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公共主义发展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湛,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桑明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公共主义发展观是以积累和创造社会公共性为目标,以符合公共性的标准为尺度的社会发展观念,强调发展的主体、动力、过程、目的、方式的公共性。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迫切需要公共主义发展观。公共主义发展观是在超越现代主义发展观和后现代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意味着发展范式由主体性向公共性的转换。在当代,公共主义发展的现实基础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公共性水平的提升。其实现途径在于立足市场经济发挥资本能动作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市场和国家之间平衡的张力。中国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公共主义发展观的时代表达,既具有鲜明的中国意义,也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7 年 05 期

字号:

       人类社会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趋势发展的。当今世界,交往普遍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事实表明,从主体性走向公共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问题和逻辑的深刻反思和系统把握。判断一种发展观是否具有科学性,标准就在于是否把握、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趋势,而趋势总是指向未来的。当代社会公共主义的发展趋势,在客观上要求人类发展观念由主体性到公共性的转换。因此,提出和倡导一种公共主义发展观,并对这种发展观的出场语境、范式转换、现实基础、实现路径和时代价值加以探讨,就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重要课题。

       一、公共主义发展观:概念和特征

       说到公共主义,首先要从“公共”(the public)这一概念出发。从语言的能指关系看,公共是与私人相对应的,没有私人也就没有公共,反之,没有公共也就没有私人,公共与私人互为能指赋值的前提。从语言的具体语境看,公共既可以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具有关联性的空间和领域,也可以指判断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具有关联性的尺度或标准。前者是公共的内容含义,后者是公共的形式含义。

       作为“公共”的衍生概念,“公共性”一方面是指衡量主体间的空间和领域是否为公共空间和公共领域、主体间的关系是否为公共关系的形式化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是指公共参与者共同创造出来并可以被公共主体分享的社会属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公共性已成为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价值诉求。这种价值诉求上升为一种理论主张和社会学说,便出现了哲学意义上的公共主义。“在社会生活中,重视和强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公共性的思潮可以称之为公共主义。公共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理想观念,又是一种社会理解方式,进而也是一种社会实践主张。”[1]

       作为一种理论主张,公共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中表现为不同的学说。在古代中国有“天下大同”思想,在近代中国有三民主义,在近代西方有空想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有蒲鲁东、拉萨尔等人的社会主义观点。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扬弃人类思想史上的公共主义思潮,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这种主张“土地、工厂都是公共的,实行共同劳动”[2](P293)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公共主义理论。

       哲学意义上的“发展”是与“运动”紧密联系的概念。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否发展、怎样发展,以及发展的本质、主体、动力、过程、目标、理念、方法、规律、尺度等观点和学说构成了发展观。概念清晰、逻辑完善、理论完备的发展观表达,也被称为发展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发展观和发展哲学的数量和类型很多。在发展的本质及其基本问题上持公共主义立场的发展观,可以称为公共主义发展观。当代公共主义发展观既不同于西方价值体系中的个人主义发展观,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发展观,而是以积累和创造社会公共性为目标、以符合和发展社会公共性为尺度的社会发展观念。创造和符合公共性是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判断标准。

       第一,发展主体和动力的公共性。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无数“现实的人”的活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历史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个人的“私力”,也不是单个人“私力”的简单叠加,公共主体的“公力”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发展过程的公共性。发展是动态的过程,过程中每一阶段发展的公共性都会影响整体发展的公共性。同时,公共性本身也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承载于社会发展的过程性之中。发展过程的公共性包含两层含义:在时间序列上,发展的各个环节间具有公共性;在空间序列上,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公共性。

       第三,发展目的的公共性。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P295)。目的性使人类区别于动物,社会发展区别于自然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发展的目的会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方向,而发展的方向则直接决定发展的结果。公共主义发展观强调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每个人的解放与其他人的解放的关联性和一致性,这无疑是一种公共性。

       第四,发展方式和手段的公共性。社会发展是人类自觉对现实世界进行改造的过程。人类对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改造活动呈现一定的方式,这种方式也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手段。在社会发展中,手段的公共性直接影响结果的公共性。公共主义发展观反对以损害自然界和他人利益为代价的“不择手段”的发展方式,主张维护公共利益、创造公共条件、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公共发展的手段和方式。

       公共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时代体现。作为一种发展哲学的核心观念,公共主义发展观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提出的。它的基本观点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同时,公共主义发展观又是在反思当代社会重大发展问题基础上提出的,反映、把握、顺应和引领了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新时期时代精神的精华。

       二、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出场语境

       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当代出场,是对思想史上既有发展观的扬弃和发展。在以往的发展观中,现代主义发展观和后现代主义发展观是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种观念。思想界这两种对立观点的激烈争论,以及超越这两种观点的理论探讨,构成了公共主义发展观的出场语境。

       现代主义发展观是与前现代主义发展观相对应的发展观念,其概念和内涵在与前现代主义发展观的比较中得以显现。在发展主体上,前现代主义发展观认为,发展的主体是神、上帝或“天”;现代主义发展观认为,发展的主体是人。在逻辑思维上,前现代主义发展观贯穿的是信仰逻辑;现代主义发展观的思维方式是科学逻辑。在发展动力上,前现代主义发展观认为,发展的动力是神、上帝或“天”的意志;现代主义发展观认为,发展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在发展目标和手段上,前现代主义发展观认为,天国、彼岸或来世是目标,人是手段;现代主义发展观认为,人是自在的目的本身。所谓现代主义发展观,就是近代以来弘扬人的理性,以科学主义为指导、以人的存在与发展为中心和目的的发展观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