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因其富饶的自然资源、优惠的多边协议、灵活的政策法规和积极吸引外资的政府,近年来逐步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技创新温床,鼓励了大量的本土和跨国企业在拉美的土地上建立起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企业,发展可持续经济。近年来,拉丁美洲的“绿色科技”产业发展迅猛,大量的欧美企业涌入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通过独资或合资形式开发基于科技创新的产业和项目。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科技创新是“将创意转化为更佳的产品向市场推广,开发出更优化的流程服务于制造业,或转变服务社会的新方法”①。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帮助解决社会民生和环境问题以及消除贫困,历来为各国政府看重,并将其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中,同为发展中经济体的中国和拉美国家均在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高国家竞争力,中拉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主要通过梳理和分析拉美科技创新产业在21世纪的发展现状和特征,为未来中拉产业合作中科技创新领域的潜能和空间提供分析基础。 一 拉美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况 在历史上,拉丁美洲科技创新水平曾长期处于发展中经济体的中下游水平。阿尔科塔和佩雷斯对拉丁美洲在21世纪之前的创新体系和技术特长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认为拉美国家创新体系自1950年以来逐渐走弱,政府部门与企业和学界的联系疏远,而在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上的投资比重很低。这导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②在拉美债务危机爆发之后,其科技创新产业多年来更是停滞不前。拉美科技创新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迟缓,其中部分原因可归结于外来投资的下降。由于投资和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债务危机期间的资本外流无疑会导致本国科技创新水平的停滞乃至下降。霍尔和马菲奥认为,拉丁美洲国家私人企业的研发投资水平很低,缺乏技术工人是制约科技创新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③进入21世纪后,拉美国家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依然极不均衡,逊于世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一方面,拉美的精英教育水平出色,培养出了一批合格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但初级教育的缺失使得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无法参与国家和整个区域的科技创新。这一结论是基于莱德曼和马洛尼的研究,他们还分析发现了拉丁美洲私人部门研发投资水平低下的六大原因:因宏观经济波动而导致的短暂规划周期、金融限制、薄弱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机构水平较低、用于科技创新的政府资源机动性低、对于自然资源开发的依赖性。④ 除了上述从整个地区的角度综述科技创新水平的学术研究,另有相当一部分研究从产业的角度切入,分国别研究科技创新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使用巴西制造业数据的德尼格里等人发现,在进行产品和生产模式的科技创新之后,企业的固定资产有了17%~19%的增加。⑤但使用世界银行巴西数据的葛伊德霍伊斯认为,在生产效率和科技创新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科技创新仅有助于提高销量。⑥胡诺夫斯基、阿扎和洛佩兹通过分析阿根廷制造业的数据得出结论:科技创新(产品和生产流程)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科技创新过程越长,则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的程度越高。⑦但贝纳旺特基于智利的数据则有截然相反的结论:公司的生产效率不受研究经费影响。⑧这几篇研究成果发表时间相近,采用的数据年代也相近(均为20世纪90年代之后),其结论的不同说明了拉美各国科技创新的差距。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经济高速发展和原材料需求的日益攀升,拉丁美洲的经济情况普遍趋于好转,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也随之加大,并有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借着1999年布达佩斯世界科技大会的机会,拉美主要国家又一次将科技创新放在了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之中。尽管拉美主要国家均表达了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但其科技创新产业的整体规模至今没有准确的统计口径。通过一些国际机构的统计数据可以看见其冰山一角,本文选用了世界银行关于21世纪以来的世界发展指数,作为对拉丁美洲科技创新水平的基本分析指标。
基于表1的数据,对于进入21世纪以来的拉美科技创新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拉丁美洲国家整体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但始终没有超过GDP的1%,目前最高值是2011年的0.84%(2011年以后的数据尚未收录入数据库),而OECD成员国这一指标约为2.2%~2.4%。由此可见,拉丁美洲在科技创新投入水平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经济体。 第二,在专利申请一项中,非直接居民的数量远远高于直接居民,这意味着拉美境内的技术专利创新主要来自非本国居民,二者间的数量差异最高超过700%。该指标同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第三,与专利申请情况不同,商标申请指标项中,直接居民申请数高于非直接居民,二者比例约为2∶1并逐年扩大,大量的商标和企业注册由本国人员注册完成,这或许与拉美国家复杂的投资政策和本土保护意识强烈的投资环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