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227(2016)11-1645-09 交通基础设施作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深刻影响着区域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可达性作为区域交通网络及城市发展的重要测度指标,从相对优势区位的角度影响着区域及城市间“流”体资源的速度、频率及发展公平性等方面,进而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是使各区域在新的空间经济格局中进行角色调整、重新组织的重要原因。因此,可达性是空间经济结构再组织的“发生器”[1]。 交通网络的演进引发中心城市可达性的格局演变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外对城市可达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达性理论[2~9]及相关实证分析[10~15]。可达性是一个灵活的概念,只有在根据实际问题对其进行定义和计算时,人们才会使用诸多含义当中的一个[3]。有学者认为,可达性是克服空间阻隔的难易程度,某点到达另外一点的空间阻隔大,则可差性差,空间阻隔小,则可达性好[4,5]。也有学者认为,可达性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接近的发展机会数量,数量越多,可达性越好,反之可达性差[6,7]。还有学者认为,可达性是空间对象相互作用的潜力,某点所受的相互作用力大,则该点可达性好,反之可达性差[8]。尽管可达性缺少一个统一的精确定义,但学者们普遍认为交通系统可以将可达性的基本含义与个体在空间中移动的能力相联系,认为可达性是指利用一种特定的交通系统从某一给定区位到达活动区位的便利程度[9]。随着可达性概念的逐步丰富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基于交通路网进行了一系列研究,Gutierrez和Gonzalez以跨欧洲高速铁路网为研究对象对欧洲城市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定量研究[10];Sasaki等对日本新干线所引起的可达性变化及其对区域经济和扩散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11];María Henar对欧盟公路运输及其可达性影响进行分析,证明了可达性改善的边际效应[12];Jerry Olsson证明了可达性改善与区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性[13];Shalini Kanuganti等对印度PMGSY公路所引起的可达性变化对农村医疗设施的分布进行了相关研究[14];Daniele La Rosa基于可达性方法对Catania城市绿地空间分布进行评价分析[15]。 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以及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网。目前,国内的可达性研究大多基于时间距离,认为单位时间内能到达的范围越大,则可达性越好[16~21],蒋海兵[16]、孟德友[17]、杨金华[18]、赵丹[19]、陈琳[20]等分别对京沪高铁沿线、河南、湖南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及赣南地区进行了定量分析。从当前相关文献可知,现有研究多仅考虑时间距离,忽略了到达机会,而在交通发展比较均衡的条件下,如果考虑选择机会和周转时间,交通密度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时间可达性,从而影响出行成本。特别是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使周转时间在出行时间中的占比显得更为突出,站点的选择机会成为可达性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本研究基于中国铁路客运运行图,从运行列车数量角度分析中心城市出行机会,并进行中心城市功能类型划分,探讨城市与铁路客运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机制,在推进可达性分析方法创新及城市可达性格局变化实证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数据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中国城市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可从城际列车运行情况中反映出来[21]。城市节点的列车运行从出发地分类可分为始发列车和停靠列车,从列车属性可分为高速列车、动车和普通列车。本研究为了比较的需要,将两种不同分类合并,即将列车分成始发和停靠,但如在始发和停靠列车当中有高铁或动车,则在类型中进行标注,就形成了始发、停靠、动车、高铁4种类型。考虑到高铁运行前后对中国铁路客运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北京极品时刻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极品时刻表(2009年1月11日和2014年6月22日),从不同出发地、不同列车属性等方面探讨中国城市铁路客运变化,以反映中国城市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中国现有城市657个(不含港澳台),其中直辖市4个,副省级市15个,地级市270个,县级市368个[22]。考虑到数据处理的复杂性,提取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共289个。其中,2009年1月开通铁路客运的地级以上城市245个,2014年6月则达到了260个,这些城市中均包括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市和所有省会城市。 1.2 研究方法 1.2.1 标准差指数和变异系数 区域差距可以分为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测试区域差距的方法一般有标准差指数、级差指数、极比指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广义熵指数和锡尔指数等。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标准差指数(S)和变异系数(V)可以同时从相对和绝对意义上测度出区域内某一要素的差距[23],研究利用标准差指数及变异系数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列车停靠数量进行相关测度、以揭示地级以上城市的列车停靠数量的区域差异。标准差指数及变异系数测算公式如下:
式中:
为第i个城市的列车停靠数量;N为城市个数;
为N个城市列车停靠数量的平均值。S值越大,表示相对差距越大,V值越大,表明绝对差距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