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情境创设与现代公民品德培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叶方兴,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原文出处:
中国德育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学校是现代公民品德培育的重要场域,培育现代公民具有公共性、合作性、互惠性的道德品质正成为当前学校德育的时代使命。作为公民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体现的道德品质,现代公民品德的培育体现出对人的道德生命成长所依赖的各种外部社会环境的强烈依赖性。在学校德育中,现代公民品德培育以公共性、开放性的学校德育情境为基础,创设学校德育情境为现代公民品德培育营造适宜的外部条件,实现塑造现代公民的德育目标。本文主要探讨学校德育如何通过情境创设来达成现代公民品德培育的目标。

      一、德育的情境性与现代公民品德培育的情境需要

      德育是高度情境化的实践活动,德育实践离不开具体的情境。从本体论上说,道德教育与人的生存本性紧密相关,人是未完成性、过程性的存在,从而决定了道德行动难以适用单一、抽象的标准,道德教育无法采取普遍化的德育模式。德育实践依赖于具体的情境,需要因时因地因境呈现出差异性,并与具体的、社会化的情境紧密结合,最终培育人们的道德智慧。从德育过程来看,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道德教育展现于特定的、具体的社会情境之中。德育情境在为道德教育提供客观、外在的社会条件的同时,又对德育的具体开展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

      德育情境是围绕道德主体的现实活动而建构和展现出的具体的社会条件,以此展现出德育实践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黑格尔说:“善作为普遍物是抽象的,而作为抽象的东西就无法实现,为了能够实现,善还必须得到特殊化的规定。”[1]可见,情境是具体的、特殊的、差异化的,它为人们把握道德教育的“特殊化的规定”提供了外在条件。“实践是具体的”[2]179,“具体行为谈不上有什么技艺与法则,只能因时因地制宜”[2]38。由此,道德教育承载的价值观念将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现实化、具体化、生活化。德育情境以多样性的社会规定性赋予德育实践以现实性品格,德育情境为德育实践的开展提供了场域,创设德育情境也由此成为德育实践的重要方式。

      现代公民品德培育是学校公民教育与现代德育的基本任务。伴随社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公共生活的日渐成熟,如何培育公民在现代政治生活与公共生活应该具有的合作性、互惠性道德品质将成为当前德育的重要使命。作为德育的当代表现形式,现代公民品德的培育也必须有相应的德育情境支撑。

      首先,德育情境能为现代公民品德培育提供条件支撑。现代公民品德是公民在现代政治与公共生活中展现的道德品质,它以人之共在性、关系性的生存论为前提,通过公共性的社会实践生成并展现出来。作为现代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展现的德性,现代公民品德的培育并非是抽象的,而是需要特定的社会基础,依赖人们相互认知、相互感受共同生活情境。亚里士多德以“友爱”为例,指出“友爱就存在于某种共同体之中”,友爱“这种感觉只有在共同生活中才能实现”。[2]288它的孕育离不开一个可以让社会成员充满“共同感”的社会环境。由此,现代公民品德培育需要社会化、公共化的德育情境,德育情境成为现代公民品德孕育的社会土壤。

      其次,德育情境是现代公民培育的重要环节。德育情境并不外在于德育主体,处于客观、孤立的状态,主体、对象、情境在德育过程中呈现出融为一体的状态,德育情境是完整德育系统的构成部分。情境有别于客观的外在环境,相比较环境的静态性、客观性、外在性,情境更加体现出价值性、主体在场等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外在的设施、场所、符号经由道德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建构,最终形成具有意义感、整体感的道德氛围。这种道德氛围为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外部性的支撑条件,其自身也与德育系统的其它要素(例如主体、对象、中介、载体等)共同构成德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公共性、开放性的德育情境将构成现代公民品德培育不可或缺的环节,由此塑造出德育主体与对象之间相互交融的“一体感”,为培育现代公民品德提供应有的道德氛围。

      最后,德育情境能为现代公民品德培育提供“训练场”。德育情境是德育系统的重要环节,创设德育情境就是要为德育主体练就道德品质提供尽可能真实的道德场景,以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自觉地做出道德善行。道德情境创设在构成德育的支撑性条件的同时,也成为道德教育的“训练场”。如同学习游泳必须要在游泳池进行,尽管游泳池不能代替学习者今后可能要面临的江河湖海,但却是练习游泳最为重要和有效的训练场。对现代公民品德培育而言,尽管现代公民品德是公民在现代公共生活展现的道德品质,但可以通过公共化、开放性的德育情境创设,营造人为设置的“准公共性”的微环境,有意识地训练公民的公共素养与能力,从而为公民练就在公共生活中所需要的道德品质提供准备。

      真正的德育不应是枯燥无味的机械灌输,而是能够激发人心、充满热情的道德实践活动。德育要发挥实效,必须要落实到具体情境之中,经由人的反复实践,最终内化为道德主体的内在习性。常识也告诉我们,人们正是在相互的感受和体验中传递道德知识、内化道德价值、开展道德教育的。这个过程需要利用并创设情境,利用情境对人的感化、熏陶和影响,激起德育对象的欲望和动机,为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作用场域。这对现代公民品德培育来说,尤其重要。分化是现代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社会公共化是必然的趋势,公共领域的出现将成为今后公民生活的重要场域。在德育中完全可以创设具有公共性、公民性特征的德育情境,锻炼、培育现代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有的道德品质。

      二、学校德育承担培育现代公民品德的使命

      学校德育承担育人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育现代公民品德是学校德育在现代社会贯彻“立德树人”任务必然面对的课题,它完满地回答了现代社会语境下“立什么德”与“树什么人”的德育根本问题。当前,随着人们民主、法治、权利意识的增强和主体性的增加,社会发展正在经历由“臣民”“私民”向“公民”时代的转变,实现人的现代化,培养现代公民已经成为学校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从“德”与“人”的内在关联上看,品德成就公民,能够构成“现代公民”实质性标准的是现代公民品德。现代公民从根本上体现在个体具备了在公共生活与公共交往中应有的道德品质——现代公民品德。因而,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培育现代公民品德来塑造现代公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