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研究近五年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作 者:
张莉 

作者简介:
张莉,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责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青年社会学。

原文出处:
北京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2012年至今的青年研究呈现出了以关注当前中国青年现实问题为主线的议题多元、方法多样、理论与经验研究并进且日趋繁荣的学术特征。从基础理论层面看,在青年研究的旨归、学理建构与范式转型、理论视角与场域维度、话语建构等方面,均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呈现。在研究方法层面,近年来涌现出一些对青年研究的研究方式进行专门论述及反思的学术成果。在有关青年的经验研究中,有以下四个比较突出的热点议题:一是青年时尚的文化解读;二是网络时代青年政治参与和集体行动;三是新青年族群的生活世界;四是众创时代下青年社会组织研究。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7 年 02 期

字号:

       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毋庸讳言,与社会科学的其他一些成熟学科或研究领域相比,青年研究先天发育不足,尚未完成有关青年的知识积累、知识谱系的建构,总体上依然处于发展“不景气”的境遇中,主要体现在学术场上缺乏竞争力和未能产生足够的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1]当然,青年研究在学科化、专业化和学术规范上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是近五年来,青年研究呈现出了以关注当前中国青年现实问题为主线的议题多元、方法多样、理论与经验研究并进且日趋繁荣的学术特征。这里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①为例,对从2012年第1期到2016年第8期转载的文章进行梳理和分析(共54期,523篇文章,涉及原发刊数量50余种),力求通过对青年研究已有的理论探索和知识实践的通观整理,找到青年研究已有的高度,寻究其深度和宽度,以期推动其未来的进一步提升。

       一、青年研究基础理论

       这里所说的基础理论,是指元研究,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地位与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研究者做出的关于这一学科地位与价值认定的元研究。[2]《青少年导刊》辟出专门的固定栏目“理论研究”,以呈现青年研究基础理论方面的优秀成果。从近五年的转载文章看,在青年研究的旨归、学理建构与范式转型、理论视角与场域维度、话语建构等方面,均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呈现。此外,一些学者聚焦于如哲学、社会学、教育学这样的特定学科,对相关学科的青年研究的发展进程、研究路径、研究内容与方法论进行较深层次的、脉络明晰的梳理和评议,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一)青年研究的旨归

       在青年研究的基础理论方面,有“青年研究”和“青年学”两种提法。两者看似相近,但在欲达成的目标上却有差异。前者是一种对青年的各个方面和角度的研究,带有明显的对象化与问题化研究思路;后者则是将其上升到一门学科的高度,带有明显的学科化和结构化企图。[3]中国的青年研究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学术合法性的焦虑,[4]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学者提出应建立青年学,而后30多年里,有关青年研究学科规范建设的争论从未停止,青年学的学科化进程也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近5年来,学者的观点依旧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立场,但他们对“青年研究何为”的思考已不同于以往。一些学者继续致力于让青年研究跻身社会科学之林,成为一门学界所认可的规范学科。但他们不再将揭示青年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作为青年学的终极追求,如田杰指出,青年学作为一门学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青年研究,是对青年存在的终极追问和探寻,可能与某些所谓的“本质”或“规律”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对青年的人性、天性或人类性问题的深刻洞察与理解。[5]另有一些学者认为青年研究的发展方向是非学科化。如陆玉林认为,如果说青年研究的理论建构,构成出的就是这样使青年研究能够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使青年研究成为专门化的领域,却无法清晰地描述和解释青年的现实境遇,无助于认识和解决青年现实问题的宏大理论,那么就走入了误区之中。青年研究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6]吴小英也指出,可以将非学科化理解为青年研究的跨学科性加上自由松散的共同体,它让青年研究从既有的传统束缚和狭窄的研究取向中解放出来,非学科化通过淡化青年研究的学科性,把它消融在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的跨学科动态研究之中。[7]

       (二)青年研究的学理建设与范式转型

       青年研究的学理建设,是关系到青年研究学术性和规范性的基本问题,包含概念范畴、理论逻辑、研究方法、措辞方式、共同规范诸多方面。陆玉林将青年研究的学理问题置于现代性的境遇中,从分析青年研究的框架和理论整合入手,并探讨了现实性的青年研究理论如何建构等问题。[8]他指出,青年研究的综合性框架可以基于某种哲学观点或经典理论,也可以基于某个学科的理论模型;理论整合可以是基于对青年特性的理解,也可以是基于特定的研究主题。而孙抱弘则从对以往青年研究中学理建设的历史性挫折进行反思入手,从政治关注、目标取向、路径选择、建构愿景等多个视角探讨了青年研究的学理建设何以从以往的失衡性挫折中走向未来的均衡性发展的可能性问题。[9]

       在现代性追求成为全球化趋势的情况下,由社会变动引起的青年问题的变化也促使一些学者思考青年研究的范式转型问题。王彬在横向比较了国内外青年研究范式危机的特点异同之后指出,现代性和全球化应该成为阐释、观照和研究青年问题的基本理论方法和阐释模型,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基本理论框架中,厘清全球化的青年倾向和地方性的中国青年问题是我们观照、阐释甚至解决青年问题的基本前提。[10]吴鲁平则纵向梳理了中国青年研究范式的历史变迁及各阶段特征,他认为,青年研究经历了从现代化理论范式到后现代化理论范式的转变,目前正在经历向新型现代性或互构论范式的转变。青年研究中的现代化理论范式的特征是:强调青年的本质、青年发展的过渡性和确定性及青年的社会化等;青年研究中的后现代化理论范式的特征是:强调青年的建构、青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及青年的选择性等;青年研究中的新型现代化或互构论范式的特征是:强调青年与社会多元主体间的相互建构与型塑、青年发展过程中青年与社会的“互构共变”或“互构谐变”等。[11]

       (三)青年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场域维度

       青年研究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陆玉林将这些大大小小的理论,总体上划分为“未来”和“问题”两种不同的导向。未来导向侧重青年的未来性即成长性和发展性,可以分解为成长性、社会化、社会发展和变革、人力资源等多种不同的认识维度。问题导向把青年视为政治、文化和社会的问题与麻烦的制造者,可以析解出侧重青年和侧重社会的两种维度。[12]沈杰关注于从社会学出发的青年研究,认为有以下几种最基本的理论视角,主要包括:“个体—社会”视角、“世代—世代”视角、“结构—行动”视角、“传承—更新”视角。青年与社会的关系可以更具特色地再分为青年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关系、青年世代与成人世代的关系;而理解青年与社会关系的关键性钥匙在于,如何理解结构与行动的关系。这种基本关系的最终归属点是社会的传承与更新。[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