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研究学科建设困境的超越及其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邓希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青年研究所,北京 100089 邓希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青年本体和青年现象。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青年研究虽然获得了学术积累和历史进步,但仍存在学科属性、学术活力、职业认同困境和发展路径困境。构建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是青年研究获得长足发展的新的历史际遇,有利于青年研究学科困境的突破和超越,是迈向青年研究发展新阶段的有效路径。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作为根本遵循,在西方青年研究关于天性和教养之争、连续性和阶段性之争、早期经验和晚期经验之争等关键理论视角的学术共识基础上,尤其注重青年群体发展的优先地位和引导作用,注重价值观念在青年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能动作用,以及社会实践在青年发展中的决定地位和桥梁作用。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7 年 06 期

字号: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群团工作学科建设,群团工作研究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1]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重要文件中明确提出推进群团工作学科建设进程。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党的群团工作学科建设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共青团工作和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是加强群团工作学科建设的应有之义。实现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以构建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为新路径,实现对青年研究学科建设困境的超越,以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为指导原则,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的学科体系和理论内涵。

       一、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主要困境及其表现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下,我国青年研究继承和创新传统青年思想,引进和吸收西方青年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社会变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青年发展和青年变迁现象进行阐释和回答,在理论引进、学科借鉴、实证研究、政策应用、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为了解青年诉求、认清青年本质、把握青年规律、洞悉青年未来等方面作出了新贡献,使青年研究成为解答青年问题和促进青年发展的重要载体,青年研究日益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客观事实,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社会存在。但是,青年研究在学科建设上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青年研究并未走出学科建设的困境,仍然处在寻找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进程之中。

       (一)青年研究的学科属性困境

       明确的学科属性是学科建设的根基。学科是否成立或独立、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具备以及理论框架是否完善,构成了学科属性的两个关键方面。青年研究是否具有学科成立的条件并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是否具有相对完善的理论框架和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是衡量青年研究学科属性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

       从青年研究的学科条件看,青年研究不断拓展理论领域、丰富理论内涵、深化理论层次,但青年研究理论的进展基本是在学科的外围层次进行铺陈和展开的,未能集中就青年研究的学科独立性和学科独特性进行针对性研究,也未能从分散、多元、多样的青年研究中进行有效提炼和总结概括,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推进缓慢。“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青年研究算不算一门独立的学科、存不存在‘青年学’,至今也没能达成共识。”[2]

       从青年研究的理论进展和理论框架构建方面看,青年研究借用了社会科学中的众多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资源,力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有机融合,借用其他社会科学理论并发展为青年研究的自身内容。尽管对青年和青年现象的研究不断拓展,但对青年主体性和规律性没有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抽象,尚未形成青年发展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规律;尽管对青年研究的理论运用不断丰富,但没有形成有着鲜明理论框架的青年研究,尤其是没有形成有内在逻辑系统的青年发展理论。归结为一点,青年研究依然处于借用其他学科理论的阶段,存在较严重的学术归属不明朗和学术来源不明确的学科困境。

       (二)青年研究的学术活力困境

       学术活力是学科地位的外在表征,对学科队伍建设和学科体系建设产生明显影响。学术活力突出表现为学科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学科的理论贡献度。青年发展、青年现象、青年问题是当前最为现实的社会现象,也是为社会所充分关注的社会现实,亟须青年研究对日益纷繁复杂的青年发展、青年分层、青年流动、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等方面作出科学的分析、阐述和预测。

       从描述、分析和解释青年发展的现状看,青年研究在青年群体的整体画像、重点群体阐述以及青年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但是,青年研究在理论成果与现实要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表现出学科解释力困境。当代中国有相当多的青年新现象、新问题需要青年研究给予阐释和解答;有相当多的青年发展新规律、新特征需要青年研究给予概括和提升。但是,面对具有丰富内涵和典型特色的巨大青年群体,却未能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缺乏体现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理论内涵。这既表现为青年发展的规律性探索不足与现有青年研究的碎片化解释力弱并存的学科现实,还表现为青年发展和青年问题日趋复杂与青年研究解释能力滞后之间的矛盾。

       青年研究在理论贡献方面存在着理论贡献弱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大量翻译和引介了西方青年研究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视野,但青年研究对西方青年研究理论和研究范式的过多借鉴,一直存在着学科理论成果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逆差”。另一方面,尽管相当多的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对青年本体、青年问题、青年现象等进行了深刻的具体研究,青年研究进行了积极的学术积累,也丰富了社会科学的研究内容,但这些学术积淀仍是自发的、分散的、不系统的、缺乏核心的学术领域,对社会科学发展和青年研究理论进步所产生的成效并不明显。

       (三)青年研究的职业认同困境

       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和载体,青年研究的理论发展需要一批素质全面的科研队伍,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需要职业认同度高和稳定从事青年相关研究的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近年来,以青年研究为主要学术方向的科研人员也在不断增多。原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罗梅在2012年召开的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一大批来自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硕士成为青少年研究的新生力量,改善了青少年研究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研究范式。这些都为青少年研究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3]但是,青年研究队伍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即职业声望、职业认同和职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未得到本质上的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