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1-0122-11 20世纪以来,唯物主义的信仰滑坡已成为世界性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虽然不胜枚举,但其本身缺乏哲学基础的支撑是不可忽视的根源。 信仰是人类精神寄托的家园。人的肉体需要家庭的归宿,人的精神需要信仰的寄托,这一切都出于人的本性。从现实中看,信仰的对象“是真实的本体,形而上的本体在现实中必然表现为某种形式的东西”,如各种神灵、权威和驾驭本性的价值物等;①从哲学上看,能够承担信仰的事物,必然具备本体论的绝对性:上帝、神灵因被人类赋予无所不能的绝对性而成为宗教信仰的对象;圣人和权威因为被渲染成了绝对正确而成为人们迷信的对象;金钱或资本因为渗透一切的绝对性而成为拜物教的对象。 但任何现实的绝对性都面临历史和精神发展的挑战,金钱拜物的陷阱处处隐伏在现实生活中,圣人权威的局限已被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即使被视为永恒的上帝也无法逃避不断被否定的命运:科学一开始就在天文学、牛顿物理学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领域对上帝创世展开了一系列挑战;而“上帝能否创造一块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块”,就是一个否定上帝万能论的有效逻辑悖论。为此,西方神学始终贯彻奥古斯丁的原则:“我们不要试图使《圣经》的意义顺从我们的解说,而是要使我们的解说顺从《圣经》的意义。”②今天,作为唯心主义信仰,基督教之所以还在不断顽强的发展,便是因为它始终将科学发展的成果纳入自己的解释体系中,用以保持自身不被否定的绝对性。 然而,唯物主义除了抽象而空洞的“物质”概念,始终未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绝对本体。从早期的水、火、种子,到后来的细胞、分子、原子,直至今日的基因信息、暗物质和引力波,由科学推进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始终陷入在无限的宇宙奥秘中,并无现实的形式可以充当绝对的本体。这种状况,导致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最后只能将精神寄托在上帝那里。如果唯物主义不能建立具有绝对性基础的现实本体形式,那么就无法支撑信仰的大厦。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哲学本体论两千多年来争论的一个焦点,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对马克思哲学是物质本体还是实践本体之争,可以说将这个争论推向了逻辑的高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信仰性体现在它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其根本的依据是实践的哲学方法。”③由于实践运动的永恒性可以克服物质概念的僵化性,因而将实践确立为本体的观点,显然是想以此作为支撑唯物主义信仰的基础。但是,实践本体论的逻辑却因为内含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始终无法进入物质本体论的体系中。阻碍这一进程的逻辑瓶颈,便是恩格斯百多年前对物质和运动的定义始终没有被学术界从深层解读。 一、经典表述之间的逻辑断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西方传统哲学时曾多处谈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但马克思没有撰写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哲学,恩格斯在整理自然辩证法时,也强调“不打算写辩证法手册”,以至后人整理他们的哲学理论时,对这一哲学究竟应该建立在“物质本体”还是“实践本体”的基础上,国内外哲学界发生了长期的争论。因为争论各方都恪守“哲学需要一个本体论的基点”,“都力图把马克思实践哲学纳入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框架、研究范式中”,④而本体论从原本存在于意识之外的绝对论观点到现代主体参与在场的存在论观点,本身的内涵出现了差异巨大的分殊,这就令争论陷入在前提统一却基点不同的起点纠缠中;又因为马克思视西方传统哲学只是站在实践彼岸的解释理论,因而并未将自己注重革命实践的此岸思想表述为传统哲学的理论形式,当后人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试图进行理论哲学的阐述时,就不知不觉陷入了自康德提出“思有两岸”论以来西方哲学一直没有摆脱的逻辑困境。 这种由起点纠缠和逻辑困境编织的争论,主要发生在后人展开马恩经典的哲学概念语言之间。从普遍的经验事实中我们不难发现,运用现存哲学进行描述的场景概念用语和形成严格哲学推理的逻辑概念用语并不是一回事。对马恩哲学理论的发掘,固然要重视他们的场景用语,但更要从他们思想轨迹的探索中发现逻辑展开的轨迹。马克思时代是西方哲学发生突变的时代,各种哲学之间不仅观点冲突,而且存在逻辑断层。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概述或总结这些哲学时阐发了很多哲学观点,但事后他们并没有系统建构自己的理论哲学,故不同场景下单独的哲学观点之间难免留下逻辑断层。当后人分别将他们在不同场景下单独表述的哲学观点作为建构马克思理论哲学的基点时,就容易陷入逻辑困境。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对以往哲学进行总结的观点:“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⑤这个观点从物质和精神何为第一性的争论中分出了哲学两大阵营。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不同于旧唯物主义,但根基还是属于唯物主义阵营。这从恩格斯《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和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坚持物质第一性立场的大量论述中可以得到充分证明,因此,后人将“物质本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就非常自然。 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表述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对对象、现实、感性”应“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联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表述:“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⑥后人发现,这正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基点。这个基点不仅在马克思揭示劳动力剩余价值的秘密中现实的“奠定了新世界观的本体论基础,从而实践的终极原初性、人的在场性,都能在这种运思中得到顺理成章的说明”,而且可以容纳后来哲学发展的新观点,它“揭开了一切可能的在者之在的谜底”。⑦因此,将马克思哲学的起点规定为“实践本体论”也拥有强大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