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开发区建设作为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政策举措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截止到2015年,我国已经建立491家国家级开发区,其中包括219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29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3家保税区、63家出口加工区、15家边境合作区和52家其他类型开发区,还存在数量众多的省级开发区。一些学者认为,开发区建设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对中国的外资吸引、出口贸易和经济绩效增长都具有重要作用[1-3]。这些研究无疑为我们评估开发区建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有益的经验证据,然而一个同样重要却较少被关注的问题是:开发区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何种效果?换言之,开发区是否在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周边地区尤其是相邻地区带来辐射效果? 回顾中国开发区建设的历程不难发现,开发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了“试点实验”的角色,即首先以一些独立的试点城市来进行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然后通过总结其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而广之,达到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正是由于开发区在经济改革进程中的实验性质,我们可以预期开发区建设不仅可以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繁荣,还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同样重要的窗口示范作用与辐射效果。显然,客观评估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要关注开发区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不可忽视开发区的区域联动与增长外溢效应。大量经验文献都支持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外溢与关联效应[4-5],微观企业之间的外溢作用也得到众多研究文献的证实。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开发区在带来正向的窗口辐射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负面影响。换言之,开发区建设非但没有有力地推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还可能对后者造成挤压效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已经形成了开发区建设的浪潮,各级地方政府纷纷热衷于开发区申请与建设,各种名目、种类繁多的开发区遍地开花。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开发区的区域辐射功能,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开发区的区域挤出效应。一是资源转移效应(resource-shifting)。由于承载着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政策定位,开发区通常享受着土地出让、税收减免与关税减免、利用外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凭借自身的倾斜性政策手段,开发区在促进区内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吸纳、转移相邻城市的生产要素与资源。二是恶性竞争效应(crowding-out effect)。现有研究广泛认为财政分权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地方官员之间的经济竞赛提供了足够的激励,即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谋求经济业绩而展开了激烈的地方经济增长竞赛。在强烈的地方经济增长激励下,开发区建设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政策工具与策略选择,甚至导致区域之间尤其是同一省份内部的恶性竞争,挤占周边地区企业的发展空间与增长潜力。例如,Givord et al.[6]针对法国免税区的一项研究发现,免税区在促进区内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周边地区企业经营产生负面的挤占效应。作者强调,这一结果意味着人们通常倾向于高估免税区的政策效果,因为其对区内企业的促进效应很大程度上会被其负向的挤出效应所抵消。Ruane and Sutherland[7]、Lawless[8]也都发现,出口企业之间的外溢效果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甚至会产生负向的外溢效应。因此,有别于以往关于开发区的研究,本文的核心观点是,由于中国开发区的过度开发现象,开发区在促进区内企业繁荣的同时,可能会对周边地区企业发展产生负向的外溢效应。 大量文献强调影响外溢效果大小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地理距离的远近,认为地理位置邻近的企业之间外溢效应最显著[9-10]。同时,开发区作为地方政府经济竞赛的工具,其外溢效果也会受到政治距离的影响。基于以GDP增长率为主的政治晋升考核体制[11-12],地方官员非但没有动力来引导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反而在经济增长竞赛中形成了区域恶性竞争。因此,本文在构建开发区外溢指标时主要的依据是开发区的地理距离邻近和政治距离邻近程度。具体地,为进一步考察地理距离和政治距离对开发区外溢效应的影响,我们引入三个度量指标。一是同一省份其他城市的开发区密度(SPOSEZ,intensity of SEZ of other cities in the same province),定义为城市i所在的省份内其他城市的开发区总数与其他城市数目之比。它反映了政治邻近但地理不邻近的开发区对周边地区企业的外溢和挤出效应,是来自同一行政区域内部地区的外溢效应。二是同一省份相邻城市的开发区密度(SPNSEZ,intensity of SEZ of neighbor cities in the same province),定义为城市i相同省份相邻城市的平均开发区数。它反映了政治邻近且地理邻近的开发区对周边地区企业的外溢和挤出效应,是来自同一行政区域内部地理距离邻近地区的外溢效应。比较SPOSEZ和SPNSEZ的大小,可以进一步考察地理距离对经济开发区辐射效果的影响。三是非同一省份相邻城市的开发区密度(SONSEZ,intensity of SEZ of neighbor cities in the other provinces),定义为城市i不同省份相邻城市的平均开发区数。它反映了地理邻近但政治不邻近的开发区对周边地区企业的外溢和挤出效应,是来自不同行政区域地理距离邻近地区的外溢效应。比较SPNSEZ和SONSEZ的作用大小,可以辨别政治距离对开发区辐射效果的影响。 本文详细搜集了2000-2006年城市层面开发区的数据,并结合中国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已有文献大多从宏观区域层面考察开发区的经济绩效[1],这一做法固然能够揭示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然而弊端在于即使在同一城市内部,不同行业的企业也会受到差异性影响。因此,本文匹配微观企业数据和城市层面的开发区数据,从微观企业角度细致地考察周边地区开发区建设对本城市企业绩效的影响。具体地,为了全面衡量开发区外溢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我们综合考察其对企业生产率、出口密集度、企业存活期限、销售收入等绩效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