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主义与欧洲联合中认同的强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晓德,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福州 350108。

原文出处: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欧洲联合在一些欧洲大国的不懈努力之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其继续深化有赖于欧洲人对一种共同身份的认可。强化欧洲认同,除了在成员国内部加大采取相关措施力度之外,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树立一个外部的“他者”形象以彰显欧洲文化的整体性,借此加强欧洲国家内部的凝聚力。美国在战后欧洲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文化的不同使很多欧洲人把美国看作负面“他者”形象,他们试图在抵制美国文化传播以及树立美国“他者”形象的过程中彰显欧洲文化的共同特性,强化欧洲内部的凝聚力,以达到推动欧洲联合走向深入之目的。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17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5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04(2016)06-0077-12

       在当今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反美主义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术语,若追根溯源,欧洲文人是这一术语的发明者。19世纪末,“反美主义”术语便出现在欧洲主要国家的媒体上,描述了欧洲文化精英对美国生活方式广泛传播的一种强烈抵制情绪,同时也表明了反映“现代性”的美国文化与体现“传统”的欧洲文化激烈的碰撞,结果总是“传统”的弱化或消失,引发欧洲文化认同的危机。匈牙利人费伦茨说:“文化意味着一切。如果你失去了你的文化或变得相当标准化,你就失去了你的身份。”①欧洲文化精英对“传统”受到侵蚀的忧虑并非完全“杞人忧天”,而是反映出他们面对美国大众文化大举“入侵”欧洲所产生的焦虑心理,唯恐追求物质享乐的消费主义浪潮淹没了对文学和艺术等高雅文化的欣赏。他们之忧虑其实正是欧洲国家自20世纪以来所发生的事情,直接导致欧洲国家出现“更像美国”的变化趋势。尽管从长远看这种趋势不会危及欧洲的文化之根,但很多欧洲精英人士不想让单调划一的“标准化”生活方式在欧洲居于主导地位,希望文化保留着只有少数人能走进去的“神圣殿堂”之意,当然其主要目的之一是通过抵制美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维护欧洲人的传统文化认同。在他们看来,这是欧洲走向联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把美国设想或描述为一个对立的“他者”有助于加强欧洲国家对本地区文化的认同。欧洲联合从二战之后至今已走过六十余年的历程,其间并非一帆风顺,内部争执从来没有停息。国内外学术界对欧洲联合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对美国与欧洲联合之关系的研究也不乏力作,不过很少有专门研究成果论及反美主义在欧洲联合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学术研究领域,“反美主义”的提法不见得十分严谨,②只是反映出欧洲精英阶层对美国的一套批评话语,他们显然把欧洲认同的弱化归咎于美国生活方式在欧洲的广泛传播。因此,当欧洲联合成为大势所趋时,欧洲认同便显得非常重要。在欧洲左右翼文化精英的脑海中,美国总是一个与欧洲相对立的“他者”形象,这种负面的形象在欧洲联合过程中能够起到强化欧洲认同的作用。

       一、欧洲联合的共同意识基础

       欧洲联合是个古老的梦想,在历史上一些先后兴起的欧洲大国都试图通过征战使这个多民族的大陆统一到帝国的旗帜之下,但这些梦想不仅无果而终,而且导致这些帝国最终走到历史的尽头,成为它们消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拿破仑一世首次提出了建立“欧罗巴合众国”的设想,并试图通过武力将之变为现实,然而最终成为“一枕黄粱”。两次世界大战皆发生在欧洲,发动战争的国家无疑重蹈历史上的帝国之路,无非是想依靠武力来征服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但皆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仅让欧洲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民众饱受战争灾难之苦,而且发动战争者最终受到正义的审判。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欧洲很长时期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大陆,居于中心地位的几个大国也是长期不和,战火连绵,但弥漫的硝烟很难冲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在文化特性上也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把“欧洲”描述为“一个与分为若干邦的大共和国相类似的国家。这些邦之中,有的是君主政体,其余的则是混合政体;有些奉行贵族政治,另一些则奉行平民政治。尽管如此,它们仍然彼此相互来往。它们虽然分属若干教派,但是全都具有同一宗教基础;全都具有相同的、在世界其他地区尚不为人所知的公法和政治原则”。③伏尔泰这里的“欧洲”主要是构成西方文明主体的国家,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失去共同具有的某些特性。因此,在针对欧洲之外的国家时,这些国家总是被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一起,彰显出它们与外部国家区别开的整体性。这根纽带很大程度上便是所谓的“欧洲意识”。

       欧洲意识是历史的产物,存在于欧洲很多人的观念之中,这是欧洲有可能联合在一起的思想基础。瑞士学者阿道夫·穆希格将之称为“共同的记忆与习惯”。④历史证明,凡是想通过武力征服这个大陆的国家,无不以失败画上句号。欧洲联合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尤其是要培养欧洲人共同的文化认同或文化身份。欧洲文化不是一个“严丝合缝”的整体,主要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体现得也非常明显。不过在与大陆之外的文化进行比较时,欧洲文化在很多方面显示出整体性,明显展现出不同于非欧洲文化的一些基本特性。意大利著名学者翁贝托·艾柯深有感触地谈道:“在西方文明本身内部,我们日益认识到存在一种欧洲认同。当我们作为欧洲人访问另一个欧洲国家时,这种认同并非表现得很强烈,在此情况下,我们往往不是意识到差异性,尽管这些差异犹如某个人从米兰到巴勒莫或是从卡拉比里亚到都灵注意到的差异一样。当然,只要我们与包括美国文化在内的非欧洲文化接触,一种欧洲认同感马上就油然而生了。”⑤艾柯还举例说,他参加国际会议或到其他国家旅游观光,只要与法国人、西班牙人和德国人相遇,便很快能够打成一片,聊天甚欢,言谈举止很投脾气,基本上没有陌生感,而对来自欧洲之外的人很少能够产生这种亲近的感觉。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欧洲认同在发挥着作用。艾柯在文中没有明确说明这一点,但字里行间却明显体现出这方面的含义。

       显而易见,这些欧洲国家共同具有的特性正是把欧洲人与非欧洲人区别开来的文化身份或文化认同。究竟是否存在着欧洲认同,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欧美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即便是欧洲学者同样是众说纷纭。不过,欧洲的联合的确要有一种共同意识作为基础,联合在一起的国家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加强这种“共同的记忆”。从整个历史发展来看,欧洲存在一条能够对欧洲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基本线索,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和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试图理清这条线索,提出了欧洲的世俗主义、启蒙思想、社会民主、基督教信仰以及资本主义等为影响欧洲国家发展的传统遗产,通过对这些传统的强调来形成所谓的“欧洲认同”。⑥哈贝马斯与德里达皆为欧洲名人,其见解虽可产生一呼百应之效,但持异议者甚多,不过很多人还是主张不要让外来的东西抹杀了欧洲文明的共同特性。1949年4月11日,丹麦首相汉斯·海德托福特在一次讲话中强调,西欧“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我们无不对之熟知。我们想要保持这种方式……不愿意变得美国化。……如果我们适当地利用了马歇尔计划,我们由此拥有重建西欧和维持我们独立的工具”⑦。海德托福特是在丹麦签署了北大西洋条约之后说这番话的,意在表明西欧在美国的干预下不能失去历史上形成的特性,也就是对本地区的文化认同。无论如何,对把欧洲与其他国家区别开来的“欧洲认同”尽管在认识上尚未达成一致,但欧洲的联合却在冷战结束之后紧锣密鼓地展开。显而易见,只有不断加强欧洲人在整体上的文化认同,才能为欧洲走上名副其实的联合铺平道路。这个过程的实现一方面通过经济上的密切合作来培养;另一方面是面对着“他文化”对欧洲文化的“侵蚀”而激起内部凝聚力的加强。

相关文章: