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222.5;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6)12-0121-07 当代西方伦理学中有一种日益增强的趋势,即道德哲学家较之于几十年前越来越注重进化生物学、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所具有的哲学意义。这些经验科学对人类的本质以及人类的道德心智是如何发展并起作用的都给出了许多合理的解释。许多哲学家相信,即便鉴于休谟法则在“是”与“应当”之间所做的区分,但是在建构规范伦理学模型和进行概念分析的时候,我们仍旧应该参考并重视相关经验科学的研究成果,以保证这些从哲学思辨的角度上建立起来的模型和概念具有经验上的可靠性。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西方主流的规范伦理学理论——义务论和功利主义——都受到了来自于经验科学的挑战,被批评为过分强调了理性反思和不偏倚性在道德思维中的地位,而忽视了情感、直觉以及一些自发的心理机制对道德所具有的重要性,因此这些规范伦理学理论被应用于人类这种生物是缺乏心理学上的可靠性的。与此对照,作为第三种进路的美德伦理学则因为强调人类的情感本质以及品格特征的习惯性养成而日益受到青睐。 在这种背景之下,通常被阐释为一种美德伦理学的儒家思想在最近几十年也受到了一些西方哲学家和具有哲学敏感性的心理学家的关注。例如,著名的灵长类动物学家和心理学家弗朗茨·德·瓦尔(Frans de Waal)在他的《灵长类动物与哲学家》一书中,当论证移情在人类道德演化过程中的根本重要性的时候,明确地支持孟子有关恻隐之心的观点,并给予这种观点以经验的证据。哲学家史蒂芬·达沃尔(Stephen Darwall)在讨论移情与同情之于道德的相关性时,也援引了孟子对孺子入井的讨论。但另一方面,挑战与质疑也同时存在。例如,实验哲学家杰西·普林茨(Jesse Prinz)对以移情为基础的道德理论提出了批评,如移情缺乏驱动性力量,而且容易受到偏见的影响,等等。由于孟子的道德理论恰好是以同情心的培养为基础,这就使得它似乎同样受制于这些批评。面对最近在西方语境之中涌现出来的这些讨论,本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当前道德心理学中的概念资源来考察孟子的同情理论。不过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本文是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将现代道德语言中的“同情”与孟子的“恻隐之心”对应起来,泛指一种由他人处境所激发的共鸣式的情感反应,这种广义上的恻隐之心不仅包括对他人痛苦的伤痛反应,即严格意义上的“恻隐”,也包括对他人困境的不忍情绪,即“不忍人之心”。①笔者试图论证,恻隐之心作为人性中最首要的善之端,既包括对他人痛苦感到移情式的不安(empathic distress),也包括对他人的福祉(well-being)怀有同情式的关切(sympathetic concern)。对孟子恻隐之心的这种解读有助于澄清孟子和他在进化生物学领域中的当代支持者之间究竟存在哪些共鸣和差异。最后,笔者也将简要提及以同情为基础的道德理论所遭遇的一些挑战。 一、恻隐之心作为移情式的不安 德·瓦尔之所以发现孟子的道德理论富有吸引力,其首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似乎分享了一种类似的道德观,即道德是从人类情感中自然地产生出来的,移情与同情是其中的核心机制,经由这种心理机制,我们其他的情感得以被分享和理解。对于德·瓦尔来说,这种思路可以追溯至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中,达尔文提出我们的道德官能起源于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共享的社会本能,并通过自然选择最终演化为更为复杂的情感。②德·瓦尔试图延续达尔文的设想,进一步阐释道德得以演化的某些心理机制。基于对灵长类动物的社会生活长达几十年的观察,德·瓦尔识别出某些灵长类动物,尤其是那些在基因谱系上与人类最为接近的黑猩猩与波诺波猿,表现出与人类非常接近的利他行为,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行为背后,它们还拥有同情和互助的能力。他由此论证这些灵长类动物所拥有的心理能力和人类的道德心理要素很有可能是同源物(homologue),并进一步得出结论说,在人类道德和灵长类动物的社会性之间存在演化上的连续性。德·瓦尔的某些观点的确与孟子对于人性以及恻隐之心在人类道德中的奠基性作用的一般观点产生了共鸣,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孟子提供了经验上的支持。③例如,孟子相信人之向善就如同水流向下一样,是一种自然的倾向。道德的发展并非是与人的自然本性决裂的过程,而是对与生俱来的善的潜能的现实化,在这些潜能中,同情心是最为根本的。但是,在笔者看来,孟子的恻隐之心与德·瓦尔所说的移情并非完全等同,这两个概念之间的不同也进一步导致了他们在看待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这个问题上出现分歧。 首先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德·瓦尔的移情概念。他建构了一个俄罗斯套娃模型来解释移情的不同层面。就移情的核心机制而言,是一种简单的感知-行动机制(perception-action mechanism,PAM),它产生出情感的传染(emotional contagion),即直接而自动地捕捉到来自于对象的感受或情感状态。随着认知能力的介入,这包括在自我与他者之间做出区别的能力,采取他者视角的能力,更为复杂的移情形式发展起来,即不仅仅只是捕捉到而且能理解对象的情感。这个概念中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他强调PAM贯穿着移情的所有层面,具有根本的重要性。PAM作为移情的神经基础,是不由自主的(involuntary),也是先于理性计算的。对于德·瓦尔来说,这种机制是如此基本而广泛,以至于移情的高阶形式也都带有直接性和自发性的特征;第二,与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不同,德·瓦尔并没有在移情和同情之间做出区分,而是把同情处理为一种高阶形态的移情。这意味着对他来说移情的低阶形态和高阶形态之间的区别根本上在于所涉及到的认知能力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