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认同转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蓉生,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海君,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原文出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内容提要: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转化,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实效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渠道、主阵地的迫切任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科学转化,应遵循大众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机理,着眼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的认同过程,实现由形式认同向实质认同、理论认同向心理认同、评价认同向实践认同的转化,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效性。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7 年 05 期

字号:

      衡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根本在于其能否成为整个社会普遍接受认同的价值准则,能否成为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价值实践。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限于知识概念、理论观念、评价准则层面的形式认同、理论认同、评价认同,而无法实现实质认同、心理认同、实践认同。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实效的症结所在,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必须着眼于认知、情感、行为的认同过程,实现由形式认同向实质认同的转化、由理论认同向心理认同的转化、由评价认同向实践认同的转化,切实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一、着眼认知过程:实现由形式认同向实质认同的转化

      社会大众的普遍认知、认同,是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逻辑起点与前提。当前,部分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还基本局限在对24个字的知识性理解的层面,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重要意蕴、三个层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等实质性、根本性的问题缺乏认知。宣传教育工作中如果抓不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就谈不上理论的彻底性和说服力,自然难以获得大众的普遍接受与认同,因而难以取得实效。为此,应着力讲清楚、说明白、道透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真内蕴,解决大众的意义建构问题,推动形式认同向实质认同转化。

      1.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涵养

      以“三个倡导”“24字”为基本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厚的现实根源、深层的文化基因和广泛的文明借鉴,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169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源泉与智慧借鉴,回答了“其为何”的根本问题。

      首先,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三个层面的24个字涵盖了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要求,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例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2]25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平等”“公正”等价值观是与此相契合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在经济、社会层面的本质要求。

      其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对历史的传承,且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基因,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例如,“和谐”“诚信”“友善”等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在价值取向与选择上是不谋而合的。

      最后,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3]203-20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价值观正是在批判借鉴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而作出的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意义的深刻凝练与鲜活表达。

      2.说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蕴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明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科学回答和解决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现实问题,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明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高度统一的,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富强”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价值目标;“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价值目标;“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价值目标。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明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是高度一致的。“自由”体现了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追求;“平等”体现了保证每个人享有平等权利,实现整个社会平等的价值追求;“公正”体现了维护社会和谐有序,建立公平正义社会秩序的价值追求;“法治”体现了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价值追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