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主义的虚无思想倾向评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永庆,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济南 250014

原文出处: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集体主义的虚无思想倾向以市场经济改变了原有的利益关系格局、集体主义价值观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多元文化对人们价值观产生影响等为由,否认集体主义的重要作用。集体主义虚无思想倾向看不到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联系,对集体主义缺乏基本的科学态度,没有理解其深刻内涵,方法论上采取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方式。要坚持正确的舆论价值导向,建构科学的集体主义价值转化机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不同道德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消除集体主义的虚无思想倾向之不良影响。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04(2017)02-0056-08

       当今道德领域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不应再作为道德生活的核心规范而居于重要地位,非议和诋毁集体主义,甚至试图以各种非社会主义价值观混淆社会的主流文化。这种虚无思想倾向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就其产生的背景、缺陷及相应对策提出个人看法,以求教正。

       一、集体主义的虚无思想倾向产生的原因

       集体主义的虚无思想倾向的产生,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多方面原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利益关系的纵横交错及利益关注点的转移,改变了原有的利益关系格局,使得人们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一些不正确的观点。首先是对市场经济认识模糊。市场经济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或日利益的最大化。一定意义上,任何市场主体既有权利保护和获得利益的满足,也有义务维护市场经济有序发展,包括个人主体和集体主体在市场面前都是平等的。但是,市场经济更具有竞争性,在争取利益的市场活动过程中,市场为进入其中的任何一个主体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建构起各类主体相互争胜的宽大平台。正如亚当·斯密所言,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都在努力地“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而且“他所盘算的也只能是他自己的利益”,①他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需求。此外,市场经济还具有主体性。尽管有市场规律的约束,但是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市场主体可以进行自觉自愿的选择,且能够为自己带来一定的利益。在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关系中,他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市场经济活动。一些人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市场经济的特点,只意识到市场主体是平等的,每个主体都需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满足问题,看不到市场主体的差异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片面地认为以集体利益或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正确的,选择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未必就是不对的;认为相对于个人来说,集体主义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是不平等的,也是对个人权利的忽视。因而对集体主义采取了虚无或摒弃的态度。

       其次,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使一部分人的个人利益或团体利益没有得到完全实现,或者说在市场经济中没有达到期望值,产生了一定的挫折感。在他们看来,现实社会中不能指望任何人帮助自己,只有自己救自己,甚至认为社会、集体都是不存在的,进而形成了虚无思想倾向。实际上,人们应该明白任何经济形式都不是万能的,计划经济不可能保证所有利益主体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市场经济当然也无法使人们的利益得以平均实现。同时,任何一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人们需要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改变自身。“人改变着他生活在期间的世界,但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他也极大地改变了作为人的自身。”②不能把现实利益的满足理想化,更不能以自身利益实现为标准衡量经济的发展,甚至取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另外,人们应该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的框架中发展完善的,它对过去的市场形式有超越,也有承继,是在对以往各种经济形式的吸收改造中得以发展的,不能完全割断经济发展的历史链条而孤立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还应该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对于不同主体利益的实现也在逐渐趋于平衡和谐。但虚无思想倾向并没有考虑到这些,而是单纯地把市场经济当成可以医治一切的灵丹妙药,一旦出现问题,就把责任推到集体主义身上。

       再次,市场经济本身的局限性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得人们只关注利益的实现,而没有意识到利益的取得不仅要合法合理,还要遵循再分配的社会原则。一些人认为依靠自身实力获得利益满足,这是自己的事情,而没有看到社会提供的资源以及他人的协助。市场经济存在竞争,如果没有政府的调控及规章的制约,就会陷于无序的自由竞争状态。一些人错误地以为市场经济既然是比实力、靠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关心和顾及集体和他人,集体主义对人们获取自身利益是一种阻碍。

       第二,集体主义发展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实践中的一些失误与偏差,导致人们对此有不同看法,也会产生集体主义的虚无思想倾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发挥了较大作用,但由于面临的复杂社会历史环境和艰巨的社会发展任务,集体主义具有一些强制性的、由国家推行的、大都是作为他律存在的道德要求的一面更为加强,有时甚至仅仅作为满足集体利益的规范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挫伤,集体主义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有时集体主义还被赋予政治的功能,甚至被当成不得不遵循的硬性要求。这种强制性的政治规范运用于道德领域,对人们造成一定伤害,尤其是当个人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成为集体的附属,个人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实现。如果在一定时期,个人做出自我牺牲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总让个人为集体让步,个人和集体的矛盾就会尖锐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了个人主体性,使个人与集体关系发生了变化。当下人们表达个人利益的愿望增加,力图以平等的身份对集体提出个人的意愿要求,“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③。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下的人们不再一味地遵从集体或国家提倡的道德要求,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实现问题。尤其是当利益表达机制受阻及利益分配不公正时,就会出现十分强烈的对立情绪直至矛盾激化。因而人们产生对集体主义若即若离,甚至有逐渐远去的倾向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集体主义有一个不断科学化的过程。不能要求集体主义在当下尽善尽美,它需要不断解决矛盾、矫正自身,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自我调整,在这一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不能正确理解或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产生集体主义的虚无思想倾向。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④。集体主义也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社会存在发生变化,集体主义就必须不断完善与超越。目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换,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对社会各个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同时,人们“生产着他们的社会及其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与他们的社会一道发生着变化”⑤,如何调整和解决人们出现的利益冲突与矛盾,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在前进中舍去不合时宜的内容,重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当下集体主义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如果看不到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不能及时顺应客观要求,集体主义就难以实现,就会出现虚无思想倾向。另一方面,对集体主义有一个认识与把握的角度问题。既不能以工具理性对待集体主义,把它作为一种所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的手段,更不能以功利主义的观点审视集体主义,使其仅仅成为获取某种现实利益的工具。必须面对人们的实际需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标准和尺度,对人们的行为给予方法论的指导。如果仅仅从现实利益满足的视角,或以实用主义解读集体主义,就可能产生虚无的态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