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地非农化空间非均衡及形成机理

作者简介:
李涛(1986- ),男,四川雅安人,博士后,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会员(S300001324M),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统计学方向研究,E-mail:503245408@qq.com;廖和平(1964- ),女,重庆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主要从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及土地利用规划研究,E-mail:liaohp@swu.edu.cn。重庆 400715;褚远恒,李靖,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孙海,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杨伟,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重庆 400037

原文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内容提要:

为探寻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及形成机理,确定影响因素对重庆市及所属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的决定力。研究基于交叉学科视角,利用1997—2013年重庆及所属37个区县(不含渝中区)面板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的时空动态地域性差异特征明显,呈现以区域Ⅰ为中心,区域Ⅱ为中心拓展区,区域Ⅲ和Ⅳ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空间分异格局;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分布表现出高度非均衡特征,其空间非均衡程度在研究时段内呈现出明显的“W”型波浪变化形态,地区间差距仍是导致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形成的主因;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形成机理存在显著分区差异,农地非农化水平受控于多种复杂因素,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及政策制度环境分别是影响研究区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分异的基础条件、内在动力、中坚力量和外在条件;影响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的主导因素具有显著差异性。综合以上结论:由于研究区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特征明显,并受多因素影响,且各因素对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的决定作用差异明显,所以开展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及形成机理研究对于农地非农化管控十分重要。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7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321.1;F30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16)11-1844-14

       随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代转换,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断革新;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代,土地成为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的空间集聚载体,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分异形成机理也更加复杂多变,解决经济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地非农化问题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现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地非农化在规模和空间分布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空间分布差异则映射出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在空间上不断重组和异化。因此,在市场规律和政府政策的双重作用下,重庆市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格局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决定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的主导因素又是什么?掌握重庆市及所属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非均衡与形成机理,科学管控农地非农化进程,是促进重庆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与人文可持续互动的重要手段。

       1 研究进展

       地理学第一定律认为:地理事物或属性在空间分布上互为相关,存在集聚、随机和规则分布[1]。因此从地理学的角度对农地非农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呈现农地非农化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及影响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的主导因素。从研究尺度来看,目前省域层面的研究居多,如刘丽军等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中国耕地非农化的区域差异以及其收敛性[2-4],部分学者也对局部地区的农地非农化进行了探究[5-8];从研究方法来看,由于研究视角和目的不同,现有研究在农地非农化区域差异的度量方法上不尽相同,如谭永忠等采用定性分析方法[5],刘丽军等运用变异系数和希尔指数等方法[2],张孝宇等运用基尼系数等方法[7],也有部分学者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农地非农化空间特征进行了刻画[8];在农地非农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中,现有成果大多使用传统的多元回归数理方法,如曲福田等[9]、高魏等[10]、吴次芳等[11];由于农地非农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现有研究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要素禀赋角度探讨农地非农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自然条件[12]、资源禀赋[13]和区位条件[6]等;2)从社会经济角度归纳农地非农化水平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主要包含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利用比较效益[9]、产业结构[10]、城镇化[14-15]以及城乡收入差距[16]等因素;3)从政策制度讨论农地非农化水平的影响因素,随着研究深入,学者们发现单纯运用社会经济驱动力已经不能解释我国农地非农化进程中所呈现的“圈而不建”、“占而不用”现象,学界开始反思现行土地制度对农地非农化的重要影响[17],研究表明现行土地政策的不完善对农地非农化进程起着加速推进作用,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土地出让制度、土地规划政策以及土地供应政策[12,18]等。

       从前面的综述来看,现有成果关于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差异性研究的尺度大多是从全国范围基于省级数据进行分析,部分学者涉及了局部地区的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分析,但是关于重庆市的系统研究却相对较少;研究方法也尚存不足之处,如未能进一步揭示农地非农化地区空间非均衡的来源;影响因素的选择过程中忽视了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在对局部地区农地非农化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时未能对具有区域特性的因素进行考虑;传统模型方法大多基于影响因素的决定力在空间分布上是均质的假设条件,这与现实情况不符,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值得商榷。因此,研究拟基于县域中小尺度,揭示重庆市及所属不同区域农地非农化的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以期为重庆市农地非农化管控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近年来,资源学、地理学以及统计学等关注资源问题的学科在不断融合与交叉渗透,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的农地非农化综合集成研究成为一种趋势。鉴于此,文章从交叉学科视角出发,以1997—2013年重庆市县域农地非农化数据为基础,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重庆市及所属不同区域时空特征及空间非均衡的来源,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测算影响因素对农地非农化水平空间分异的决定力,以期为制定区域农地非农化管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区划分

       对于研究区的划分,传统方法多是基于聚类得到,但传统聚类方法往往只考虑了样本数据之间的相似性或者近邻性,而忽视了空间单元之间位置的相关性和连续性,使得聚类结果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19]。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无法将研究对策应用于实际的管理中,而ArcGIS 10.2所开发的分组分析工具则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其原理是通过设置空间连续约束条件来达到最终分组的目的。研究在农地非农化水平时空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rcGIS 10.2分组分析工具,设置空间连续性约束条件,基于空间相关性对区县农地非农化水平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对研究区进行再划分,得到4个不同的分区,如图1:区域Ⅰ主要包含大渡口、九龙坡和江北等8个区县;区域Ⅱ包含南川、大足和涪陵等12个区县;区域Ⅲ包含万州、垫江和忠县等11个区县;区域Ⅳ包含黔江、秀山和酉阳等6个区县。

      

       图1 重庆市不同区域划分空间分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