和良好的媒介素养,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与常规线下沟通机制。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7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947(2017)01-52-07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国家特殊的爱和认同,对国家及其同胞福祉的特殊关切以及为祖国利益和兴盛而奉献的意愿[1]。爱国主义在国家建构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交媒体的出现为青年爱国主义表达的双向性、互动性、平等性提供了虚拟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街头抗议、游行示威等行动及其可能造成的肢体冲突,但也可能催生泛政治化、泛娱乐化、网络欺凌等现象。青年是爱国主义情怀表达最激烈的群体,也是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当前中国82.5%的社交媒体用户为40岁以下,26.3%为19岁及以下,32.9%为20-29岁[2]。

       学界对于当代青年爱国主义的表达方式、变化轨迹、爱国主义误区等内容有所探讨,也注意到网络时代的新背景与挑战。但是,当前针对具体案例展开分析,体现多学科交叉视角的研究极为缺乏。因此,本文采用2016年发生的南海仲裁案,从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角度探讨社交媒体青年爱国主义表达的新态势,这对于加强青年爱国主义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上,青年社交媒体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表达内容上存在情绪极化,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微艺术手法,在表达行为上存在“网络欺凌”与“围观”的新态势,需要引起青年工作者的重视。

       一、青年爱国主义表达的情绪极化

       7月12日,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引发社交媒体的舆论沸腾。距离仲裁结果发布1小时,新浪微博上有关“南海仲裁结果”的搜索量就攀升至450余万次。有关南海讨论一时剧增,南海仲裁案成为热门话题榜首,@人民日报设置的“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话题讨论,转发量当晚即突破150万;微博《快讯:南海仲裁结果出炉》一天内即收获留言5万余条[3]。青年网民爱国主义情绪出现井喷,并呈现很强的情绪极化特征。

       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认为人在互动交往中的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能够产生“情感能量”[4]。情感能量是爱国主义的内在驱动力,可以很快带来激情。如亚里士多德所言:“说服是通过听众动感情而产生效果”。[5]个体情绪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发酵,容易形成一种以群体共有情绪为特征的社会情绪。因此,社交媒体的爱国主义表达通常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共振,容易出现以“情绪极端化与情绪暴戾”为特征的网络情绪极化现象[6]。

       美国传播学者克拉柏的选择理论指出,个体“倾向于接受同自己已有观点或立场相一致的内容,而排斥那些不一致的内容”[7]。凯斯·桑斯坦认为团体成员的观点具有偏向性,有相同偏向的人组成团体,“在讨论后,因为缺乏对立的意见和争论,更强化了原有的偏向,甚至形成了极端的观点”[8]。社交媒体为青年提供了开放式讨论空间,方便其寻找“志同道合”之人,产生对网络虚拟团体的集体认同,使其观点容易在自我与相互强化中走向极化。在南海仲裁案中,社交媒体对“何为爱国”就产生了很强的极化现象,网民一起评论、转发,集体讨伐,一度出现认为“不表态就是不爱国”“肯德基必须抵制”的极化现象。总体上,南海仲裁案中青年爱国主义表达的情绪极化有以下四方面表现:

       第一,内心狂热、观点偏执。一些青年有内心狂热的幻想,感动于爱国的神圣性。他们不喜思辨,爱国主义表达情绪化、简单化,喜欢对别人标签化、污名化,具有民粹主义倾向。他们容易化身为“中国人民”代表,对“南海”“美国”“台湾”具有条件反射性的愤怒反应。

       第二,呐喊、谩骂与对骂。一些青年的爱国主义是个人泄愤式“爱国主义”。他们习惯在网上呐喊,在他人微博、微信上留言,要求他人表达爱国主义观点时使用语言暴力,例如,“中国的南海都被菲律宾抢了,你身为中国人,竟然还在推广新歌?你是不是想被杀全家?”也有一些青年热衷网络论战,以气势、人数多寡以及谩骂程度论胜负。围绕明星关于南海的表态,大陆粉丝与台湾地区、菲律宾、越南粉丝公开在微博、INS上掀起骂战。

       第三,鼓吹暴力、轻言战争。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年一代没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与痛苦,但却经常游走于红警游戏等网络战斗游戏之间。有的青年容易对暴力和战争充满浪漫英雄主义色彩的想象,他们宣称“爱国无罪”“中国应该与美国打一场核大战,我们有这个实力”“打台湾我捐一个月工资,打美国我捐一年工资”。

       第四,观点撕裂、网络断交。围绕南海仲裁案的爱国主义表态,一部分人高呼抵制肯德基,一部分人批评政府“不作为”、中国外交过于“软弱”、专家学者无用、明星不爱国,还有一部分人提倡理性爱国,批评舆论中存在的“狭隘”“爱国贼民”“阴谋论”“民粹主义”等现象。一些青年因观点不同,或认为对方不够爱国,或认为对方非理性而网络断交,直接退群或拉黑,也因此产生了一些讨论政治观点不同如何影响友谊和择偶的博文。

       针对南海仲裁案形成爱国主义“情绪型舆论”,体现了中国青年坚定的爱国立场,对国际社会的深刻认识及中国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网络虚拟空间的情绪表达有助于加强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缓解游行示威等现实冲突起到“安全阀”作用,具有现实“维稳”的正向功能。但是,情绪极化表达中的煽动、谩骂、攻击等非理性部分可能会强化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倾向。当前大陆粉丝与外国或台湾粉丝掀开骂战,可能影响良好国家形象,抵消当前已经取得的文化外交与公共外交效果。

       有力的爱国主义表达需要情理交融,把情感思维发展并上升为理性思维,实现有机结合,才能取得稳固效果,这需要加强对南海仲裁案无效性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分析。青年网民从历史史实、国际法等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发布南海仲裁案的“科普帖”,体现其理性爱国的一面。但是,相较于情绪表达而言,理性层面的分析还是相当不足。爱国主义的“知、情、信、意、行”是相互联系与促进的,其表达需要更多体现理论科学性与论证逻辑性的理性取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