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0后”到“00后”: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简介:
张旭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 副编审 孙宏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赵霞,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 副研究员,博士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本报告基于2005年、2010年、2015年三次“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调查数据,从学习、价值观、消费、休闲生活、网络使用、亲子关系、校园环境等方面对“90后”与“00后”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代际差异的表现及成因,并就促进我国少年儿童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7 年 05 期

字号:

       为全面及时了解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发展状况,同时通过持续、纵向的对比研究探索中国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先后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在全国十个省市进行了三次“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本报告重点强调2005年和2015年,即“90后”和“00后”的代际对比——对“90后”和“00后”特征的描述分别以2005年和2015年的调查数据为根据,“95后”以2010年的调查数据为根据。

       2015年的调查于2015年5月—11月进行,在北京、广东、上海、山东、辽宁、河南、湖南、四川、云南和陕西10个省42个区县162所中小学(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360份,其中男生占47.6%,女生占52.4%;小学生占53.1%,中学生占46.9%;城乡样本各半。

       一、“00后”的学习呈现负担重、动机务实、期望理性等特征

       1.“00后”学习负担更重,在校时间更长,家庭作业时间超标严重,上课外班时间显著增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减负政策,“减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次研究主要以学生的在校时间来衡量课堂负担,以家庭作业时间来衡量课业负担,以课外班时间来衡量课外负担。

       调查数据显示,“00后”小学生平均在校8.1小时,比“90后”小学生增加了0.6小时;“00后”初中生平均在校11.0小时,比“90后”初中生增加了0.4小时。与“95后”相比,“00后”小学生平均在学校时间延长1.4小时,“00后”初中生平均在校时间延长3.3小时。可见,学生在校时间出现了先降后升的趋势。“95后”在校时间比“90后”大幅度降低,到“00后”又大幅度拉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

       2010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吹响了“减负”集结号[1],这或许是2010年调查数据偏低的重要原因。但是,5年过去了,少年儿童的在校时间不仅没有缩短反而延长。

       2013年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建议,小学每日家庭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中学不超过1.5小时[2]。本次调查统计适当放宽,以小学不超过1小时、中学不超过2小时为标准来衡量家庭作业时间的变化。学习日“00后”小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超出标准0.7个小时,超标人数比例达66.4%;初中生超出1小时,超标比例达78.5%。休息日“00后”小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超出1.8小时,超标比例达81.1%;初中生超出2.3小时,超标比例达87.1%。与“90后”相比,学习日“00后”小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延长0.2小时,超标比例增加10.2%;休息日时间延长0.6小时,超标比例增加10.6%。与“90后”相比,学习日“00后”初中生做家庭作业时间延长0.3小时、超标比例增加33.4%;休息日延长0.8小时、超标比例增加29.4%(表1)。

      

       对“00后”上课外班的时间进行比较发现,休息日“00后”上课外班时间为2.1小时,是学习日的2.6倍多;不论是学习日还是休息日,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少年儿童上课外班的时间逐步增加,而且休息日的增幅超过学习日;“00后”与“90后”上课外班时间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学习日“00后”上课外班时间为0.8小时,是“90后”的2倍,休息日上课外班的时间则是“90后”的3倍。这表明,和“90后”相比,“00后”的课外负担有显著增加。

       伴随学习负担的加重,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被挤压,睡眠不足的情况愈加严重。学习日,“00后”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的高达57.0%,较“90后”增加了6.2%;休息日也有34.5%睡眠不足9小时,比“90后”多1.7%。

       由此可见,“00后”的学习负担没有减轻反而更加沉重,在校时间更长,家庭作业时间超标更严重,上课外班时间显著增加,睡眠不足情况愈加严重。和“95后”比,“00后”做家庭作业时间缩短,但上课外班的时间一直呈增长趋势。这说明少年儿童的学习负担出现了从课业负担向课外负担转移的特点。学校虽然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但是家庭又在课外为少年儿童增加了新的负担。

       2.“00后”学习动机更加务实,为了造福社会而学习的比例下降显著

       表2显示,54.3%的“00后”学习的主要动机是将来有好工作、适应社会竞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些目的可归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即学习是为了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90后”相比,这类学习动机逐渐上升,共增长3.3%。

      

       另一个变化显著的趋势是学生认知的内驱力在下降。认知驱力是一种内部动机,它是学习动机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00后”学习动机是将来造福社会、喜欢读书、使自己更聪明的比例共计29.2%,和“90后”相比呈现下降趋势,共下降4.7%。

       此外,还有15.5%的“00后”学习主要是为了让父母满意、不想被老师惩罚或让同学看得起,这类学习动机可以归为附属的内驱力,和“90后”相比,略有上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