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益人:一个新型社会群体的崛起

作 者:

作者简介:
谭建光,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发展。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中国青年公益人是伴随改革开放时代而诞生的群体,在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进程中发展壮大,他们具体包括青年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组织管理者、青年爱心机构负责人、青年公益传播者、青年公益研究者、青年公益创业者,等等。青年公益人群体发挥的社会价值体现在:扩大社会参与、构筑社会良心、健全社会保护、丰富社会职业等方面。作为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期的新型社会群体,青年公益人将发挥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力。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7)01-0029-07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7.01.004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经历了“政治运动”时期、“经济改革”时期,现在进入“社会建设”或“社会创新”时期。以服务社会人群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志愿团体大量诞生,这些组织中的人群构成了新型的社会群体。作为社会中最活跃、最新锐的力量,青年也成为公益事业发展的率先探索者和实践者。“青年公益人”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社会群体,已经发出了越来越清晰的声音,正在展示着越来越亮丽的形象,同时,发挥了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形成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值得引起学界的关注、分析和研究。结合多年调查研究中与各类公益人的交往与交流,我们对之进行初步总体性描述与分析,以期描绘出这一社会群体的关键轮廓,供大家参考。

       一、青年公益人及其崛起的时代背景

       要分析青年公益人群体,必定涉及“公益、公益人、青年公益人”等概念。百度网站作如下解释,“公益是公共利益的简称。社会公益组织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且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我们对之进行延伸思考和分析,并对“公益人”作出如下界定:公益人就是以公益活动及公益组织发展为职业或半职业工作的人士。公益人与志愿者有异同,相同的都是出于爱心或社会责任而开展服务活动,但志愿者是义务的,公益人有职业性。公益人与爱心人士有异同,相同的是出于爱心和慈善提供捐助、服务,但爱心人士更多是捐助“金钱、物质、时间、精力”,公益人士则是以职业或半职业化方式来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同时,关于青年公益人的群体界定,因为青年年龄有3种划分“14岁至28岁”(团员年龄)、“18岁至35岁”(我国劳动力年龄)、“18岁至45岁”(联合国青年年龄,我国青年联合会年龄),又鉴于青年公益人需要从业资历和经验,故本文采用联合国的年龄界定,界定为18岁至45岁。我们认为,青年公益人的涵义,即以公益为职业或半职业,立志于帮助社会人群、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18岁至45岁青年。所谓“职业”是指部分青年公益人已经以发展公益慈善、志愿服务事业为职业,以提供专业管理与服务来获得生活保障。所谓“半职业”是指部分青年公益人将推动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投入较多的时间,但是他并不需要在这一领域获得全职薪酬保障,而是拥有其他职业收入或者以个人家庭经济条件作为保障。“中国青年对于公益事业的认识不断变化,一开始是单纯的无偿付出;后来逐渐转变为将公益慈善、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这样,公益创业慢慢地成为了中国青年的新选择,这也是与国际潮流相吻合的趋势。”(谭建光,2014a)青年公益人来源于青年志愿者、青年爱心人士、青年文化人士、青年社会工作者,等等,但是将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后,就融入职业发展、生活发展、休闲发展的因素,构成独特的群体要素。具体分析,当代中国青年公益人群体崛起的社会背景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市场经济机遇

       人们通常发现中国开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青年的一般影响,就是让青年追求经济利益、追求物质消费。但是,很多人忽视市场经济对青年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那就是为青年提供自由选择、自由竞争的机会。在计划经济时代,青年的就业岗位及职业发展等权利是掌握在“单位”手中,个人缺乏选择机会,也缺乏公益发展的空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既可以选择面向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就业岗位、职业发展,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志向选择到公益社会组织中就业与发展。调查发现,目前的青年公益人群体,既有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也有曾经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工作之后“跳槽”出来的人才,还有在机关、学校、医院等工作单位而转行的人员。恰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为青年转换职业,进入公益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社会治理需求

       中国从社会管制向社会治理的转型,最关键就是实现从“单一控制”到“多元共治”的转变。然而,“多元如何不混乱、共治如何不冲突”就是转型的最大难题。青年公益人是跳出个人利益,为了公众利益而开展服务、探索创新的,他们更多的是从社会人群的视角考虑问题,从公众合作的角度寻求对策,从理性宽容的视野采取行动。这样,青年公益人就成为“多元共治”“协商合作”的认真学习者、积极践行者。目前,大多数青年公益人在社会组织中发展,他们不仅个人参与社会治理并发挥作用,而且影响社会组织成员理解党和政府的创新与方针政策的变化,成为促进“政社合作、干群合作”的积极因素,有利于构建社会治理的新型关系。

       (三)城乡流动机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流动呈现“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样、越来越灵活”的状况。如果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务工青年”流动,仅仅是低文化、低技能的人群为了谋生单向流动,那么现在则是丰富和复杂的“双向流动”。一方面,农村流动到城市谋生和发展的人群越来越多样化,从文盲、小学文化水平,到大学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水平的都有,他们并不追求固定的工作单位保障;愿意流动到城市的人,不仅仅有“农民工”“劳务工”,也有“北漂”“上漂”“广漂”“深漂”,等等。另一方面,新“知青下乡”开始盛行,成为时尚,即拥有高学历的“白领”青年组团到山区、农村,租赁土地进行有机种植、有机养殖,从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中获得新乐趣、新感受。这些城乡“双向流动”的青年,将公益融入流动生活,通过组建公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为服务群体提供新的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