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朋友对悠悠妈说,悠悠不爱吃饭,送去幼儿园就好了,让老师管管她。对持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我只能礼貌性地笑笑,因为这同时暴露了两个问题—— 首先,这些家长认可了一部分国内幼儿园老师的纪律管教法,即对孩子从外界施加压力,树立老师的权威,本质是把孩子内在的怕转换成外在的听老师的话。 其次,说这种话的家长意图把教育的责任推给老师。 事实上,有很多在家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虽然在老师的管教下在幼儿园有所改变,可是回到家还是变身小霸王,追着喂饭才肯吃几口。 为什么?正是纪律与规则的区别,纪律的本质是恐吓与害怕,规则的本质是认同与内化。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仅仅是遵守纪律,那么一旦他脱离权威环境,就感到没有必要继续遵守纪律了。长期以往,还很容易培养出欺软怕硬的不健全人格。 相反地,如果孩子学到的是规则,在互相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认同人人都应遵守的规则,那么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有没有人监督他,他都会自觉地去遵守规则,主动去维护公平和正义。 在德国,没有“听话”一说,德国老师和孩子不是上下级关系,他们给孩子带来的更多的是支持、引导、陪伴与启发。德国幼儿园最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 不好好吃饭——“吃饭时要专注,吃饱了再下桌” 德国幼儿园的餐桌上,老师不要求孩子必须把碗里的饭菜吃完,吃多吃少由孩子个人决定,老师不会干涉。但有一条原则——吃饭时一定要坐在桌前,一旦孩子中途离开餐桌,就被视为已经吃饱,不允许再回来接着吃。 在悠悠的入园适应期,我曾陪同她在幼儿园用餐,亲眼目睹到德国老师严格的一面:当时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吃了几口就想跑下桌玩,老师只是问了他一句“吃饱了没有”,行动上没有任何阻止。小男孩玩了一会儿又跑回餐桌前,就在他伸手准备去拿食物的时候,老师一把夺过他的盘子,将盘子里的食物迅速倒进旁边的垃圾桶里,然后温和而坚定地告诉他:“吃饭时要专注,吃饱了再下桌。下桌就表明吃饱了,不能再回来接着吃。” 这个场景很多家长看了,估计会觉得老师是在惩罚孩子,对孩子太严了。但德国老师毫不避讳地当着我的面做了这一切,说明在老师眼里,这是理所当然的做法。的确,这种做法就是正面管教中着重提倡的自然结果法,即让孩子自己体会行为的自然结果,并学会承担。 不吃饭会饿,不穿衣会冷,不洗手会生病,这些都是自然结果。通过自然结果,孩子学到的是内化的规则,自发愿意遵守。而刻意的惩罚和恐吓要么只能奏效一时,要么会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双方陷入权力之争。况且,小孩子肚子饿不饿、该吃多少,他自己心里最有数。 不收纳整理——“一日三餐,一天四次” 德国幼儿园的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且无比佩服的规则是收纳整理。相信很多有宝宝的家庭都有这样的困扰:家里的玩具散落得到处都是,好不容易收拾好,没一会功夫又被宝宝弄得乱七八糟! 德国幼儿园对此采取的是身教和熏陶。比如,悠悠所在的儿园每天都要收纳整理四次:早上自由活动后、晨会之前,要收纳一次;吃完早饭、玩玩游戏,出发去森林(或院子)前,要收纳一次;户外活动回来,吃完午饭,午睡时要收纳一次;下午放学前,要收纳一次。 每次开始进行下一个活动之前,都要先收纳整理一番。每一次收纳都要把教室里散落的玩具和家具全部放回原位,从无例外。虽然每天重复四次同样的收纳工作在很多国人看来是在做无用功、浪费时间,但也正是这样幼儿园里日复一日贯彻执行的收纳整理规则,培养了德国人从小讲干净、爱整洁、会收纳的良好生活习惯。 在收纳的时候,老师并没有强迫孩子们参与,一般都是老师先动手,嘴里号召着孩子们来帮忙,小孩子一听到老师需要帮忙,大多数都会踊跃地伸出援手,不帮忙的小孩也不会被强迫,等着时间发挥作用。久而久之,形成了惯例,一到收纳整理的时间,孩子们就会主动帮忙。 爱争抢玩具——“先来后到” 遇到孩子们争抢玩具时,德国老师一般都遵循先来后到原则,并没有强迫孩子分享。 一个玩具谁先拿在手里谁就有先玩的权利,如果另一个孩子过来抢玩具,老师会明确制止他,并告诉孩子:“这个玩具别人已经在玩了,你可以等别人玩完了再玩,或者先玩其他的。”边说边指着另一个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时,如果一个孩子一直霸占着一个玩具不放,老师会向这个孩子建议:“再玩5分钟就给A玩了哦,你看他都等了好久!”,然后再转头对A说:“你玩10分钟就换B玩了哦,大家要轮流玩!” 不好好喝水——“喝水要坐着,喝完再去玩” 德国幼儿园在喝水上是非常随意的,孩子想喝就喝,喝多喝少自己决定。但有一个规则孩子必须遵守:喝水时一定要坐在放水的桌边,喝完再起身去玩。 这样规定是为了让孩子喝水时专心,以免边走边喝呛到,或者水洒出来弄湿地面发生滑倒。该规则的制定是出于孩子的安全考虑,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喝水习惯。 不好好午睡——“别人休息时不打扰” 德国幼儿园没有强制性午睡,不想睡的孩子可以自由活动,但有一条规则需要遵守:不能在别的孩子午休时大声喧哗。 你不睡是你的自由,但打扰到其他在睡觉的孩子就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